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廣場
2014年河北省漁業海上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在秦皇島海域成功舉行
為嚴格落實習總書記“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的指示要求,積極應對海上作業漁船可能發生的重特大漁業生產事故,科學有序、高效迅捷地組織開展搶險救援工作,2014年10月30日,由河北省農業廳主辦、河北省漁港監督局承辦的“河北省漁業海上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在秦皇島漁港隆重舉行。此次演練參演船舶10艘,其中漁政船7艘,漁船3艘,參演人員170人。演練的主要內容是:豐南海域某漁船機艙失火,漁船失去動力,船上有船員6人,其中1名船員落水,急需救援。唐山市漁港監督處接警后,迅速將遇險漁船情況上報省漁港監督局并啟動應急預案,會商研判情況,確定救援方案,組織在遇險海域附近漁船開展海上救援。同時派出7艘漁政船趕往事發海域平行搜救,一艘漁政船發現落水人員后成功救起,返回漁港,送120急救。發現遇險船后,2艘漁政船利用水炮滅火并拖帶遇險船及漁民返回漁港。至此,漁業海上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圓滿結束。農業部漁業漁政局、中國海警局、黃渤海區漁政局、河北省政府應急辦、省發改委、河北省農業廳、省有關部門及秦皇島市政府等單位的領導現場觀摩。
省農業廳廳長魏百剛在講話中指出:確保海上安全作業是漁業生產的首要任務,此次漁業海上突發事件應急演練是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河北省加強安全生產工作一系列部署要求的重要舉措,是情景模擬、集中練兵、強化應急、有序施救、妥善處置等應急能力的一次展示,是錘煉“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應急隊伍,建立健全“指揮靈敏、反映迅速、運行高效”的救援體系,最大限度減少漁船事故損失,最大限度保障漁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一次全面檢驗。通過不斷強化漁民自救、安全通信保障、漁船智能化管理、救助補償、災害預警等方面的基礎建設,漁業安全保障能力明顯增強。3年來,成功參與組織救助95起,救助漁民267人,漁業抗風險能力得到明顯提高。魏廳長要求,各級漁業部門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協調聯動加強安全管理和監督,有效遏制漁業安全生產事故,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此次演練檢驗了漁業應急救援隊伍的快速反應能力、果斷處置能力和搶險救助能力,為今后開展海上應急救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康辰香河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050011)
河北省大宗淡水魚養殖池塘新模式現場觀摩與技術研討會在衡水召開
2014年10月27-28日,河北省淡水養殖創新團隊在衡水冀州市召開了大宗淡水魚養殖池塘新模式現場觀摩與技術研討會。淡水養殖創新團隊的各崗位專家及綜合試驗站的站長和技術骨干共40余人參加。
會上,衡水綜合試驗站介紹了冀州市大宗淡水魚養殖池塘套養南美白對蝦試驗養殖成果的經驗,推廣養殖面積2 000多畝,增加經濟效益200多萬元;唐山市站介紹了曹妃甸區南美白對蝦高產養殖情況、豐南區南美白對蝦套養、精養及大棚集約化養殖的經驗;保定市站作了關于安新縣養殖池塘套養青蝦、南美白對蝦情況的經驗介紹,大宗淡水魚高效綜合養殖崗位專家團隊輔崗專家高才全研究員就全省大宗淡水魚養殖池塘套樣蝦類的總體情況進行了總結匯報,衡水學院生命科學系韓九皋等三位教授就當前南美白對蝦養殖科技創新點與創新團隊進行了交流對接。研討會還特邀中科院水產專家朱會杰介紹了外省市魚蝦套養的模式、養蝦生產經驗及企業產品等情況,供需方進行了現場對接洽談。
在聽取典型經驗交流后,參會團隊專家總結評價了各綜合試驗區2014年度魚蝦混養池塘養殖新模式的總體情況,重點總結了衡水市南美白對蝦套養高產技術的成功經驗,討論了魚蝦混養池塘養殖新模式技術示范規范,找準了需要重點突破的技術瓶頸,確定了下一步技術攻關的方向,初步確定了2015年技術推廣示范的工作方案。
與會人員還現場觀摩了冀州市合多漁業合作社、冀州市北海垂釣園漁場、張振峰漁場、吳風順漁場,聽取了相關養殖人員關于池塘套養南美白對蝦生產和養殖情況介紹,參會人員和生產養殖人員進行了現場交流,技術人員還對大宗淡水魚養殖池塘新模式的實施給予了現場指導。會議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李中科河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05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