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帥,李瑞法,陳 瑩,范光輝
(河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京唐港辦事處,河北 唐山063611)
依托樂亭縣笤帚生產悠久歷史,近年來京唐港轄區笤帚出口企業不斷增加。截至目前,京唐港轄區共有笤帚加工企業3家,年出口240余批次,貨值約540萬美元,產品銷往韓國、日本、臺灣等市場。
生產笤帚多使用糜子苗、高粱苗、貴黍草等作為原材料,因此極易攜帶各種儲藏物害蟲。儲藏物害蟲能夠嚙食笤帚原材料和笤帚制成品,造成原材料和制成品品質下降,如果儲藏物害蟲長期存在且不及時處理,更會引起原材料和制成品發熱、發霉等問題[1],影響其使用及銷售。由于部分儲藏物害蟲在進口國家沒有分布,對進口國有一定的檢疫風險,可能造成笤帚出口退運、銷毀,給出口企業帶來損失。本文通過對出口笤帚中常見的儲藏物害蟲進行介紹,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檢疫處理措施,防止出口笤帚出現退貨與索賠,促進京唐港轄區笤帚企業的發展。
河北檢驗檢疫局京唐港辦事處在檢疫監管過程中發現出口笤帚容易攜帶象甲科(Curculionidae)、鋸谷盜科(Silvanidae)、長蠹科(Bostrichidae)、露尾甲科(Nitidulidae)、隱食甲科(Cryptophagidae)和蟻形甲科(Anthicidae)的儲藏物害蟲。
由圖1可知,笤帚中害蟲由多到少次序為:鋸谷盜(Oryzaephilussurinamensis),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擬施氏隱食甲(Cryptophaguspseudoschmidti)、米扁蟲(Ahasverusadvena),竹長蠹(Dinoderusminutus)、谷蟻形甲(Anthicusfloralis)、隆胸露尾甲(Carpophilusobsoletus)和細脛露尾甲(Carpophilus delkeskampi)。
由表1可知,玉米象、鋸谷盜、米扁蟲、竹長蠹、隆胸露尾甲、細脛露尾甲和谷蟻形甲都呈世界性分布[2],因此對于笤帚進口國檢疫風險較低。而擬施氏隱食甲僅在中國的內蒙古和蒙古國有分布,樂亭笤帚的原材料(如糜子苗、高粱苗、貴黍草)主要是從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地區購買的,初步分析擬施氏隱食甲是隨笤帚原材料的長途調運而來,因此,應加強笤帚原材料進場前的植物檢疫。另外,從表1可以看出,鋸谷盜、玉米象、竹長蠹、隆胸露尾甲、細脛露尾甲和米扁蟲都是笤帚的直接寄生物,其數量的多少可以用來判定笤帚的受危害程度。谷蟻形甲和擬施氏隱食甲主要取食腐殖質、真菌、霉菌等,其數量多少可以用來判定笤帚的霉變程度。

表1 主要儲藏物害蟲的分布及危害
(1)笤帚使用的原材料(如糜子苗、高粱苗、貴黍草)一般是在田間收割完成后不做任何處理或者經過簡單晾曬后直接銷售,攜帶儲藏物害蟲的概率非常大,經過長途調運,造成儲藏物害蟲的傳播,如擬施氏隱食甲。
(2)笤帚加工廠環境對儲藏物害蟲的發生有很大影響。通過對轄區內三家笤帚加工廠比較得出,加工廠生產加工區距離生活區較近,生活區的儲藏物害蟲就容易遷移到加工區;另外,儲藏物害蟲成蟲喜群集于倉庫附近縫隙、磚石下、木片及雜物中越冬[5],因此如果加工廠地面不完全硬化,就會給其提供越冬場所,次年春暖爬回倉庫中為害笤帚。
(3)笤帚不同加工工藝對檢出儲藏物害蟲的概率差異非常大。如圖2所示,在加工過程中,熏蒸漂白、晾曬、高溫烘干及集裝箱都是關鍵的疫情控制點。據統計,未經漂白的笤帚比漂白過的笤帚攜帶儲藏物害蟲的概率大。漂白可以殺死大部分存在于笤帚上的儲藏物害蟲。

圖2 笤帚加工流程疫情防控關鍵控制點
(4)笤帚制成品中,濕度較大、存放時間較長的極容易發現儲藏物害蟲,由于儲藏物害蟲具有越冬的習性,在夏季容易爆發式繁殖增長,因此夏季比其他三個季節更容易發生儲藏物害蟲。
建立笤帚原材料入庫記錄,詳細記錄供貨方名稱、地址及聯系人等資料,能夠實現原材料追溯;對原材料實施進廠檢驗,發現害蟲進行無害化處理,確保無儲藏物害蟲后方可入庫。
生產加工區與生活區應分開或具有有效的隔離措施;明顯劃分原料存放區、生產加工區、包裝及成品存放區;成品區獨立,與地面、墻面要有一定距離,并有相應的防蟲、防霉設施。
具有合理的加工工藝,原則上應包含蒸煮、高溫烘干、熏蒸等除害處理工序,具備相應的除害處理設施,如蒸煮染色或蒸煮漂白設施、熱處理烘干設施、熏蒸消毒設施等,除害處理設施的處理能力與出口數量相適應。
現場檢疫遵循隨機抽樣的規則,嚴格按照規定抽采樣。針對濕度較大、存放時間較長、夏季出口的笤帚,應酌情加大抽樣量。發現活蟲帶回專門實驗室進行詳細鏡檢鑒定,采取熏蒸處理等措施,經處理合格后方可出境。
[1]白旭光.儲藏物害蟲與防治[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2]張生芳,陳洪俊,薛光華.儲藏物甲蟲彩色圖鑒[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3]梁仰貞.竹長蠹蟲習性及防治[J].農家科技,2006(2):32.
[4]嚴曉平,周 浩,沈兆鵬,等.蘭盛斌中國儲糧昆蟲歷次調查總結與分析[J].糧食儲藏,2008,37(6):3~11.
[5]袁 鋒.農業昆蟲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