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果


下午一點半,東風日產廠區,一首名叫《追夢人》的歌曲回蕩在空中。每個工作日,這首屬于東風日產人的樂章,準時響起,提醒“追夢人”共同努力,追尋東風日產為之進取的夢想。“追夢人”,是東風日產人對自己的稱呼。他們把過去十年的奮斗稱之為“筑夢十年”。
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十年時間,靠著一群懷揣汽車夢的“追夢人”,東風日產把花都變成華南最大的汽車基地,建成標桿工廠,以最快的速度進入500萬輛汽車企業俱樂部,穩居中國第一汽車陣營,集乘用車研發、采購、制造、銷售、服務于一體,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具備全價值鏈強大體系力的汽車制造企業之一。
2014年是東風日產“新十年”的起點,回顧東風日產成長的11年歷史,從風神時代到NISSAN單品牌時代,再到NISSAN、啟辰雙品牌時代,創造一系列奇跡的背后,正是一群“追夢人”執著的追求和創新的商業實踐。他們有報國情懷,有宏大的格局觀,他們一次又一次把夢想變成現實。
“東風日產取得今天的成績,不僅在于廣大‘追夢人對于實現汽車夢的堅定執著的情懷,更在于‘追夢人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宏大格局觀。”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產副總經理任勇說,東風日產的奇跡,固然離不開中國汽車產業“黃金十年”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但是“追夢人”付出的汗水和淚水、奮斗精神和創新意識卻是推動東風日產快速發展的深層次內因。
夢想與激情
“2000年,一群人帶著理想來到這片蠻荒之地,周圍到處是荒地和農田,下班之后這幫人甚至沒地方去,只好待在辦公室熬夜。那個時候大家滿腔熱情,沒有想其他東西。”曾參與東風日產創業、如今是東風裕隆銷售總部長的單志東,對東風日產創業之初的往事至今歷歷在目。
據他回憶,2000年風神汽車(東風日產前身)成立,幾乎是從一無所有起步的。想開辟轎車陣地,卻沒有生產基地,也沒有產品,但是聚集了一批有理想、有沖勁的人,他們擁有根植于骨子里的創業夢想。“那時候全憑一股氣勢和勁頭白手起家。從成立至今,一路走來,我們歷經種種艱難,能支持我們走下去的,就是夢想和信念。當初的這種情懷,成為日后東風日產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任勇表示,對東風日產來說,他們的確是“苦出身”。因為在風神時代剛起步時,他們只有幾千萬元資金和幾十個人。而在合資之后,他們也是在艱難的環境中起步。“欣喜的是,我們最終克服了這些困難,有了11年的快速發展。”創業激情一直是東風日產彌足珍貴的特質,是東風日產11年來持續奔跑的根本動力。任勇認為東風日產的激情與活力之源,就是夢想驅動,就是“追夢人”持續不斷地實現自己的夢想。
如果把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003年,成立的當年,東風日產便以產銷6.5萬輛,位居中國汽車市場銷量第10位,從此在中國汽車產業版圖中有了一席之地。按照當時的銷量,東風日產在中國汽車行業只是一個地位卑微的后來者,但“我們沒有妄自菲薄,而是夢存高遠,我們始終胸懷造車夢想和創業激情,夢想和激情引領我們走過了筑夢之年。”撫今追昔,任勇感慨地說。
伴隨東風日產走過11年歷程的市場銷售總部專職副總部長葉磊坦言:“夢想和激情是所有東風日產人綻放創造力的源泉。外界總在研究東風日產的成功密碼,其實,這才是我們真正的核心競爭力。而這種競爭力是難以復制的。”
在2013年東風日產年會上,任勇自豪地說:“我們在困境中奮發進取,贏回了本該屬于我們的榮耀。東風日產已今非昔比,只有那個藍色的四合院還靜靜地佇立在那里,注視著我們成長。每天從風神公社出來,迎著第一縷陽光,看著晨練的老人,聽著孩子們的朗朗讀書聲,走進辦公室,踩著水池里大大的毛石臺階,我在想,這就是我們所一直追逐的‘穩穩的幸福。當我們的腳步把這些毛石磨得光滑,東風日產依然基業常青,這份‘穩穩的幸福會更加醇厚。”
任勇這番近乎抒情的話,打動了現場眾多東風日產人,他們發自內心地報以長時間雷鳴般的掌聲。如果不了解東風日產人的夢想與情懷,如果不知道這個傳奇汽車企業的前身竟然是花都的一個小汽車加工廠,就無法理解任勇與東風日產人何以如此熱烈的情感互動。
文化聚合力
2005年,東風日產獲得代表日產全球生產體系最高榮譽的“全球社長獎”,成為日產全球制造水準的標桿。日產英國工廠總經理科林·道奇來到花都進行工作交流、觀摩后,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看了你們工人的眼神,就知道趕不上你們。”
任勇對此的看法是:東風日產每個人都懷揣著創業激情和夢想,每天都在追求自身能力的提升,無論是待遇提升還是職位提升,都推動了企業成長,反過來,企業成長又給他們帶來更大的成長空間,形成良性循環。
東風日產中日合資雙方關系之融洽是業內聞名的。前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曾在不同場合勸告一些合資汽車企業的高層:“你們應該去東風日產看看股東雙方是怎樣相處的。”他認為東風日產合資的成功之處,是不僅僅合資,更是合心、合力,在《東風日產行動綱領》的指引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企業可持續發展,多方受益。
在東風日產,每一位新加入的員工都會被告知:“這里沒有東風、沒有日產,只有東風日產。”正如任勇所說,有鮮明個性的企業文化是東風日產最具辨識性的特征。“合資之初,我們通過《行動綱領》促進融合。”“合資、合力、合心”,東風日產才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一個團隊、一個信念、一個聲音”,融合釋放了東風日產人的力量。
如果說合資、合心、合力是東風日產的一大秘密武器,那么“做事文化、容錯文化、快樂文化”則是東風日產企業文化的DNA,形成了具有強大張力的企業文化。
東風日產花都焊裝一車間系長熊輝,2002年進入當時的廣州風神公司工作。他記得當時花都焊裝車間只有100多人,一天只生產50到60輛藍鳥轎車。而現在生產高峰時,東風日產花都焊裝車間有1600多人。“從我進入東風日產以來,我就沒有想過離開。這里快樂工作的氣氛,讓每個人都能主動工作。”
李晗是東風日產市場部車展組的科員,他的夢想是把車展做得更高端、更大氣,有國際范。“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們要和各個部門溝通。當初進來時,我以為這個崗位需要十分專業的能力。但后來發現,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與人溝通的能力。因為很多事情要和別人打交道,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傾聽別人的意見。讓我欣喜的是,每一個前輩都細心教導,不會出現不耐煩的情況。”他的感受是:東風日產就是一個“家”,每個同事都是“家人”。
盡管在發展的過程中,人員有更迭,新老有變化,但進入東風日產,每一個人總能被做事文化、快樂文化的氛圍感染同化。“我們一直倡導的快樂文化和做事文化,使得一個有夢想的團隊能夠做事,而且能夠把事情做成。”在任勇看來,一個偉大的企業,總是善于激發每個成員實現夢想的進取心,并將屬于每一個人的夢想最終匯聚成為屬于這個企業的更大夢想,并得以實現。東風日產,恰恰就是這么做的。
這是你的船,要讓它成為最好的
“2006年我剛入職的時候,我們做的工作是汽車座椅國產化,等于是復制開發與成本優化控制。而現在,我們完全自主開發座椅技術,2012款啟辰D 50就是全部由我們自主設計的。在這樣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中,我們也在孕育每一個汽車人的夢想——依靠自己的力量,將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強。”東風日產內裝安全科科員沙艷紅的夢想,是把啟辰做成世界品牌。這也是所有東風日產人的自主品牌夢。
2010年9月,東風日產發布啟辰品牌。啟辰品牌發布4年來,成為中國汽車行業增長最快的新品牌。啟辰品牌初戰告捷,東風日產人把自主品牌夢想照進了現實。
事實上,東風日產人有著更大的夢想舞臺。任勇表示,啟辰品牌如果在中國取得成功,那么它就具備向全球拓展的空間。啟辰品牌走向世界,這才是東風日產人實現“中國夢”的最好詮釋。
“東風日產的夢想是想要更高的品牌價值,進而驅動更高的市場銷量。在新的環境中,要實現夢想,就要把自己的夢想變成消費者和合作伙伴的夢想。”東風日產市場銷售總部副總部長陳昊說,為了滿足客戶的夢想,一方面,東風日產在產品層面,更加注重本土化需求與國際化趨勢,帶動產業鏈共同提升,優化產品布局;另一方面,圍繞“客戶至上”原則,東風日產用服務為消費者提供精彩的汽車生活。
“那個求救電話打來的時候,是凌晨2點左右。”東風日產南通海通專營店的一名工作人員回憶說,當時感覺電話另一端的車主心情焦急但并不慌亂,“他清晰地描述了事故情況、所在位置等,還問我救援是否收費。一個星期后,我們才知道這是總部的一個暗訪電話。”這位工作人員表示,真的沒想到東風日產會在深夜抽查服務工作。對此,東風日產市場銷售總部副總部長陳昊表示:“銷售為基,服務為本,這個本永遠都不能忘,所以我要提醒經銷商伙伴,客戶的需求是銷售和服務的出發點和目的地。”
要實現“中國夢”,中國汽車產業就必須建設良好的汽車生態環境。在這方面,東風日產倡導“牽引式營銷”,為建設良好的汽車生態環境樹立了一個樣板。“牽引式營銷”模式改變了多年來廠家強勢、經銷商弱勢的關系,讓廠家和經銷商成為休戚與共的伙伴,共同從市場的真實需求出發為消費者創造價值。
正如本福爾德號導彈驅逐艦,盡管擁有當時美國海軍最先進的裝備,但管理水平和作業效率卻很低。阿伯拉肖夫出任艦長后,一支充滿自信的團隊出現了,每個人都學會了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同舟共濟。“這是你的船”,是每一位船員的口號。
而東風日產人用自己的格局觀和情懷打造了一艘汽車行業的本福爾德號。“記住:這是你的船,要讓它成為最好的!”作為艦長的任勇表示,“東風日產一直希望保持一種創新精神。從風神時代開始,我們就打破常規,做資產重組時也是走別人沒走過的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東風日產這條船上不斷挑戰,創造新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