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蘭
摘 要:作為工程建設重要環節的電力規劃工作近些年來得到了相關部門和單位越來越多的重視,文章即是在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工程規劃的實際情況,對工程規劃中配套電力專業規劃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對初次從事電力規劃工作的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電力工程規劃;負荷預測;設施和線路規劃
1 規劃前期要做好現狀調研和收資
對于工程建設來說,電力規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需要相關建設人員從實際出發,需要根據建設的需求,進行科學的指導。規工作的首要步驟是調查研究,在進行規劃前要進行搜集和整理資料的工作。從電力規劃前期現狀調研和收資的具體情況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1 了解當地負荷分布現狀、供電能力等基礎資料
對區域內的負荷分布現狀、供電能力進行系統的調研,以保證規劃區內電源的布局、輸配電網絡架構建設及與上級電源引入或輸送和銜接等工作能夠順利的開展。
1.2 了解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居民生活和工農業用電等自然條件
對區域內的經濟發展狀況進行了解,從而選取適合當地總體發展的用電指標;對區域內人民的生活和工農業用電習慣進行了解,并根據用電負荷的周期、地域分布等特點進行電力峰谷調配和區域調配。
1.3 了解當地政府或有關部門的相關標準或規劃發展意愿
對區域內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的相關標準或規劃發展意愿進行了解,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地區發展的需要進行電力規劃。
2 電力負荷預測
要在城市發展規劃的整體布局下進行城市電力水平的評估和預測,電力負荷預測要基于城市城市分期規劃發展的實際情況。在進行預測時,一定要注意不同行業和企業之間的用電差異性,根據用電情況的記錄情況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進行科學的預測和估計。進程電力負荷預測的方法有很多種,從整體來說可以分為人均用電指標法、電力彈性系數法、增長率法、橫向比較法、回歸分析法、負荷密度法、單耗法等。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2.1 增長率法預測電力負荷
這種方法主要是綜合用電增長率的情況進行電力負荷預測,也就是說通過區域內人均用電指標和增長率的乘積來反映用電負荷情況。我們可以用下面的公式進行計算:Q=Q1(1+K)n
式中:Q-規劃期末年人均綜合用電量(kWh/人·a);Q1-現狀年人均綜合用電量(kWh/人·a);K-年人均綜合用電量增長率(%);n-規劃期限(年)。
K值可依據人口增長和各產業發展速度分階段進行預測。
2.2 人均用電指標法預測電力負荷
可以選取區域內地理、人口、產業發展結構、人們生活水平等要素進行綜合的分析,根據地域的特點進行人均電力負荷的預測。因區域性發展的不平衡,用電水平也有著不同的差別,因此相關的電力規劃建設人員一定要從區域的實際情況入手進行分析,選取當地政府統計部門或電力部門的統計數據作為人均用電指標參考標準。
2.3 負荷密度法預測電力負荷
負荷密度法主要有兩種,即單位用地面積和單位建筑面積負荷密度法。再進行單位用地面積負荷密度法預測的時候,要細致的分析區域內地質的情況,注意不同區域的發展潛力和預留彈性。進行單位建筑面積負荷密度法預測的時候,側需要參考工程建設規劃的情況,以建筑物的建筑規模、性質為依據選取相適應的電力指標。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進行單位建筑面積負荷密度法進行電力負荷預測,不能直接選用建筑電氣單體設計的用電指標,要進行重新的預估。
3 供電設施規劃
3.1 電源設施規劃
電源設施主要有發電廠和電源變電站兩種。注意處理電源設施布置要與國家相關能源政策和產業布局要求相符外,還要充分考慮外部因素的影響,如自然地理環境、電力系統連接模式、區域整體的布局規劃等。
(1)發電廠:以大型、清潔、高效、環保電廠為主,要鼓勵應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潔新能源來進行電力生產。電廠的選址也要考慮環保因素,既要滿足電廠建設需求又要保護生態環境。
(2)500千伏變電站宜布置在城區邊緣,有充足的走廊用地。在負荷中心可以設置220千伏變電站,使其靠近大型高壓走廊和重要的電纜。而110千伏以下的變電站則應設置在更為靠近負荷中心的地方,并便于二次側的出線。
(3)110kV及以上的變電站最好設置在城市的郊外,使其遠離城市中心用電緊張的狀況。
3.2 配電設施規劃
所謂配電設施具體來說就是除了電源設施以外的開關站、公用配電所等電力設施。
(1)開關站指的是用于電力的接受與分配,可以對電負荷進行轉換的裝置,運用其能夠解決變電站出線間隔不足和出線母線過長的問題,并起到電源支撐和分配的作用。20kV及以下的非大型超高壓開關站要考慮節約用地,要減少土地占地面積,要考慮城市工業、住宅、商業以及公共建筑設施的建設問題,單個10kV開閉所最大轉供容量不宜超過15000kVA,20kV開閉所最大轉供容量不宜超過30000kVA。
(2)公用配電所也就是所稱的配電房是重要的電力設施,其設置可以為用電終端設備提供穩定的電壓、安全的運行保障,同時還能夠節約電能。在社區住宅、公共設施、高層建筑等用電強度較大的區域內需要進行合理的規劃,適當的增加內置型電力設備,讓電力設施的應用更合理。而在郊外、村莊、橋梁、公路等用電強度相對較弱的地區,可以根據情況進行用戶外型電力設施的布置。總而言之,公用配電所的設置要根據區域的特點因地制宜的進行。
4 電力線路規劃
架空線路和地下電纜線路是電力線路規劃的兩種基本形式。相比較而言,架空線路比較適用于高電壓、大電流、長距離輸送電能或在采用地下電纜困難或造價高昂的地方使用。而地下電纜則適用于在城市人口密度較高、景觀要求較高和會損毀架空裸導線的區域。
在經濟迅速發展的新時期,電纜絕緣技術有了極大的進步,這就為高電壓等級的電能輸送的應用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和地區,已經逐步采用地下電纜線敷設技術來進行220kV及以下的電纜鋪設。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據地區的不同發展狀況來進行電力設施鋪設的規劃,根據城市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生產的需要選擇采用架空線敷設還是地下電纜線敷設。
5 結束語
在對地區性電力規劃工作進行細致的梳理和分析的基礎上,文章對電力規劃前期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希望能夠對相關的工程規劃電力預測工作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1]GB50293.城市電力規劃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GB50613.城市配電網規劃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
[3]城市規劃設計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4]城市市政基礎設施規劃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5]城市規劃資料集-工程規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