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柏峰
摘 要:水利工程的建設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有了更高的發展空間,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設獲得飛速發展的同時,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水利工程通常在一些比較偏遠的地區進行建設,適合建設的地基越來越少,因此,要對地基處理技術進行重視。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基礎灌漿技術是應用比較多的技術,在應用范圍方面也非常廣泛,其對水利工程的地基能夠進行很好的處理,并且,在大壩壩體加固和防滲處理方面也有了很廣泛的應用。水利工程施工的特殊性要求對地基一定要進行必要的處理,這樣才能得到工程建設的目標,文章對基礎灌漿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更好地促進水利工程建設。
關鍵詞:水利工程;基礎灌漿;施工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也在不斷增加,水利工程施工技術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升。水利工程施工中,灌漿施工技術比較常見,在施工中操作性非常強,而且適用范圍非常廣。我國水利工程在建設方面空間比較小,利用灌漿技術能夠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在水利工程灌漿施工時,要對施工技術水準進行很好的把握,同時,對出現的施工影響因素要進行合理的控制。在實際施工中,灌漿技術主要是應用在防滲以及加固方面,這樣會更好地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
1 灌漿施工技術的主要施工方法
1.1 全孔一次灌漿技術
全孔一次灌漿施工技術是比較基礎和簡單的施工方法,在施工時要從灌漿孔處直接鉆進,鉆孔過程中會到預定的深處,然后進行直接的灌漿,在灌漿過程中要一次性的持續完成整個鉆孔的灌漿。但是,全孔一次灌漿技術應用范圍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適用范圍比較小,灌漿的效果也一般,而且非常容易受到孔深的影響,因此,在進行施工時對巖層土壤結構有一定的要求。
1.2 自上而下進行的分段灌漿技術
分段灌漿技術要預先將鉆孔進行分段,通常情況下,分段的長度要控制在三米到五米之間。采用自上而下的灌漿順序,要先實施上段的鉆孔灌漿,等到上段灌漿凝固以后才能進行以后的灌漿工作,然后依次完成各段的灌漿作業。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技術在應用過程中灌漿的質量比較高,因此,在一些巖層比較脆弱的地質條件下更加容易進行應用,這些地區采用這種灌漿技術,對灌漿的質量也能進行很好的控制。
1.3 自下而上進行的分段灌漿技術
自下而上的分段灌漿技術,在施工中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開始進行鉆孔逐段灌漿。這種灌漿施工技術在操作方面比較簡單,施工量通常比較小,因此,對施工方法要進行嚴格的控制,將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自下而上的施工方法在巖層狀況比較好的地區進行應用,能夠避免出現冒漿的問題。自下而上進行分段灌漿,在每個分段都要進行壓水試驗,然后對各個鉆孔段的灌漿質量也要進行很好的檢驗。
1.4 綜合灌漿技術
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進行灌漿施工要克服很多的影響因素,其中地形條件就是比較復雜的影響因素,一些灌漿施工地段的上部巖層結構比較松散和脆弱,但是其下部結構卻比較穩定和完整,在這種情況下不能采用單一的灌漿技術對其進行灌漿施工,可以針對不同的巖層結構,采用多種方式結合的灌漿施工方法,這樣能夠對灌漿的質量進行更好的控制。
2 基礎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具體應用
2.1 灌漿施工技術在巖溶地段施工的應用
在巖溶發育地段的灌漿一般都是憑借工作經驗或者是參考同類工程的實踐或者是灌漿試驗成果來進行灌漿,在灌漿地段可以根據有無填充物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處理,但是,有些施工方法在有填充物的巖溶地段更加難進行應用,因此,對巖溶的深淺以及大小進行確定,才能更好的確定施工技術。
采用高壓灌漿進行巖溶地段的施工處理巖溶的時候通常運用不沖洗高壓水泥灌漿,也就是為了達到使填充物擠壓密實的目的,采用比較的高灌漿壓力進行處理,借此提高其穩定性與抗滲性。除此之外,高壓灌漿還具有劈裂作用,能夠讓水泥以條帶狀向土體中穿插,并形成網格狀的包裹,大大提高了壩體的穩定性。采用高壓旋噴灌漿進行巖溶地段的施工高壓旋噴灌漿主要是利用鉆機把帶有特殊噴嘴的灌漿管鉆進至土層的預定位置后,用高壓脈沖泵將水泥漿液通過鉆桿下端的噴射裝置,向四周以高速噴入土體,借助流體的沖擊力切削土層,使噴流射程內土體遭受破壞,與此同時鉆桿一面以一定的速度旋轉,一面低速徐徐提升,使土體與水泥漿充分攪拌混合,膠結硬化后即在地基中形成直徑比較均勻具有一定強度的圓柱體(稱為旋噴樁),從而使地基得到加固。
2.2 水利工程中的大吸漿量情況的灌注方法
通常來說,在水利工程中的巖縫灌漿一般會在1-3h內結束,單位耗灰量也會小于或者等于120-220kg/m。這時候,只要按照正常的施工工序就可以然而對于有時候會出現的巖縫大吸漿量導致灌漿難以結束的情況,需要采取相關措施來解決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特殊的地層結構條件會導致水泥漿從附近的地表溢出或者沿著某一個固定的通道逐漸流失對于這種情況應該遵守以下幾個施工原則:(1)采用限流措施限制注入率不大于10-15L/min,以減小漿液在裂隙里的流動速度,促使漿液盡快沉積待注入率明顯減小后,將壓力升高,使注入率基本保持在10-15L/min的水平,直至達到灌漿結束標準后結束灌漿。(2)采用降壓處理方法采用降低壓力甚至是自流的方式來進行灌漿處理,等待漿體凝固并且不能流動之后在逐步恢復灌漿壓力,按照正常工序進行處理。
3 成孔的施工工藝控制
在進行放樣過程中,成孔是一種重要的質量控制,在施工過程中,保證施工的位置和圖紙的位置相同,開孔的位置和設計的位置也不能出現很大的偏差。在施工過程中如果出現一些因素對成孔的位置進行影響,要和相關的管理部門進行及時的溝通,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出現問題。在進行鉆孔前,要對鉆孔的位置進行詳細的勘察,并且要根據勘察的結果來進行改變。在灌漿時,對鉆孔的傾斜角度也有一定的要求,要將角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這樣才能保證施工要求符合設計。在鉆孔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缺陷,主要會是由地質原因、外界環境影響等因素,要將孔內的情況進行記錄,按照相應的規定來進行操作。
4 在施工結束后對施工技術質量的要求
工程完成以后,質量控制工程師要按照設計圖紙對工程程序進行審核,在審核過程中對出現的遺漏問題要進行處理。對檢測單位的資質等級以及技術裝備要進行審查,幫助建設單位確定最終的檢測單位。在施工過程中,要對結構物的動態變化進行掌握,在施工整個過程中都要對各個部位進行沉降的觀測,對重要的施工部分處理時,要按照相應的觀測方法來進行執行,避免處理過程中出現問題。
5 結束語
水利工程中基礎灌漿技術是一項非常復雜的施工技術,在施工中對設計人員以及施工人員的要求也比較高,因此,在施工中要給予高度重視。近年來,水利工程基礎灌漿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施工中要對基礎灌漿技術的各項指標進行充分的研究,對設計程序進行優化,在施工中做到揚長避短,保證水利工程的施工效果,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偉,金濤,楊曉娟.淺議大壩基礎灌漿設計思想[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9(7):151-153.
[2]王麗.基礎灌漿技術在壩基處理中的應用[J].科技傳播用用科學,2010.
[3]于艷.水利工程基礎灌漿施工技術探究[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