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霞
摘 要:采用SWOT分析法,分別從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對重慶丘陵山區家庭農場發展的機會和威脅進行分析,找出重慶丘陵山區家庭農場發展的優勢與劣勢,并提出重慶丘陵山區家庭農場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丘陵山區;家庭農場;SWOT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7-0039-02
重慶是一個以丘陵山區為主的地區,緩丘平壩僅占7.13%,丘陵占20.03%,山地面積占幅員面積的72.84%[1]。丘陵山區農村因其自然生產環境和經濟發展水平必然選擇家庭農場為主要的經營模式。因此,本文擬采用SWOT分析法,分別從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對重慶丘陵山區家庭農場發展的機會和威脅進行分析,找出重慶丘陵山區家庭農場發展的優勢與劣勢,為重慶丘陵山區家庭農場發展的戰略制定和模式選擇提供可靠的依據。
一、重慶丘陵山區家庭農場發展的優勢與機會
從家庭農場發展的外部環境而言,重慶丘陵山區家庭農場面臨著良好的宏觀環境和大好的發展時機。
1.中央一號文件助力家庭農場發展。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其中,“家庭農場”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中央一號文件首提“家庭農場”彰顯了中國發展現代農業的決心和信心,彰顯了中國發展現代農業政策傾向和幫扶力度進一步加強,彰顯了中國讓農民得到實惠的實際行動將一步落實。農業部將按照中央要求,著手研究培育發展家庭農場的基本原則和實現途徑,開展家庭農場統計工作,指導地方穩步培育家庭農場。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率先建立家庭農場注冊登記制度,明確家庭農場認定標準、登記辦法,制定專門的財政、稅收、用地、金融、保險等扶持政策。
2.新型城鎮化和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健全為發展家庭農場創造了契機。伴隨新型城鎮化和工業化的不斷推進,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持續向城市轉移,導致留在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越來越少,婦女、老人、孩子成為農村留守群體,農業生產的兼業化、女性化、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在這種背景下土地流轉的條件已逐漸成熟,通過土地流轉而形成的土地集中經營也開始在各地涌現,這為家庭農場創造了發展的可能。在現有農村基本經濟制度下,家庭農場的大部分土地只能通過流轉得來,土地流轉市場的發展與完善無疑促進了土地適度經營規模的實現,為家庭農場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和空間。同時,隨著政府不斷加強對農民的社會保障建設,農村的醫療、教育等各個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對土地的依賴程度。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為在農村發展家庭農場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3.家庭農場在重慶丘陵山區的發展有強大生命力。家庭農場適度經營規模符合丘陵山區特點。丘陵山區與平原不同,遠離城鎮、交通條件差,山高坡陡,土地分散,集中連片少,單村土地面積總量少,村落之間距離遠,難以進行大規模經營。只有實行家庭農場這種適度規模經營方式,才能保證農業效益不降低[2]。另一方面,丘陵山區地域差異和氣候類型多樣性,也為家庭農場種植養殖等特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得丘陵山區的這些特性得到了充分利用,小而多的格局初步形成,在資源和土地流轉中特色突出。而家庭農場可根據自身優勢選擇糧食種植、生豬飼養、蛋雞肉雞飼養、奶牛肉牛飼養、蔬菜水果種植、花卉苗圃、漁業等不同類型的生產經營,一個家庭農場從事一項主業,也可同時兼營其他業務,符合適度規模、節本高效、特色突出的丘陵山區農業發展要求。
4.重慶市政府的支持為丘陵山區家庭農場的發展營造了寬松的環境。重慶市各級政府以及相關農業部門已認識到重慶農業的重要地位,更認識到重慶農業的發展必須依賴于丘陵山區特色農業以及家庭農場的培育和發展。所以,給予了家庭農場尤其是丘陵地區家庭農場應有的地位和有利的支持。同時,重慶市政府在優勢產業的布局、重點項目的布局、人力資源的培訓、技術成果的引進等方面都有意識地向丘陵山區傾斜,這將為丘陵山區家庭農場的發展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二、重慶丘陵山區家庭農場發展的劣勢與威脅
盡管家庭農場在重慶丘陵地區的發展具有許多優勢,也具有各種機會。但是,目前也還存在著不足,各種威脅家庭農場發展的因素仍然存在。
1.丘陵山區基礎設施落后。在平原農村地區和大城市周圍的農村地區集中土地、實行規模化、機械化的農業經營的優勢更加明顯。在平原地區地勢低平、作物連片、道路交通方便、水利基礎比較好、地塊相對整齊,有利于機械化和保持土壤水分,可以種植大面積農作物,加上在大城市周圍的農村地區有城市人口為其消費產品,本身就有著巨大的消費市場。在重慶廣大丘陵山區,有地形崎嶇、地形坡度大、易水土流失、遠離消費市場、基礎設施差、交通不便、缺乏資金和技術等等因素制約著高山區農業的發展。有的高山農村基本上沒有什么水利基礎設施,無法進行人工灌溉和預防自然災害,一有天災就會造成巨大的損失。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暢,有些還處于自足自己的農業生產,與市場不接軌。
2.丘陵山區家庭農場發展缺乏有力的“領頭羊”。目前重慶丘陵山區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流出使得留在農村的幾乎都是年長和素質水平較低的勞動力,這在很大程度上威脅著當地農業生產力的發展。而實行家庭農場就更需要有力的“領頭羊”,但是農村中年輕勞動力的轉移,使得農業生產面臨嚴峻的威脅。面對出現的“空心村”現象,家庭農場的發展急需一批年紀輕、素質高、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來勇挑重擔。
3.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重慶市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還很不健全,跟不上家庭農場發展的需要,尤其是針對丘陵山區家庭農場的服務體系更是滯后。一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基層力量薄弱。縣鄉(鎮)服務機構體制不順、機制不活、服務手段落后,服務功能弱化。現代化的通信基礎設施缺乏。二是公益性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的服務質量有待提高。重慶政府涉農部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各類服務組織社會服務意識與責任淡薄,其往往過于追求自身利潤目標,導致農村服務受體成本提高。三是盈利性的社會服務組織服務能力有限。以農機專業合作社為例,全市各鄉鎮大都有私有性質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在市場利益的驅動下,一些農機合作社更愿意去各種大型農業現場服務,因勞務價格高,又可以免費宣傳自己。而對丘陵山區家庭農場的需求,他們大都不愿意出工,嫌規模小、價格低,成本支出高。endprint
4.生產經營效益偏低影響了丘陵山區家庭農場發展的積極性。一方面,農業生產成本,諸如農藥、化肥、種子、飼料等農資價格呈逐年上漲趨勢,勞動力成本更是大幅上漲,導致農業經營成本不斷攀升。另一方面,農產品價格,如生豬、蔬菜價格起伏不定,農業經營風險偏大,且受制于信息及渠道的影響,農產品銷售不暢、增產不增收的問題屢有發生。生產經營效益偏低嚴重影響了丘陵山區家庭農場培育和發展的積極性。
5.融資難制約了丘陵山區家庭農場的加快發展。家庭農場的主體,尤其是丘陵山區農業家庭并不富裕,家庭農場大量的資金投入對其是巨大的負擔,家庭農場的運營亦需相當數量的資金,規模擴張、農機購置需大量資金的支持。不少家庭農場想擴大規模,卻遭遇了融資難題。家庭農場大多缺乏貸款抵押,金融機構缺乏對家庭農場經營的融資動力,進而制約了家庭農場集約化水平的提高。
三、培育和發展丘陵山區家庭農場的對策
1.積極宣傳、科學引導丘陵山區家庭農場的發展。應當積極宣傳家庭農場的相關知識,引導鼓勵有能力的農民發展家庭農場。但同時應當防止一哄而上,應根據土地的存量和農業生產條件科學指導規劃家庭農場的數量;防止個別人為賺國家的扶持政策而辦假農場。要讓真心、有能力務農的農民家庭成為家庭農場的場主。要積極穩妥推進,防止拔苗助長,要把推進家庭農場的發展與工業化、城鎮化建設發展同步。
2.加大力度建設丘陵山區基礎設施。政府要發揮巨大的作用,加大對丘陵山區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想致富,先修路,重慶丘陵區縣很多村落只有一條狹窄的小路,與外界的聯系很少,即使那里的自然資源豐富,土壤肥沃也無法和市場相連接,外面的技術、人才、信息等等也無法及時到達那里,而暢通的大道是一座連接山里山外的橋梁。興修水利,把山腳下水的引到山上,在山上的水留在山上,能讓水到農田里去;在干旱時有水灌溉,大雨傾盆時不致洪澇。發展灌溉設施,因地制宜地應用噴灌、滴灌等技術。
3.建立職業農民培育機制。提高家庭農場人員素質,造就高水平農業生產后備軍。應該積極引導職業農民的從業觀念,綜合運用現場培訓、集中辦班、入戶指導、田間咨詢等多種方式,宣傳普及新型農業經營的理念和途徑,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使丘陵山區廣大職業農民的知識和能力在日積月累中不斷提高,為家庭農場的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和標準化生產提供人才保障。
4.完善社會服務體系。必須建立健全融公益性與經營性于一體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拓展服務領域和內容,逐步完善科技、金融、市場、信息咨詢、中介協調等方面的服務功能,形成促進從“分散小農”向“家庭農場”演化發展的制度體系[3]。具體路徑為,構建內生動力機制,積極引導和促進丘陵山區家庭農場間的合作與聯合,扶持組建家庭農場合作社,為家庭農場連接市場搭建信息交流平臺,激活農業、農村和農民自身的活力。
5.創新家庭農場貸款模式,緩解家庭農場資金困難。首先,應該賦予家庭農場法人主體資格,將家庭農場定位為企業,并在工商部門予以登記注冊,這是因為如果家庭農場是個人,在抵押擔保等方面就將面臨與傳統農民一樣的難題。其次,商業銀行和信用社可以采取多種抵押和擔保模式 如以家庭農場經營權或該家庭農場全年的訂單為抵押,由與家庭農場關系密切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提供擔保。最后,對小額信貸實現升級,實現家庭農場主之間聯保貸款,并適當提高小額信貸的貸款額度,以滿足家庭農場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陳代祥.重慶山區農業現代化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3,(3).
[2] 李紅.欠發達山區農業發展對策探討[J].廣東農業科學,2008,(4).
[3] 湯文華,等.家庭農場發展存在的問題與應對之策[J].農業經濟,2013,(11).
[責任編輯 吳高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