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紅明
(云南省曲靖市師宗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云南 曲靖655700)
隨著房地產的迅猛發展,居住區的景觀設計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人們已經從“居者有其室”。上升到“居者優其室”,由此可見,居住區的景觀設計將是以后房地產開發和設計的一個重點內容。目前從商業步行街到城市廣場、再到居住區,都在加大水體、水景的設計,因此涌現出一大批的水景住宅和噴泉廣場。駁岸作為居住區水景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材料的選用,形式的把握都將成為其設計的重點。
現今的水景駁岸設計打破了原有的硬質鋪裝駁岸設計的基本形式,通過設計不同種類的駁岸形式,充分體現了居住區水景的自然性和藝術性。同時利用水景植物、動物等造景形式,使得水景駁岸變得更有藝術性。部分設計為了滿足人們審美需要,結合現代人的生態理念,設計出了一些原生態的水景駁岸,使得居住人群更加的能夠體會親近水和戲水。盡管如此,在現今居住區水景駁岸的設計上還出現了一些缺點和不足,具體表現如下。
近年來一些駁岸設計當中,忽視了水、岸與動植物的生態關系,從而破壞了生物鏈和生態系統,使水成為死水、臭水,最后導致水景的荒廢,也就形成了現今大多數小區水景的“無水之景”的現狀,如一些居住區水景駁岸設計為了片面追求外在的美觀程度,使用了大量的鋼筋混凝土、磚、石結構,再加上大量的硬質鋪裝,這種設計形式雖能解決其穩定性,但是卻使得居住區的水景的生態系統被徹底的破壞,水景的景觀作用、空氣凈化作用等也就無從體現。
居住區的水景是營造小區景觀環境和休閑的重要場所,水景駁岸作為水景設計的載體,在整個景觀環境的設計上以及親水情懷的體現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諸多的居住區水景的駁岸設計缺乏設計的合理性,有些設計在尺度的把握上缺乏合理性,有些在形式的設計上缺乏變化,水景設計的美感和藝術性也就無從談起。
居住區的水景設計為了追求“高大上”的外在設計形式,大量的使用國外植物品種和國外設計表現形式,使得駁岸建造一味追求異地景觀特色。雖說這種設計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居民的眼球,但是缺乏本地資源利用、無法體現地方特色的駁岸設計,最終加大了后期的駁岸維護的難度,同時也降低了相關材料的使用壽命,在設計的持久表現力上無法滿足使用人群的需求。
在現今的居住區水景設計上,大多數的設計師把大量的精力和設計構思投入到了駁岸的設計上,而忽視了駁岸周圍景觀環境的營造,這也就造成了駁岸設計與周圍的景觀環境無法形成統一的整體,也因此使得景觀環境缺乏藝術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景觀設計師和植物造景師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溝通,在設計上各自為政,導致周圍植物和水體都是單一的景觀,無法融合。二是景觀設計師在垂直景觀的設計上搭配不合理,因此毫無美景可言。
從以上的居住區水景駁岸設計的現狀可以看出,有些設計師花費了較多的精力來設計駁岸,但仍存在不足和缺陷,結合現今人們的審美趨向與生態觀念,本文提出了水景生態駁岸的設計理念。生態駁岸設計作為居住區水景駁岸設計的一個重要的設計形式,具有以下的內涵和意義。
(1)生態駁岸設計可以最大程度上維持居住區水景生態環境的平衡,讓水景體現藝術性和凈化空氣的功能;
(2)提供鏈接水陸的紐帶。駁岸作為水的載體,限制了水景的形態,同時也隔斷了水陸的聯系,生態駁岸能夠較好的完成水土交換的功能。
(3)節約建設水景成本。生態駁岸的體現一種地域性的設計理念,要求設計者最大程度上使用當地的建筑材料,植物的種類等,這樣就能夠節約建設成本,同時也能提高材料的使用壽命和提升植物的成活率,并體現地方的景觀特色。
通過對水景駁岸設計現狀的分析和生態駁岸內涵的提煉,結合筆者的相關實際工作經驗,總結設計了適合居住區水景景觀營造的生態駁岸設計類型。
此類型的生態駁岸設計采用了塊石結構,但是在相關分塊石縫隙上做了滲水處理,這樣既能夠提供水土交換的空間,同時也能較好的提供駁岸的穩定性,此種生態駁岸適合落差加大的水景駁岸設計(圖1)。

圖1 臺階式生態駁岸
對于較陡的坡岸或者沖蝕較為嚴重的區域,我們在駁岸的設上可以用一些石材作為護坡,在石材之間留出一定的縫隙,再集合喬木、灌木的防護作用,既能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景觀群落,同時也可以形成比較合理的生態系統(圖2)。

圖2 自然形生態駁岸
對于臨近自然水域的居住區,可以利用周圍的水生植物作為駁岸的構筑材料,這樣既能進行合理的材料利用,同時營造了自然生態的駁岸設計。
本文主要設計了3種生態駁岸的設計形式,設計的原則和出發點是為了滿足當今生態理念設計的需要和居住區生態系統平衡的維護。
生態駁岸設計是駁岸和水相連,能否讓受眾人群一目了然,這也說明了水景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和生態設計的必要性。本文中,通過歸納分析,闡述了一些原則和方法,也設計了一些新的形式,希望能為居住區水景駁岸設計提供一些設計的思路和借鑒。總的說了,生態駁岸設計需要緊承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多做研究和調查,做出切實可行的設計方案,為生態環境的營造以盡綿薄之力。
[1]伊紅珊.城市水景的生態駁岸施工設計[J].河北林業科技,2009(6).
[2]李海琳,劉立鈞.淺析駁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J].山西建筑,2008(11).
[3]肖觀秀.園林水體生態駁岸設計探討[J].節能環保,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