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磊磊
摘 要:隨著社會發展,我國房地產事業發展越來越迅速,隨之而來的環境保護問題也日益嚴重,應時代發展要求,綠色建筑成為我國建筑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綠色建筑是指實踐了提高建筑物所使用資源的效率,同時減低建筑對人體健康與環境的影響,從更好的選址、設計、建設、操作、維修及拆除,為整個完整的建筑生命周期。綠色建筑能更好的平衡環境,資源和社會的關系,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綠色施工是將綠色建筑理念應用到實際的一種方法。
關鍵詞:綠色建筑;綠色使用;全生命周期;節能;節地;節材;節水
引言
隨著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建筑市場呈現出非常積極的態度,優秀建筑層出不窮,人們對建筑的要求也隨之提高。現代建筑是一種十分依賴資源的建筑。資源的多少對于大量需要人工照明和建筑空調的建筑來講意義重大,從某種程度來講,其決定了建筑的使用壽命,同樣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會導致資源緊張,同時成為大氣污染的罪魁禍首,所以綠色建筑的理念應運而生。
1 綠色建筑和綠色施工概述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生活環境要求越來越高,希望能有一個健康、舒適的工作、居住、活動的空間同時實現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響周邊環境。中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定義綠色建筑(英語:Green Building),是“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簡稱”四節-環保“),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綠色施工指在工程建設中,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度,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與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
2 綠色建筑的評價標準和綠色施工的要點
2.1 綠色建筑的評價標準
綠色建筑的評價標準是《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是我國第一部多目標、多層次的綠色建筑綜合評價標準。評價方法如圖所示。
本標準中定性條款的評價結論為通過或不通過;對有多項要求的條款,各項要求均滿足時方能評為通過。
2.2 綠色施工要點
綠色施工應對整個施工過程實行動態管理,加強對施工策劃、施工準備、材料采購、現場施工、工程驗收等各階段的管理和監督。(1)建筑施工產生的塵埃占城市塵埃總量的30%以上,同時還帶了噪聲、水污染、土污染等方面的負面影響,所以在施工過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環境負荷,保護地下設施和文物等資源。(2)節材是四節的重點,是針對施工現狀必須實施的重點問題。在施工現場盡量采用商品混凝土和預拌砂漿、高強鋼筋和高性能混凝土,采用耐候性和耐久性良好的門窗、屋面、外墻等維護結構,同時采用耐用與維護、拆裝方便的周轉材料和機具。(3)現場盡量采用節水型產品,保護地下水環境,采用先進的節水施工技術。(4)制定合理的施工能耗指標,優先選用國家行業推薦的節能,高效,環保的施工機具和設備,控制生產、生活、辦公和施工設備的用電控制指標,定量進行計量、合算、對比分析。并有預防和糾正措施。
3綠色建筑和綠色施工的發展趨勢
綠色建筑是我國建筑市場的未來發展方向,其在節約資源和可持續發展方面有獨特的意義。
3.1 發展綠色建筑的意義
推進綠色建筑的發展是貫徹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實現建筑業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性工作中在綠色建筑方面的發展做了很多工作。
建筑業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舉措是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搞好資源綜合利用,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必然要求。
3.2 綠色建筑和綠色施工的發展趨勢
大力提倡綠色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世界有識之士的共識,上海世博會在整體規劃中體現了低碳、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秉承這一理念的建筑占到世博園區四大分類建筑中的三項,包括中國國家館和主題展館;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建設的自建館、租賃管和聯合館。世界各國展館的設計中,在力求體現現代城市文化內涵、實現建筑與科技發展以及生態環保和諧共處的基礎上,本身也努力實現低碳環保。如世博軸:全長1045m,寬約100m的世博軸是全世博會園區空間景觀河人流交通的主軸線,也是園區內最大的單體項目,以其低碳環保的設計,成為全球生態建筑的典范。
世博軸在設計中充分引入生態、環保和節能的理念,通過陽光谷及兩側草坡,把綠色、新鮮空氣和陽光引入各層空間;同時還采用地源熱泵、江水源熱泵、雨水收集利用等環保節能新技術。
最具特色的是六個圓錐形陽光谷,如盛開的“鮮花”隨意“飄落”在世博軸上。美麗的陽光谷不僅可以將陽光、空氣引入地下各層,大幅降低照明、通風、降溫所使用的能耗,還像漏斗一樣收集雨水后再處理,可提供廁所、綠色灌溉等用水。
4 結束語
現代社會人口劇增、土地嚴重沙化、自然災害頻發、溫室效應、淡水資源的日漸枯竭等人類生存危機急劇惡化,綠色建筑的出現是建筑設計發展的必然結果。可持續建筑和綠色建筑理論還處在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就要求設計單位做好綠色建筑的設計工作,施工單位的綠色施工工作,同時要求各單位秉持綠色建筑和綠色施工的理念,并在實施工程中認真實施。
參考文獻
[1]王 ,林武生,張傳經.綠色保障千萬家——保障性住宅綠色設計思路[J].建設科技,2011.
[2]楊曉林.綠色環保建筑材料及其應用[J].科技風,2009.
[3]徐鑫乾,強曉明,劉值金.論對傳統建筑材料進行生態化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陜西建筑,2009,
[4]曹小奇.新型建筑材料行業形勢分析[J].陜西建筑,2009.
[5]周強.新型節能型建筑材料的發展方向[J].現代經濟信息,2009.
[6]王小廣.新型建筑材料的發展及應用[J].江西建材,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