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月華 趙天廣
摘 要:通過分析流動人口孕產婦保健服務數據,從現狀分析流動人口孕產婦產前檢查保健率低的影響因素,提出流動人口孕產婦保健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流動人口;孕產婦;保健服務
中圖分類號:F8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7-0063-02
流動人口孕產婦的保健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衛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流動人口本身的社會性比較復雜,大多數都屬于弱勢群體,而孕產婦又是他們中更為弱勢的群體。現階段城市中流動人口所占比例越來越大,流動人口成為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婦女發展綱要》明確提出流動人口中的婦女享有與戶籍所在地婦女同等的衛生保健服務,同時將流動人口孕產婦保健納入流入地孕產服保健范圍的目標。因此,流動人口孕產婦的保健問題就顯得十分突出。
一、流動人口孕產婦保健管理的現狀
(一)資料與方法
選擇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心醫院分娩的流動孕產婦 313 例;有穩定工作 60 例,無業或自謀職業253 例;生育一胎216 例,生育二胎 97 例。依據妊娠產次、建卡情況、產檢情況及妊娠結局進行回顧性總結(注意:每個數字應與戶籍地孕產婦比較)。
(二)現狀分析
1.流動孕產婦孕早期初檢率及孕早、中期項目檢查率低于戶籍地孕產婦。良好的產前檢查能夠有效地減少低出生體重和新生兒疾病的發生,而產檢不足是圍產兒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孕產期保健工作規范》規定孕產婦應在孕早期進行初次產檢,孕早期的檢查要對孕產婦進行保健指導及孕期危險因素的篩查,發現高危孕婦。有研究表明,實施孕早期保健后圍產兒死亡率、死胎死產率、新生兒死亡率及先天畸形發生率方面均有明顯好轉,死胎率下降明顯。因此,孕早期檢查對于安全、健康的分娩至關重要。
2.流動孕產服5次及以上產檢率低于戶籍孕產婦。《孕產期保健工作規范》規定孕期應當至少接受5次產前檢查,其中孕早期至少1次,孕中期至少兩次,孕晚期至少兩次。曾小娥等對產前檢查對母嬰的影響顯示,按時產前檢查的妊娠婦女,其胎盤早期剝離、產后出血、低體重兒、新生兒顱內出血、新生兒吸入性肺炎、新生兒窒息等的發生率均低于無產前檢查者,適量的產前檢查對于避免或減輕孕期的異常情況有重大作用。產前超聲檢查可檢出大部分的畸形,對胎兒預后判斷,及對臨床及早采取措施或出生后隨訪治療提供重要信息。
3.流動與戶籍孕產婦產前保健利用的影響因素。流動孕產婦仍然是城市孕產婦保健服務的關鍵人群,有資料顯示,文化程度低、經產婦、經濟收入低、無保險、計劃外生育等會對流動孕產婦產檢情況產生影響。因此,城市產前保健服務要根據人群的不同特點提供普惠性、可及性的項目或措施,從而促進城市孕產婦、特別是流動孕產婦的保健服務利用率。
二、流動人口孕產婦產前檢查保健率低的影響因素
(一)家庭經濟收入低是制約流動孕產婦接受孕期保健服務的重要因素
多數流動產婦主要來自中國經濟不發達地市,家庭月收入低,多數產婦妊娠后不工作,這些構成了制約其接受孕期保健服務的因素。其不在正規醫院機構做產前檢查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因素。經濟收入低造成了對身體健康的重視程度降低,特別是生殖健康問題。因此,需要政府支持降低貧困流動人口孕產婦就醫的準入門檻,設立貧困流動人口孕產婦特殊服務窗口,以解決經濟收入低的流動孕產婦孕期保健的服務需求。
(二)文化教育程度低和保健意識淡漠也是影響流動孕產婦接受孕期保健服務的主要因素
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流動人口生殖健康權利意識淡薄,權利意識因受教育水平不同而差異明顯,文化程度高者權利意識較高。因此,有針對性地進行生殖健康宣傳,成為生殖健康促進的重要手段。開發一些通俗易懂的培訓教材和宣傳材料,對流動人口進行知識宣傳普及,使流動孕產婦有意識地主動接受孕期保健服務。
(三)醫療機構服務的因素制約了流動孕產婦接受孕期保健服務
調查結果顯示,正規產檢醫院的服務水平并不是影響流動孕產婦接受孕期保健服務的主要因素,而候診時間、收費問題占較高的不滿意比例。因此,應改善現有的醫療管理體制,在提高服務水平的同時,合理制定收費標準,以適應不同層次流動孕產婦的孕期保健需求。
(四)私人診所提供不健全的產前檢查項目加大了流動孕產婦孕期保健管理難度
基本的孕期產前檢查是保障母嬰安全的重要措施,私人診所不但基本的檢查項目不健全,而具備的檢查項目中大多數項目檢查率很低,這加大了流動孕產婦孕期保健管理難度,使流動孕產服整個孕期安全存在極大隱患。因此,規范私人診所的診療常規是保障孕期安全、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的有力手段。有關部門應制定相關政策,嚴格審批行醫診所的準入門檻,提高私人診所的綜合服務水平,保障流動孕產婦整個孕期的安全,進一步降低圍產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
(五)計劃外生育影響了流動孕產婦接受孕期保健服務
計劃外妊娠導致的多胎生育一方面使流動產婦家庭生活水平降低,另一方面由于計劃生育政策制裁措施,一些孕產婦不愿意到正規醫療保健機構孕檢、分娩,躲避接受孕產期保健服務。龐大的流動人口隊伍成為中國計劃生育管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如何對流動人口加強計劃生育宣傳工作,以提高計劃生育服務質量已成為當前的首要任務之一。
三、流動人口孕產婦保健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一)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大力提高人口文化素質,加強流動人口孕產婦的健康宣傳
由于經濟因素、文化程度等原因,流動人口自我保健意識差。針對這些因素,建議采用簡歷孕婦課堂、編制母嬰保健手冊等各種形式,選用最適宜的宣傳教育內容,采用最適當的宣傳教育方式,宣傳母嬰保健知識,使人們懂得產前保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道孕早期建卡及系統管理是及時預防和處理高危因素、降低難產因素的有效方法。endprint
(二)政府提供必要的物質幫助,使母親和嬰兒獲得基本醫療保健服務
鼓勵外來人口參與生育保險,降低生育保險費用。制定最基本的孕期保健項目,簡化產前檢查程序。依據政府財力,逐步增加無償母嬰保健服務范圍,促使弱勢群體享有基本生育健康服務,促進基本生育健康服務利用的公平性。
(三)將外來人口納入暫住低管理,為其建立健康檔案,改革以戶籍為主的計劃生育管理模式
社區醫院實行首診負責制,發現懷孕婦女及時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強化社區在健康服務中的作用,把外來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納入社區管理和服務體系。
(四)加強醫務人員的素質培養
加強社區婦幼保健系統建設,對基層婦幼保健醫務人員進行規范培訓,提高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提高社區醫務工作者的收入待遇,穩定基層醫療隊伍,提高工作積極性。
(五)政府增加投入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社會各界應重視夕陽產業,使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破除重男輕女傳統觀念,自覺遵守計劃生育政策。
綜上所述,社會各界和醫務人員應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幫助流動人口孕產婦了解孕期、產前、產后、新生兒喂養和護理等方面的健康知識,對流動人口孕產婦的產前檢查做系統、正規指導。為孕產婦建立保健卡,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提高合格產前檢查率。基層醫院可以利用孕婦產檢時間主動進行系統的圍產期健康教育,以健康教育、心理指引、具體實施為主要手段,在所屬人群中全面推廣產前保健。對外來人口家庭做好計劃生育宣傳和管理工作,破除傳統觀念,讓每一個外來人口的家庭重視優生優育問題,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和人群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 羅燕笑,等.東莞市流動青年生殖健康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1,(4).
[2] 杜清,等.城市流動人口孕產婦產前檢查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9,(4).
[3] 吳莉萍.流動人口孕產婦保健服務狀況分析與對策[J].中國婦幼保健雜志,2006,(9).
[4] 果麗娜.北京市朝陽區825例流動孕產婦產前檢查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衛生雜志,2012,(3).
[5] 張佩,等.城市流動與戶籍孕產婦產前保健利用狀況比較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
[6] 葉琴芳.目前流動人口孕產婦現狀分析和應對方法[J].當代醫學,2012,(9).
[7] 陳玉琳,孫慧敏.流動人口孕產婦產前檢查現狀的探討[J].中國民康醫學,2012,(11).
[責任編輯 陳麗敏]endprint
(二)政府提供必要的物質幫助,使母親和嬰兒獲得基本醫療保健服務
鼓勵外來人口參與生育保險,降低生育保險費用。制定最基本的孕期保健項目,簡化產前檢查程序。依據政府財力,逐步增加無償母嬰保健服務范圍,促使弱勢群體享有基本生育健康服務,促進基本生育健康服務利用的公平性。
(三)將外來人口納入暫住低管理,為其建立健康檔案,改革以戶籍為主的計劃生育管理模式
社區醫院實行首診負責制,發現懷孕婦女及時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強化社區在健康服務中的作用,把外來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納入社區管理和服務體系。
(四)加強醫務人員的素質培養
加強社區婦幼保健系統建設,對基層婦幼保健醫務人員進行規范培訓,提高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提高社區醫務工作者的收入待遇,穩定基層醫療隊伍,提高工作積極性。
(五)政府增加投入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社會各界應重視夕陽產業,使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破除重男輕女傳統觀念,自覺遵守計劃生育政策。
綜上所述,社會各界和醫務人員應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幫助流動人口孕產婦了解孕期、產前、產后、新生兒喂養和護理等方面的健康知識,對流動人口孕產婦的產前檢查做系統、正規指導。為孕產婦建立保健卡,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提高合格產前檢查率。基層醫院可以利用孕婦產檢時間主動進行系統的圍產期健康教育,以健康教育、心理指引、具體實施為主要手段,在所屬人群中全面推廣產前保健。對外來人口家庭做好計劃生育宣傳和管理工作,破除傳統觀念,讓每一個外來人口的家庭重視優生優育問題,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和人群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 羅燕笑,等.東莞市流動青年生殖健康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1,(4).
[2] 杜清,等.城市流動人口孕產婦產前檢查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9,(4).
[3] 吳莉萍.流動人口孕產婦保健服務狀況分析與對策[J].中國婦幼保健雜志,2006,(9).
[4] 果麗娜.北京市朝陽區825例流動孕產婦產前檢查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衛生雜志,2012,(3).
[5] 張佩,等.城市流動與戶籍孕產婦產前保健利用狀況比較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
[6] 葉琴芳.目前流動人口孕產婦現狀分析和應對方法[J].當代醫學,2012,(9).
[7] 陳玉琳,孫慧敏.流動人口孕產婦產前檢查現狀的探討[J].中國民康醫學,2012,(11).
[責任編輯 陳麗敏]endprint
(二)政府提供必要的物質幫助,使母親和嬰兒獲得基本醫療保健服務
鼓勵外來人口參與生育保險,降低生育保險費用。制定最基本的孕期保健項目,簡化產前檢查程序。依據政府財力,逐步增加無償母嬰保健服務范圍,促使弱勢群體享有基本生育健康服務,促進基本生育健康服務利用的公平性。
(三)將外來人口納入暫住低管理,為其建立健康檔案,改革以戶籍為主的計劃生育管理模式
社區醫院實行首診負責制,發現懷孕婦女及時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強化社區在健康服務中的作用,把外來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納入社區管理和服務體系。
(四)加強醫務人員的素質培養
加強社區婦幼保健系統建設,對基層婦幼保健醫務人員進行規范培訓,提高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提高社區醫務工作者的收入待遇,穩定基層醫療隊伍,提高工作積極性。
(五)政府增加投入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社會各界應重視夕陽產業,使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破除重男輕女傳統觀念,自覺遵守計劃生育政策。
綜上所述,社會各界和醫務人員應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幫助流動人口孕產婦了解孕期、產前、產后、新生兒喂養和護理等方面的健康知識,對流動人口孕產婦的產前檢查做系統、正規指導。為孕產婦建立保健卡,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提高合格產前檢查率。基層醫院可以利用孕婦產檢時間主動進行系統的圍產期健康教育,以健康教育、心理指引、具體實施為主要手段,在所屬人群中全面推廣產前保健。對外來人口家庭做好計劃生育宣傳和管理工作,破除傳統觀念,讓每一個外來人口的家庭重視優生優育問題,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和人群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 羅燕笑,等.東莞市流動青年生殖健康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1,(4).
[2] 杜清,等.城市流動人口孕產婦產前檢查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9,(4).
[3] 吳莉萍.流動人口孕產婦保健服務狀況分析與對策[J].中國婦幼保健雜志,2006,(9).
[4] 果麗娜.北京市朝陽區825例流動孕產婦產前檢查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衛生雜志,2012,(3).
[5] 張佩,等.城市流動與戶籍孕產婦產前保健利用狀況比較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
[6] 葉琴芳.目前流動人口孕產婦現狀分析和應對方法[J].當代醫學,2012,(9).
[7] 陳玉琳,孫慧敏.流動人口孕產婦產前檢查現狀的探討[J].中國民康醫學,2012,(11).
[責任編輯 陳麗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