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增加耕地系數法測算出宜川縣各村農用地整治潛力系數和整治潛力級別,通過測算的潛力系數得出通過整治農用地得到的耕地面積,依照得出的宜川縣各村農用地整治系數大小分為三級農用地整治區,為宜川縣未來經濟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用地整治;農用地整治潛力;研究
農用地整治潛力測算是農用地整治的核心內容。在對農用地整治潛力測算之前首先應該分析農用地增加的途徑,通過分析可以看出農用地是可以通過一系列整治措施來達到增加有效耕地的目的。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是能夠進行農用地整治的前提。而后對農用地整治潛力進行測算,并對根據測算的新增耕地系數進行潛力分級。由于文章篇幅所限,將村級農村建設用地整治潛力匯總為鄉級。
1 宜川縣農用地現狀
2010年,宜川縣農用地總面積為279666.9公頃,其中耕地14874.0公頃;園地15321.2公頃;牧草地70097.0公頃;林地177472.3公頃;其他農用地1902.4公頃。農用地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農用地用地面積結構圖
2 農用地整治潛力測算
文章主要是針對宜川縣農用地整治潛力進行研究,宜川縣位于陜西省北部,延安市東南部,黃河中游壺口瀑布之濱。東臨黃河與山西吉縣、鄉寧縣相鄰,南與韓城為鄰,西與富縣、洛川接壤,北接延長、寶塔區,造成縣域內林地面積較大,政府政策中要求封山造林,退耕還林等來保護生態,故文章中農用地是除去林地以外。
宜川縣農用地中耕地面積14874.0公頃,占農用地總面積的5.32%,園地面積15321.2公頃,占農用地總面積的5.48%,同時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也以園地產值為主,因此對園地的整治亦很重要。經外業實際調查結果分析,縣域園地整治新增園地面積潛力很小,可不做分析,僅分析其質量提高潛力,因此本次宜川縣農用地整治潛力可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為增加耕地數量潛力;一部分為質量提高潛力,包括耕地質量提高潛力和園地質量提高潛力。
農用地整治潛力測算通過待整理區輔助生產設施用地面積和待整理區總面積來確定耕地標準系數,通過某村待整理區內的輔助性生產設施用地面積和某村待整理耕地總面積來確定非耕地系數,用耕地標準系數和非耕地系數來計算凈增耕地系數,從而確定凈增耕地數量。具體計算步驟如下:
(1)確定耕地標準系數
耕地標準系數指單位耕地面積中凈耕地(除去田坎、渠道等農業服務設施用地后的耕地面積)面積的比例。
(4)農用地整治潛力分級
根據自然裂點法對農用地整治潛力進行分級,分為三級更能夠使數據分布趨于正態分布,所以選擇對整治潛力分為3級,采用自然裂點法進行分析并得到結果。分級結果最大為英旺鄉,最小為上壺口鄉。根據增加耕地系數指β,將全縣農用地整治潛力劃分為3級:I級潛力區:β≥6%,II級潛力區:4%≤β<6%,III級潛力區:β<4%。
3 土地整治結果
通過增加耕地系數法測算農用地整治潛力,按照新增耕地系數對農用地整治潛力進行分級(如表1)。
表1 宜川縣農用地整治增加耕地數量潛力匯總表 單位:公頃、%
宜川縣農用地整治
I級潛力區包含壽峰鄉、英旺鄉,共2個鄉(鎮),新增耕地面積為139.7公頃,占新增耕地總量的32.29%。I級潛力區包含的村莊耕地面積大,地域平坦開闊,灌溉條件優越,土壤肥沃,耕性好,保水保肥,耕作便利,所以整治潛力較大,更適宜整治成為優質耕地。
II級潛力區包括集義鎮、交里鄉、丹州鎮,共3個鄉(鎮)。新增耕地面積為160.6公頃,占新增耕地總量的37.11%,兼有一部分菜地和旱地,主要為水田。該潛力等級的村莊個數占宜川縣村莊總數的比例較大,是宜川縣農用地整治范圍較大地區,也導致整體宜川縣整治潛力等級為II級。該等級地多集中在地形較為平坦的地區,光熱條件較好,土層厚、肥力高,有灌溉條件,但灌溉保證率不高。
III級潛力區包括高柏鄉、云巖鎮、秋林鎮、新市河鄉、壺口鄉、閣樓鎮、牛家佃鄉,共7個鄉(鎮),新增耕地面積為166公頃,占新增耕地總量的38.36%,耕地主要類型為水田和旱地。
參考文獻
[1]楊慶媛,張占錄.大城市郊區農村居民點整理的目標和模式研究-以北京市順義區為例[J].中國軟科學,2003(6):115-118.
作者簡介:吳江(1990-),男,漢,陜西西安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資源管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