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力
(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 北京100029)
2014年9月,互聯網網絡安全狀況整體評價為中。我國基礎網絡運行總體平穩,互聯網骨干網各項監測指標正常,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網絡安全事件。在我國互聯網網絡安全環境方面,除捕獲的新增惡意代碼文件數量、境內被仿冒網站數量和接收到的網絡安全事件報告數量較8月有所增長外,其他各類網絡安全事件數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總體上,9月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態勢較8月有所惡化,評價指數為中。
2014年9月,我國基礎網絡運行總體平穩,互聯網骨干網各項監測指標正常,未出現省級行政區域以上的、造成較大影響的基礎網絡運行故障,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網絡安全事件,但存在一定數量的、流量不大的針對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拒絕服務攻擊事件。
政府網站和金融行業網站仍然是不法分子攻擊的重點目標,安全漏洞是重要聯網信息系統遭遇攻擊的主要內因。9月,監測發現境內被篡改政府網站數量為430個,較8月的481個下降10.6%,占境內被植入后門網站的比例由4.1%下降到了3.9%;境內被植入后門的政府網站數量為113個,較8月的150個下降24.7%,占境內被植入后門網站的比例由4.6%下降到了4.0%;針對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數量為16 642個,較8月的11 771個增長41.4%,這些仿冒頁面絕大多數是仿冒我國金融機構和著名社會機構。
9月,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臺(CNVD注1CNVD 是CNCERT 聯合國內重要信息系統單位、基礎電信運營商、網絡安全廠商、軟件廠商和互聯網企業建立的信息安全漏洞信息共享知識庫,致力于建立國家統一的信息安全漏洞收集、發布、驗證、分析等應急處理體系。)共協調處置了1 242 起涉及我國政府部門以及銀行、民航等重要信息系統部門以及電信、傳媒、公共衛生、教育等相關行業的漏洞事件。這些事件大多數是網站程序存在SQL 注入、弱口令以及權限繞過等漏洞,也有部分是信息系統采用的應用軟件存在漏洞,可能導致獲取后臺系統管理權限、信息泄露、惡意文件上傳等危害,甚至會導致主機存在被不法分子遠程控制的風險。
2014年9月,根據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CNCERT)的監測數據,我國互聯網網絡安全環境主要指標情況如下。
2014年9月,境內104 萬余個IP 地址對應的主機被木馬或僵尸程序控制,較8月下降8.7%。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境內被木馬或僵尸程序控制的主機IP 數量月度統計如圖1 所示。
2014年9月,境內106 萬余個主機IP 感染“飛客”蠕蟲,與8月的102 萬余個相比增長3.1%。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境內感染“飛客”蠕蟲的主機IP數量月度統計如圖2 所示。
2014年9月,CNCERT 捕獲了大量新增惡意代碼文件,其中,按惡意代碼名稱統計新增113個,較8月增長5.6%;按惡意代碼家族統計新增23個,增加的數量較8月增長15.0%。

圖1 境內木馬或僵尸程序受控主機IP 數量月度統計

圖2 境內感染“飛客”蠕蟲的主機IP 數量月度統計
2014年9月,境內被篡改網站的數量為11 152個,與8月的11 597個相比下降3.8%。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境內網站被篡改數量的月度情況統計如圖3 所示。
2014年9月,境內被植入后門的網站數量為2 812個,與8月的3 272個相比下降14.1%。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境內被植入后門的網站數量月度統計如圖4 所示。
2014年9月,CNCERT 共監測到針對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有16 642個,涉及域名10 619個,IP 地址991個,平均每個IP 地址承載近17個仿冒頁面。在這991個IP 地址中,95.8%位于境外,中國香港(占10.4%)和美國(占10.4%)居前2 位,分別承載了7 108個和1 022個仿冒頁面,如圖5 所示。

圖3 境內被篡改網站數量月度統計

圖4 境內被植入后門網站數量月度統計

圖5 仿冒境內網站的釣魚網站IP 地址及其承載的仿冒頁面數量按地區分布

圖6 網絡安全事件報告數量月度統計
2014年9月,CNVD 收集整理信息系統安全漏洞1 131個。其中,高危漏洞172個,可被利用來實施遠程攻擊的漏洞有1 051個。
2014年9月,CNCERT 接收到網絡安全事件報告6 130 件(合并了通過不同方式報告的同一網絡安全事件,且不包括掃描和垃圾郵件類事件),與8月的4 457 件相比增長了37.5%。數量最多的分別是網頁仿冒類事件2 021 件、漏洞類事件1 591 件。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收到的網絡安全事件報告數量月度統計如圖6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