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萍
(北京建筑大學,北京100044)
我國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發展中國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均占有綠地極少。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2011年我國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1]。這意味著城鎮人口正逐漸超過農村人口,由此帶來的大量人工環境的建成以及環境污染、城市疾病等將直接威脅我們的生存和發展。
因此,人們逐步認識到建設生態低碳城市、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必要性。建設“城市中的森林,森林中的城市”成為都市人的共同夢想,提高城市綠化率成為人們共同的追求。為了在城市有限的空間內獲取較高的城市綠化率,發展城市立體綠化無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途徑之一。
立體綠化是相對平面綠化而言的。平面綠化是以草坪為主的地面綠化,占有的綠化面積較大,但卻不能實現綠地生態效益的最大化。而立體綠化則是充分利用三維空間進行綠化,最大限度的增大綠化量。城市立體綠化既可以利用綠地的上部空間,也可以利用城市內一切建筑物和構筑物及其他空間結構所形成的再生空間進行多層次、多形式的綠化,如墻面垂直綠化、建筑室內綠化、建筑屋頂綠化、城市立交和道路綠化、立體花壇等,都是綠色向空間發展的綠化方式。
2.2.1 擴大綠地面積
聯合國生態與環境組織明確提出:衡量一個城市的綠化水平,主要是看人均公共綠地,以城市綠地達到人均60m2為最佳環境[2]。近年來,北京市政府通過不斷努力,2013年北京人均公共綠地從2000年的9.66m2增至15.7m2[3],但是依然距離人均60m2的要求相距甚遠。現代城市所強調的生態城市在新型城市中容易達到,可在城市規劃定位時提前預留足夠的綠化空間,從而保證城市綠地率。但對于一些諸如北京這樣的城市,綠地資源先天不足,而且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對土地資源的需求,城市范圍不斷擴張,再加之有些城市可能存在的擠占、侵占城市生態林或綠地的現象,致使城市面積與城市綠地面積的比例進一步拉大,綠地面積相對減少。若想在有限的空間獲得較高的城市綠化率,城市立體綠化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措施,其最大優勢就在于在同樣的面積內能有效增加綠化的總體面積。
2.2.2 改善城市熱島效應,降低粉塵
PM2.5中文名稱細顆粒物,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2.5μm的顆粒物,能較長時間懸浮于空氣中,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其在空氣中含量濃度越高,空氣污染就越嚴重。2013年,北京市環保局首次正式公布北京市全年空氣質量狀況,PM2.5年均濃度值為89.5μg/m3[3],該數值超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標準值35μg/m3約1.5倍[4]。要減少空氣中這類顆粒物的懸浮,其中一重要措施就是減少城市的熱島效應,幫助城市降溫。通過減少城市地面向上升騰的熱氣流,使顆粒物降落下來,附著于地面、建筑表面和植被中。國際上常用的城市降溫法有樹木遮蔭、讓地面透氣、植多層植被、使攀緣植物上墻、減少能源消耗等。同時,有關實驗也表明,綠化覆蓋率與熱島強度成負相關,綠化覆蓋率越高,則熱島強度越低[5]。因此,城市立體綠化將實現空間的三維立體覆蓋,在提高城市綠化覆蓋率的同時可有效降低熱島效應,從而達到降低PM2.5的作用。
2.2.3 豐富城市景觀
城市立體綠化作為城市環境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創造城市優美景觀以及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僅以立體花壇為例,如圖1所示立體花壇以節能減排徽標為主景,配有發電風車、綠色小屋、綠色出行等低碳生活場景,體現出全民行動、節能減排的重大意義。圖2所示立體花壇以兒童筆下的高山、大樹以及自然生態環境為場景,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建設生態文明的美好愿望。這些城市立體花壇不僅為城市景觀增添色彩,同時也宣傳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生活理念。
2.2.4 利于身心健康
立體綠化不僅能凈化空氣、調節氣候,還能給人帶來視覺上的輕松舒適和精神上的安靜愉悅。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隨之而來的種種壓力,使人們對自然始終充滿著無限的憧憬。綠色作為最能夠代表自然的色彩,能夠對人的生理、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欣賞綠色和吸收植物所揮發的成分能促進人們精神的穩定,解除肉體的疲勞,有著明顯的“消除壓力”的作用[6]。因此,通過城市立體綠化,不僅能消除人們對城市鋼筋混凝土盒子及玻璃盒子的冰冷感受,舒緩人們的生理和心理負擔,有利于人們身心健康,同時也滿足了人們親近自然的需求。

圖1 北京西單街頭主題立體花壇

圖2 北京街頭某立體花壇
建筑室內綠化主要指在建筑物或構筑物所形成的室內空間所進行的綠化,其將自然界中的植物、水體和山石等景物移入室內,經過科學地設計和組織而形成的具有多種功能的自然景觀,常見的有建筑內部、地下空間以及中庭或懸空中廳等多種室內綠化形式。建筑室內綠化在凈化空氣、調節氣候、美化環境、陶冶情操的同時,常常被設計師作為柔化空間以及組織與引導空間的有效方式,從而為建筑空間創造不同尋常的氛圍,是生活中最易實施的立體綠化途徑。
屋頂綠化可以廣泛理解為在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等的頂部以及天臺、露臺或陽臺上的綠化,其目的是利用有限的空間增加城市綠量,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為人們提供優美的環境景觀和活動空間,形成一片片“空中花園”。國外大量研究表明,綠化覆蓋的屋頂可吸收夏季陽光的輻射熱量,有效地阻止屋頂表面溫度升高,從而降低屋頂下的室內溫度。同時,由于屋頂被綠色植被覆蓋,減輕了陽光暴曬引起的屋面建筑材料的熱脹冷縮和風吹雨淋,有效保護了屋面防水層、面層等,從而延長了建筑的壽命。在北方,屋頂綠化如采用地毯式滿鋪地被植物,則地被植物及其下的輕質土組成的“毛毯”層可取代屋頂的保溫層,起到冬季保溫、夏季隔熱的作用。
墻體綠化一般是在建筑物的外墻根處,栽上一些具有吸附、攀緣性質的植物,利用它們的莖葉攀附在墻體表面,逐漸地給建筑物披上一層綠色的外衣。當然也可在陽臺或屋面上種植一些向下垂吊的藤蔓植物,逐漸覆蓋墻面。國外不少國家規定,城市不準建磚墻、水泥墻,必須營造“生態墻”,具體做法是沿墻等距離植樹,中間以攀緣爬藤類花草,亦可輔以鐵藝網,這樣省工、省料,又實用的形式,既達到了垂直綠化效果,而且可以起到透綠的作用。另外,栽種爬山虎類攀緣植物進行立體綠化,也十分有利于城市的降溫和降塵。而且,由于攀緣植物能在建筑物的外墻上形成一個夏天能擋熱、冬天能保暖的隔熱層,因此墻體綠化能幫助減少建筑物內部的能源消耗。
道路綠化是指應用園林植物材料通過不同的布局形式和栽植手段對各種不同性質類別的道路(包括立交橋)進行裝點。城市道路綠化作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室外空間,除了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凈化空氣、減弱噪音、改善小氣候,美化市容有重要的作用外,還可以防風沙、減塵,保護路面、組織城市交通、維護交通等,同時也會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城市道路綠化直接關系到一個城市的精神內涵,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其作為城市立化綠化的一種重要途徑,在現代城市建設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立體花壇是將植物種植在用鋼筋、竹、木等形成的二維或三維的造型骨架上,將生硬的鋼制雕塑與柔軟的園藝結合從而創造出各種立體造型的花壇,因其千變的造型、多彩的植物包裝,外加可以隨意搬動,被譽為“城市活雕塑”、“有生命的植物雕塑”。近年,盛大的國慶等節日擺花以及奧運等大型賽事活動的舉辦,使得大眾對立體花壇有了一定的認知。隨著立體花壇的設計主題以及植物材料應用的全面提升,立體花壇逐漸憑借其充滿生機的表現形式成為城市立體綠化中靚麗的一道風景線,既能將環境襯托得更加和諧,又能起到畫龍點睛、突出主題的作用,體現一座城市的文化氣息和審美能力,在平淡中增添活潑的氛圍。
土地是有限的,而空間是無限的。立體綠化就是在充分利用植物和城市建筑環境結合基礎上,通過建筑室內綠化、屋頂綠化、墻體綠化、道路綠化以及立體花壇等多種途徑,在增加城市綠化面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小氣候的同時為現代城市生活提供了一個立體化的景觀效果和環境空間,也為解決我國環境惡化與快速發展的矛盾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1]牛文元.2012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R].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2]對癥下藥 消除弊端——關于城市生態林建設的觀察與思考[N].中國綠色時報,2010-5-18(6).
[3]高 健.市民樂享“綠色福利”人均公共綠地增至15.7m2[N].北京日報,2014-01-17(4).
[4]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2(4).
[5]李延明,張濟和,古潤澤.北京城市綠化與熱島效應的關系研究[J].中國園林,2004(20).
[6][日]財團法人 都市綠化技術開發機構編著.屋頂、墻面綠化技術指南[M].譚 琦,姜洪濤,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