陳健
摘 要:土壤既是農業生產最重要的自然資源,又是自然環境的構成要素。蔬菜作為人們主要的生活食物,其安全性不容忽視。文章針對中國近些年來蔬菜菜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狀況和含量分析,對污染源進行研究。
關鍵詞:中國;蔬菜土壤;重金屬;來源;含量
1 研究方法
1.1數據來源
在這項研究中,相關統計數據主要來自研究土壤重金屬中國蔬菜的數據庫。國內期刊,包括《中國農業科學》、《土壤學報》、《生態學報》、《應用生態學報》、《中國環境科學》等農學,國外期刊,包括《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
1.2 數據的統計與分析方法
因為該研究重金屬在土壤服從對數正態分布和近似的對數正態分布,重金屬含量用統計幾何平均數和幾何標準差,在這一過程中Crubbs排除離群值,用于樣本的統計。該文獻中的內容數據的同一區域中的多個研究中,在處理過程中檢索到的部分,僅在試樣被計算為為一個數據,而不是重復的統計信息。
2 結果與分析
2.1 中國蔬菜土壤重金屬含量
在這項研究中,文獻報道的菜地重金屬含量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表明,中國蔬菜土壤中銅、鋅、鉛、鉻的含量變化幅度大,其中鋅的含量差高達604.6 mg/kg;鋅是含量最高的元素,為99.9 mg/kg,第二高的鉻含量,再次是鉛和有毒元素鎘,汞含量一般為幾到十幾 mg/kg的范圍內。
根據統計樣本的頻率分布的結果(圖1),在所有的樣品收集中,樣品的Cu含量在38.9mg/kg以下,鋅在115mg/kg下,鉛在43.0mg/kg以下,鎘為0.37mg/kg下,鉻為80.9mg/kg以下,砷在13.0 mg/kg以下,汞為0.2mg/kg以下。重金屬含量平均分別為:鋅(99.0±1.70>鉻(48.8±3.01)>銅(31.0±1.88)>鉛(28.5±2.66)>鎘(8.02±3.78)>鉻(0.281±2.93)>汞(0.120±3.11)和土壤背景值1990年的比較(中國環境監測總站,1990),除了砷和鉻,鎘、汞、銅、鉛、鋅含量均高出278%、198%、50%、25%、48%,數據表明不同程度的重金屬累積現象,比較中國蔬菜的土壤各種重金屬,富集程度最高的元素是鎘,超過當地土壤背景值統計樣本達到84.9%之多;汞是富集比較低的。比較土壤環境質量中的重金屬,發現土壤中鎘的含量在中國蔬菜重金屬含量超標率最高,在所有樣本中超過24.1%;其次汞,樣品超出其內容的比例為10.3%。各種重金屬含量超標率順序:鎘>汞>砷>鋅>銅>鉻>鉛,數據基本上反映了中國蔬菜土壤的重金屬含量的當前狀態。但是,考慮到國內的研究大多受到了大菜園的人類活動,以及重金屬污水灌溉,質量好的蔬菜的土壤環境研究較少等原因,上述內容的結果可能比實際情況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數據中的菜地土壤造成的重金屬含量的統計,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如果以加拿大方面為基礎來計算,所有樣品超標鎘和汞率從24.1%、10.3 %下降到12.2%、0.2%,而鉻、砷、鉛超標率分別為1.0%、9.2%、0.4%,增幅為47.7%、34.5%和12.9%。依照荷蘭土壤質量標準,結果發現,除了砷、銅和鉛的超標率略高,鎘、鉻、鋅,汞超標率顯著降低,鎘和汞超標率下降分別為1.9%和1.7%,只有少數樣本超標。表明,雖然說世界各地對重金屬的含量的已經非常重視,但是各國在土壤重金屬的含量衡量標準上存在差異。相比之下,中國的標準,鎘、汞的限制太嚴格,鉛過于寬松,顯然高估了中國菜地土壤中鎘、汞超標,低估了鉛。砷和鉻標準的限制,在世界當前標準是不一樣的。因此,因此,為全面客觀評價中國土壤重金屬的狀況,需要加強相關標準的研究和修訂,特別是要加強與吸收和利用農作物,人體健康風險相關環境質量標準的研究,建立與中國的國情相符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2.2 不同區域菜地土壤重金屬的分布
從不同的區域,我們把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按東、西、中來統計,中國蔬菜菜地土壤鎘、汞、鋅、銅含量在東部地區較高;中部地區砷、鉻、鉛含量較高,東部地區最低。其中,相對于鎘、汞的東部地區平均含量分別為0.37,0.19mg/kg,比中部和西部地區略高;至于鉻、鉛的含量東部平均比中部地區均超過196.3%、84.9%和37.2%。
由于重金屬在土壤背景值的影響,以及各種排放源,土壤的重金屬含量也出現出一定區域內富集特征。在這項研究中,局部土壤背景值進行比較,以計算該統計樣本超過了不同區域的超標率,發現鎘、汞、銅、鋅的含量超過了東部地區,并且是逐漸由東向西減少。由于鉻、砷、鉛最高的是中部,西部最低,表明東部鎘、汞、銅、鋅等富集,而中部地區鉻、鉛的富集較突出,但在所有的重金屬鎘是更高的元素。鎘、汞、銅、鋅超標以東部地區為主,砷和鉻的超標率相對較低;鎘、汞、砷超標以中部地區為主,其他重金屬富集也很明顯;鎘富集西部嚴重,然后是銅,還存在的其他重金屬富集的問題。
相比于中國土壤環境質量II級標準,鎘、汞含量樣品的超標率東部地區分別為33.3%和16.6%,比中部地區顯著高20.9%、4.2%;中部地區的菜土壤,鎘超標率較高,分別為24.8%和21.9%。。西部地區菜地土壤中各種重金屬除砷超標率高于東部外,其他重金屬超標相對較輕,但不能忽視的是,菜地土壤砷、鎘超標率達到10.9%、8.7%。
2.3 不同類型菜地的重金屬含量狀況
不同種類的蔬菜的土壤,由于耕作方法、土質的不同以及蔬菜的不同,它的含量和種類累積的趨勢也有所不同。相關結果如圖2所示。
從以上結果分析, 采礦/污水灌溉蔬菜地,砷、鎘、汞、鋅污染是最嚴重的,設施蔬菜的銅、鉻的問題是最突出的,但應警惕鎘和砷的問題。郊區蔬菜土壤污染最嚴重是鉛,這可能是大部分蔬菜(如工業廢棄物和汽車排放)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導致相關菜地土壤鉛含量也相應增加,因此,重點對采礦/污水灌溉菜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加強對設施蔬菜、城郊蔬菜地土壤污染監測,有效的管理,采取合理措施,防止重金屬富集和污染的積累。
3 蔬菜菜地土壤重金屬主要來源
重金屬含量超標影響因素很多,總體來說,可分為兩種情況天然來源和人類活動源。但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類活動范圍日益廣泛,加之對環境的保護意識不足,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特別是重金屬。資料顯示與研究分析,含有重金屬農用物資的投入和礦業投資活動是土壤中重金屬的主要原因。
3.1部分污水灌溉區,大量的工業廢水,城市生活用水未經處理或處理后未達到直接排放到菜園,從而導致重金屬超標。如遼寧、河北、天津等區域土壤重金屬含量超標,與不合理的污水灌溉有關。
3.2農藥、肥料、農業化學品,例如塑料膜和有機肥料的使用,也是土壤中的重金屬的主要來源之一。據估計,人類活動導致的土壤鎘增加,磷肥占55%-59%。相比中國磷肥重金屬含量較低,但日積月累也造成了大量的重金屬積累。
3.3采礦、冶煉、造紙、交通運輸等人類活動產生的廢物排放未經處理,最終進入土壤和水質中,造成污染,從而構成了重金屬含量超標。數據顯示,1998年至2005年在工業廢水中重金屬國家總排放量中,就占據銅728.2噸,汞、鎘排放量東部地區最高,菜地土壤重金屬含量超標情況與這一數據相符。
4 結束語
通過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關于中國菜地土壤重金屬研究文獻的統計分析,初步明確了中國菜地土壤重金屬的含量及區域分布特點、富集累積特征,也對重金屬的來源有了明確的認識,對于不同的地區及相應的金屬含量,要予以高度重視,切實解決,保證蔬菜無公害、綠色、健康。同時,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要針對具體問題,做出持續的關注和研究。
參考文獻
[1]曾希柏,李蓮芳,梅旭榮.中國蔬菜土壤重金屬含量及來源分析[J].中國農業科學,2010(40),11:2507-2517.
[2]洪春來,黃錦法,葉正錢,等.嘉興市蔬菜土壤重金屬含量的初步調查分析[J].農業環境與發展,2009(26),1:76-79.
[3]葉麗麗,王翠紅,鄒玲,等. 長沙市郊蔬菜土壤重金屬含量及其與土壤肥力的關系[J].湖南農業科學:上半月,2009(10):32-35.
摘 要:土壤既是農業生產最重要的自然資源,又是自然環境的構成要素。蔬菜作為人們主要的生活食物,其安全性不容忽視。文章針對中國近些年來蔬菜菜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狀況和含量分析,對污染源進行研究。
關鍵詞:中國;蔬菜土壤;重金屬;來源;含量
1 研究方法
1.1數據來源
在這項研究中,相關統計數據主要來自研究土壤重金屬中國蔬菜的數據庫。國內期刊,包括《中國農業科學》、《土壤學報》、《生態學報》、《應用生態學報》、《中國環境科學》等農學,國外期刊,包括《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
1.2 數據的統計與分析方法
因為該研究重金屬在土壤服從對數正態分布和近似的對數正態分布,重金屬含量用統計幾何平均數和幾何標準差,在這一過程中Crubbs排除離群值,用于樣本的統計。該文獻中的內容數據的同一區域中的多個研究中,在處理過程中檢索到的部分,僅在試樣被計算為為一個數據,而不是重復的統計信息。
2 結果與分析
2.1 中國蔬菜土壤重金屬含量
在這項研究中,文獻報道的菜地重金屬含量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表明,中國蔬菜土壤中銅、鋅、鉛、鉻的含量變化幅度大,其中鋅的含量差高達604.6 mg/kg;鋅是含量最高的元素,為99.9 mg/kg,第二高的鉻含量,再次是鉛和有毒元素鎘,汞含量一般為幾到十幾 mg/kg的范圍內。
根據統計樣本的頻率分布的結果(圖1),在所有的樣品收集中,樣品的Cu含量在38.9mg/kg以下,鋅在115mg/kg下,鉛在43.0mg/kg以下,鎘為0.37mg/kg下,鉻為80.9mg/kg以下,砷在13.0 mg/kg以下,汞為0.2mg/kg以下。重金屬含量平均分別為:鋅(99.0±1.70>鉻(48.8±3.01)>銅(31.0±1.88)>鉛(28.5±2.66)>鎘(8.02±3.78)>鉻(0.281±2.93)>汞(0.120±3.11)和土壤背景值1990年的比較(中國環境監測總站,1990),除了砷和鉻,鎘、汞、銅、鉛、鋅含量均高出278%、198%、50%、25%、48%,數據表明不同程度的重金屬累積現象,比較中國蔬菜的土壤各種重金屬,富集程度最高的元素是鎘,超過當地土壤背景值統計樣本達到84.9%之多;汞是富集比較低的。比較土壤環境質量中的重金屬,發現土壤中鎘的含量在中國蔬菜重金屬含量超標率最高,在所有樣本中超過24.1%;其次汞,樣品超出其內容的比例為10.3%。各種重金屬含量超標率順序:鎘>汞>砷>鋅>銅>鉻>鉛,數據基本上反映了中國蔬菜土壤的重金屬含量的當前狀態。但是,考慮到國內的研究大多受到了大菜園的人類活動,以及重金屬污水灌溉,質量好的蔬菜的土壤環境研究較少等原因,上述內容的結果可能比實際情況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數據中的菜地土壤造成的重金屬含量的統計,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如果以加拿大方面為基礎來計算,所有樣品超標鎘和汞率從24.1%、10.3 %下降到12.2%、0.2%,而鉻、砷、鉛超標率分別為1.0%、9.2%、0.4%,增幅為47.7%、34.5%和12.9%。依照荷蘭土壤質量標準,結果發現,除了砷、銅和鉛的超標率略高,鎘、鉻、鋅,汞超標率顯著降低,鎘和汞超標率下降分別為1.9%和1.7%,只有少數樣本超標。表明,雖然說世界各地對重金屬的含量的已經非常重視,但是各國在土壤重金屬的含量衡量標準上存在差異。相比之下,中國的標準,鎘、汞的限制太嚴格,鉛過于寬松,顯然高估了中國菜地土壤中鎘、汞超標,低估了鉛。砷和鉻標準的限制,在世界當前標準是不一樣的。因此,因此,為全面客觀評價中國土壤重金屬的狀況,需要加強相關標準的研究和修訂,特別是要加強與吸收和利用農作物,人體健康風險相關環境質量標準的研究,建立與中國的國情相符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2.2 不同區域菜地土壤重金屬的分布
從不同的區域,我們把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按東、西、中來統計,中國蔬菜菜地土壤鎘、汞、鋅、銅含量在東部地區較高;中部地區砷、鉻、鉛含量較高,東部地區最低。其中,相對于鎘、汞的東部地區平均含量分別為0.37,0.19mg/kg,比中部和西部地區略高;至于鉻、鉛的含量東部平均比中部地區均超過196.3%、84.9%和37.2%。
由于重金屬在土壤背景值的影響,以及各種排放源,土壤的重金屬含量也出現出一定區域內富集特征。在這項研究中,局部土壤背景值進行比較,以計算該統計樣本超過了不同區域的超標率,發現鎘、汞、銅、鋅的含量超過了東部地區,并且是逐漸由東向西減少。由于鉻、砷、鉛最高的是中部,西部最低,表明東部鎘、汞、銅、鋅等富集,而中部地區鉻、鉛的富集較突出,但在所有的重金屬鎘是更高的元素。鎘、汞、銅、鋅超標以東部地區為主,砷和鉻的超標率相對較低;鎘、汞、砷超標以中部地區為主,其他重金屬富集也很明顯;鎘富集西部嚴重,然后是銅,還存在的其他重金屬富集的問題。
相比于中國土壤環境質量II級標準,鎘、汞含量樣品的超標率東部地區分別為33.3%和16.6%,比中部地區顯著高20.9%、4.2%;中部地區的菜土壤,鎘超標率較高,分別為24.8%和21.9%。。西部地區菜地土壤中各種重金屬除砷超標率高于東部外,其他重金屬超標相對較輕,但不能忽視的是,菜地土壤砷、鎘超標率達到10.9%、8.7%。
2.3 不同類型菜地的重金屬含量狀況
不同種類的蔬菜的土壤,由于耕作方法、土質的不同以及蔬菜的不同,它的含量和種類累積的趨勢也有所不同。相關結果如圖2所示。
從以上結果分析, 采礦/污水灌溉蔬菜地,砷、鎘、汞、鋅污染是最嚴重的,設施蔬菜的銅、鉻的問題是最突出的,但應警惕鎘和砷的問題。郊區蔬菜土壤污染最嚴重是鉛,這可能是大部分蔬菜(如工業廢棄物和汽車排放)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導致相關菜地土壤鉛含量也相應增加,因此,重點對采礦/污水灌溉菜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加強對設施蔬菜、城郊蔬菜地土壤污染監測,有效的管理,采取合理措施,防止重金屬富集和污染的積累。
3 蔬菜菜地土壤重金屬主要來源
重金屬含量超標影響因素很多,總體來說,可分為兩種情況天然來源和人類活動源。但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類活動范圍日益廣泛,加之對環境的保護意識不足,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特別是重金屬。資料顯示與研究分析,含有重金屬農用物資的投入和礦業投資活動是土壤中重金屬的主要原因。
3.1部分污水灌溉區,大量的工業廢水,城市生活用水未經處理或處理后未達到直接排放到菜園,從而導致重金屬超標。如遼寧、河北、天津等區域土壤重金屬含量超標,與不合理的污水灌溉有關。
3.2農藥、肥料、農業化學品,例如塑料膜和有機肥料的使用,也是土壤中的重金屬的主要來源之一。據估計,人類活動導致的土壤鎘增加,磷肥占55%-59%。相比中國磷肥重金屬含量較低,但日積月累也造成了大量的重金屬積累。
3.3采礦、冶煉、造紙、交通運輸等人類活動產生的廢物排放未經處理,最終進入土壤和水質中,造成污染,從而構成了重金屬含量超標。數據顯示,1998年至2005年在工業廢水中重金屬國家總排放量中,就占據銅728.2噸,汞、鎘排放量東部地區最高,菜地土壤重金屬含量超標情況與這一數據相符。
4 結束語
通過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關于中國菜地土壤重金屬研究文獻的統計分析,初步明確了中國菜地土壤重金屬的含量及區域分布特點、富集累積特征,也對重金屬的來源有了明確的認識,對于不同的地區及相應的金屬含量,要予以高度重視,切實解決,保證蔬菜無公害、綠色、健康。同時,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要針對具體問題,做出持續的關注和研究。
參考文獻
[1]曾希柏,李蓮芳,梅旭榮.中國蔬菜土壤重金屬含量及來源分析[J].中國農業科學,2010(40),11:2507-2517.
[2]洪春來,黃錦法,葉正錢,等.嘉興市蔬菜土壤重金屬含量的初步調查分析[J].農業環境與發展,2009(26),1:76-79.
[3]葉麗麗,王翠紅,鄒玲,等. 長沙市郊蔬菜土壤重金屬含量及其與土壤肥力的關系[J].湖南農業科學:上半月,2009(10):32-35.
摘 要:土壤既是農業生產最重要的自然資源,又是自然環境的構成要素。蔬菜作為人們主要的生活食物,其安全性不容忽視。文章針對中國近些年來蔬菜菜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狀況和含量分析,對污染源進行研究。
關鍵詞:中國;蔬菜土壤;重金屬;來源;含量
1 研究方法
1.1數據來源
在這項研究中,相關統計數據主要來自研究土壤重金屬中國蔬菜的數據庫。國內期刊,包括《中國農業科學》、《土壤學報》、《生態學報》、《應用生態學報》、《中國環境科學》等農學,國外期刊,包括《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
1.2 數據的統計與分析方法
因為該研究重金屬在土壤服從對數正態分布和近似的對數正態分布,重金屬含量用統計幾何平均數和幾何標準差,在這一過程中Crubbs排除離群值,用于樣本的統計。該文獻中的內容數據的同一區域中的多個研究中,在處理過程中檢索到的部分,僅在試樣被計算為為一個數據,而不是重復的統計信息。
2 結果與分析
2.1 中國蔬菜土壤重金屬含量
在這項研究中,文獻報道的菜地重金屬含量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表明,中國蔬菜土壤中銅、鋅、鉛、鉻的含量變化幅度大,其中鋅的含量差高達604.6 mg/kg;鋅是含量最高的元素,為99.9 mg/kg,第二高的鉻含量,再次是鉛和有毒元素鎘,汞含量一般為幾到十幾 mg/kg的范圍內。
根據統計樣本的頻率分布的結果(圖1),在所有的樣品收集中,樣品的Cu含量在38.9mg/kg以下,鋅在115mg/kg下,鉛在43.0mg/kg以下,鎘為0.37mg/kg下,鉻為80.9mg/kg以下,砷在13.0 mg/kg以下,汞為0.2mg/kg以下。重金屬含量平均分別為:鋅(99.0±1.70>鉻(48.8±3.01)>銅(31.0±1.88)>鉛(28.5±2.66)>鎘(8.02±3.78)>鉻(0.281±2.93)>汞(0.120±3.11)和土壤背景值1990年的比較(中國環境監測總站,1990),除了砷和鉻,鎘、汞、銅、鉛、鋅含量均高出278%、198%、50%、25%、48%,數據表明不同程度的重金屬累積現象,比較中國蔬菜的土壤各種重金屬,富集程度最高的元素是鎘,超過當地土壤背景值統計樣本達到84.9%之多;汞是富集比較低的。比較土壤環境質量中的重金屬,發現土壤中鎘的含量在中國蔬菜重金屬含量超標率最高,在所有樣本中超過24.1%;其次汞,樣品超出其內容的比例為10.3%。各種重金屬含量超標率順序:鎘>汞>砷>鋅>銅>鉻>鉛,數據基本上反映了中國蔬菜土壤的重金屬含量的當前狀態。但是,考慮到國內的研究大多受到了大菜園的人類活動,以及重金屬污水灌溉,質量好的蔬菜的土壤環境研究較少等原因,上述內容的結果可能比實際情況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數據中的菜地土壤造成的重金屬含量的統計,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如果以加拿大方面為基礎來計算,所有樣品超標鎘和汞率從24.1%、10.3 %下降到12.2%、0.2%,而鉻、砷、鉛超標率分別為1.0%、9.2%、0.4%,增幅為47.7%、34.5%和12.9%。依照荷蘭土壤質量標準,結果發現,除了砷、銅和鉛的超標率略高,鎘、鉻、鋅,汞超標率顯著降低,鎘和汞超標率下降分別為1.9%和1.7%,只有少數樣本超標。表明,雖然說世界各地對重金屬的含量的已經非常重視,但是各國在土壤重金屬的含量衡量標準上存在差異。相比之下,中國的標準,鎘、汞的限制太嚴格,鉛過于寬松,顯然高估了中國菜地土壤中鎘、汞超標,低估了鉛。砷和鉻標準的限制,在世界當前標準是不一樣的。因此,因此,為全面客觀評價中國土壤重金屬的狀況,需要加強相關標準的研究和修訂,特別是要加強與吸收和利用農作物,人體健康風險相關環境質量標準的研究,建立與中國的國情相符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2.2 不同區域菜地土壤重金屬的分布
從不同的區域,我們把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按東、西、中來統計,中國蔬菜菜地土壤鎘、汞、鋅、銅含量在東部地區較高;中部地區砷、鉻、鉛含量較高,東部地區最低。其中,相對于鎘、汞的東部地區平均含量分別為0.37,0.19mg/kg,比中部和西部地區略高;至于鉻、鉛的含量東部平均比中部地區均超過196.3%、84.9%和37.2%。
由于重金屬在土壤背景值的影響,以及各種排放源,土壤的重金屬含量也出現出一定區域內富集特征。在這項研究中,局部土壤背景值進行比較,以計算該統計樣本超過了不同區域的超標率,發現鎘、汞、銅、鋅的含量超過了東部地區,并且是逐漸由東向西減少。由于鉻、砷、鉛最高的是中部,西部最低,表明東部鎘、汞、銅、鋅等富集,而中部地區鉻、鉛的富集較突出,但在所有的重金屬鎘是更高的元素。鎘、汞、銅、鋅超標以東部地區為主,砷和鉻的超標率相對較低;鎘、汞、砷超標以中部地區為主,其他重金屬富集也很明顯;鎘富集西部嚴重,然后是銅,還存在的其他重金屬富集的問題。
相比于中國土壤環境質量II級標準,鎘、汞含量樣品的超標率東部地區分別為33.3%和16.6%,比中部地區顯著高20.9%、4.2%;中部地區的菜土壤,鎘超標率較高,分別為24.8%和21.9%。。西部地區菜地土壤中各種重金屬除砷超標率高于東部外,其他重金屬超標相對較輕,但不能忽視的是,菜地土壤砷、鎘超標率達到10.9%、8.7%。
2.3 不同類型菜地的重金屬含量狀況
不同種類的蔬菜的土壤,由于耕作方法、土質的不同以及蔬菜的不同,它的含量和種類累積的趨勢也有所不同。相關結果如圖2所示。
從以上結果分析, 采礦/污水灌溉蔬菜地,砷、鎘、汞、鋅污染是最嚴重的,設施蔬菜的銅、鉻的問題是最突出的,但應警惕鎘和砷的問題。郊區蔬菜土壤污染最嚴重是鉛,這可能是大部分蔬菜(如工業廢棄物和汽車排放)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導致相關菜地土壤鉛含量也相應增加,因此,重點對采礦/污水灌溉菜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加強對設施蔬菜、城郊蔬菜地土壤污染監測,有效的管理,采取合理措施,防止重金屬富集和污染的積累。
3 蔬菜菜地土壤重金屬主要來源
重金屬含量超標影響因素很多,總體來說,可分為兩種情況天然來源和人類活動源。但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類活動范圍日益廣泛,加之對環境的保護意識不足,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特別是重金屬。資料顯示與研究分析,含有重金屬農用物資的投入和礦業投資活動是土壤中重金屬的主要原因。
3.1部分污水灌溉區,大量的工業廢水,城市生活用水未經處理或處理后未達到直接排放到菜園,從而導致重金屬超標。如遼寧、河北、天津等區域土壤重金屬含量超標,與不合理的污水灌溉有關。
3.2農藥、肥料、農業化學品,例如塑料膜和有機肥料的使用,也是土壤中的重金屬的主要來源之一。據估計,人類活動導致的土壤鎘增加,磷肥占55%-59%。相比中國磷肥重金屬含量較低,但日積月累也造成了大量的重金屬積累。
3.3采礦、冶煉、造紙、交通運輸等人類活動產生的廢物排放未經處理,最終進入土壤和水質中,造成污染,從而構成了重金屬含量超標。數據顯示,1998年至2005年在工業廢水中重金屬國家總排放量中,就占據銅728.2噸,汞、鎘排放量東部地區最高,菜地土壤重金屬含量超標情況與這一數據相符。
4 結束語
通過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關于中國菜地土壤重金屬研究文獻的統計分析,初步明確了中國菜地土壤重金屬的含量及區域分布特點、富集累積特征,也對重金屬的來源有了明確的認識,對于不同的地區及相應的金屬含量,要予以高度重視,切實解決,保證蔬菜無公害、綠色、健康。同時,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要針對具體問題,做出持續的關注和研究。
參考文獻
[1]曾希柏,李蓮芳,梅旭榮.中國蔬菜土壤重金屬含量及來源分析[J].中國農業科學,2010(40),11:2507-2517.
[2]洪春來,黃錦法,葉正錢,等.嘉興市蔬菜土壤重金屬含量的初步調查分析[J].農業環境與發展,2009(26),1:76-79.
[3]葉麗麗,王翠紅,鄒玲,等. 長沙市郊蔬菜土壤重金屬含量及其與土壤肥力的關系[J].湖南農業科學:上半月,2009(10):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