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鳳娟
摘 要:本文分析當前企業體檢中存在的問題,指出對員工體檢加強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員工體檢;電力企業;管理力度
引言:員工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石,對于企業來說,員工的健康與企業的生存息息相關。因此,每年一次給員工進行體檢不僅是企業給予員工的一項福利措施,也是企業提高自身戰斗力的一項舉措。然而,目前多數企業的體檢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使得體檢這一福利形同虛設。由于一些企業領導不夠重視,或是制度上未將體檢作為常規項目來抓,或是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考慮的不夠周全,最終致使企業的體檢沒有對員工健康起到跟蹤和負責的作用。因此,切實提高企業體檢的重視度,將體檢重心轉移到員工健康管理上顯得更加迫在眉睫。
一、企業體檢目前所存在的問題和困境
(一)領導缺乏重視,未能認識到員工體檢的重要性。在現實中我們常常可以發現這樣的情形,一家企業在為員工挑選體檢套餐時,往往不會根據員工的具體需要來考慮,而是不分年齡和性別,千篇一律地為員工挑選一模一樣的套餐。可以說這樣的體檢流于形式,盡管這些單位的確是付出了體檢費甚至是給予員工假期進行了體檢,但實際對員工的身體并沒有太大的幫助。但是,許多企業的領導依然熱衷于這種統一體檢模式,甚至一些領導只是將體檢當成是給予員工的一份心意,認為只要心意到了就行了,至于對員工是否真的能夠從體檢中查出疾病,或是查出疾病后如何進行處理,關心的甚少。
(二)重檢查輕管理,未建立行之有效的健康管理制度。對于大部分企業而言,其實都存在著重檢查輕管理的通病。很多企業會給職工進行一年一度的體檢,但一旦查出疾病,卻很少會有企業做后續的跟進工作;也有很多企業雖然知道為員工安排體檢,但是并不掌握員工體檢的結果,對員工的身體信息掌握的比較少,該方面的信息管理嚴重不足;還有許多企業在員工查出疾病之后,更多的是盡到一些告知的義務,而很少有企業會干預員工的治療過程,協助員工消除心理恐懼,早日恢復健康等。
(三)重視企業效益,忽視員工存在的健康問題。最近一家社會組織根據企業亞健康員工現象專門做了一項調查,居然發現國內的企業有超過六成的員工在亞健康的狀態下進行工作,特別是在經濟發展較為迅速的地區,這種亞健康狀況更為顯著。員工的亞健康并非只是員工個人的問題,影響的也不僅是員工自身的生活,對于企業而言,如果企業亞健康的員工比例很高,那么該企業勢必會遇到員工工作效率低下、總是請假、工作積極性不高等諸多的問題,而員工的效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效益,實際使得企業的運營成本變高,從而造成了企業的損失,發展嚴重的話還可能使得企業無法在社會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由此可見,員工的健康管理對于任何一家企業而言都非常重要。
二、加強員工健康管理的具體解決方案
(一)引起重視,轉變觀念,將員工健康與企業利益掛鉤。要切實有效加強員工的健康管理,首先企業的領導必須要對體檢有著正確的認識。要切實將領導這種“體檢與心意劃等號”的錯誤觀念扭轉過來,而是要把“員工的健康與企業的利益”真正劃上等號。目前的電力企業對體檢方面在與其它行業的對比中,相對比較頻繁,但是在對體檢目的的明確上,仍需進一步加強認知,切實地讓領導的觀念轉變,明白加強員工體檢的管理,不僅僅是企業對員工的福利,員工愛享不享,而是與企業的長遠發展與永久利益掛鉤的,要將體檢制度作為長效機制來抓。只有當領導認同“員工有健康的體魄,企業才有長足的未來”這一觀點時,企業才能真正朝著健康、良性的方向發展。
(二)建立健全體檢配套制度,將體檢重心轉移到健康管
理。企業要建立健全相關的體檢及后續跟進制度,從制定上保障員工的健康權益。對于體檢來說,不能再一刀切式地使用傳統統一的體檢方式。如今的醫院或是體檢機構,大多都設備先進,檢查項目種類繁多。企業組織員工體檢時,可以根據員工的年齡、性別進行劃分,為員工挑選自己年齡層比較適合的體檢套餐;對于一些小企業來說,如果員工的人數不多,甚至可以為員工制定一個體檢的費用標準,讓員工根據自己的既往病史或具體需要,有針對性地挑選體檢項目進行檢查。對于體檢所查出的疾病,企業可以為員工制定相應的健康檔案,對患病員工定期進行健康監測,并督促其及時就醫。一些經濟效益好的企業甚至可以為員工購買一些商業醫療保險,以打消患病員工看病的后顧之憂,為員工后續醫療保駕護航;對于病假的管理,企業還可以在制度上給予看病的員工一定的保障,督促其有病及時醫治。
(三)重視員工亞健康問題,增強員工健康意識培訓。對于企業來說,還需要加強員工的健康意識培訓,讓員工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要讓員工了解到自身的身體健康不僅是自己的事,更是企業的事。對于一些患病職工,也及時跟進相關信息,提倡員工有病及時醫治,不能忽視自身的健康狀況,以至于小病變大病。要讓員工真正在企業中找到歸屬感,明白只有自己的身體處于良好的狀態,才能為發揮自身最大的價值,才能為企業做得更多,才有本錢為社會做最大的貢獻。以我們電力企業為例,因為工作性質以及分工的不同,員工的身體狀況也不一樣,可能存在的健康問題也存在著差異,在這方面,我們要加強對各自不同崗位上員工培訓其崗位工作中的常見健康問題,以及平日里不良生活習慣所導致的亞健康知識。
三、結論和啟示
從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當企業重視起員工的健康,并對其做好全面而系統的健康管理時,企業才能得到最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才能產生最大的競爭力。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明顯看到健康管理帶給企業的成效:一是全面的健康管理使得員工請病假的次數有了顯著的降低。很多員工往往在體檢中查出的病還是一些小病,因此對這些疾病存在著麻痹和僥幸心理,認為小病熬一熬就行了,結果拖成了大病或是慢性病,有的甚至需要通過住院來解決。如今,在企業的干預下,員工不僅改變了對疾病的認識,同時也有了制度做保障,因此慢性病或大病防止方面有所改善,請假次數自然而然減少了,企業的間接經濟損失也確實降低了;二是健康的體魄使得員工工作積極性更高,工作效率顯著提升。較病痛困擾的員工而言,健康的員工對待工作能夠更全身心的投入,單位時間內的工作產出也相對較高。由于沒有疾病牽絆,員工的工作質量也能夠得以保障。因此,企業的員工越健康,其用人成本實際更為低廉,企業的競爭力也更強;三是健全的健康管理制度讓員工切實感受到體檢的福利和企業所給予的保障。由于福利制度健全,醫療完全沒有后顧之憂,員工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去,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讓他們認同自己的企業,在企業中找到歸屬感,找到家的感覺。這樣,員工的流動性便會降低,于是,由員工流失而導致的企業所需要付出的人力資源培訓成本也顯著降低。
由此可見,企業做好員工的健康管理刻不容緩。只有企業真真切切將健康管理作為一項長效機制來抓,把員工健康確確實實擺在與企業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這樣,企業的員工才更有歸屬感,企業的競爭力才會逐步增強,企業的未來才更加有希望!
參考文獻:
[1] 胡小霞.員工體檢創新管理模式初探[J].經營與管理.2013(5):32-33
[2] 石文吉.太原機場在職員工體檢報告的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 2013(0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