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彩虹
摘 要 隨著職業教育的大力發展,課程改革和教育教法改革正逐步在高職教育中得到深化和落實,項目教學已經基本被應用到絕大多數側重于理實一體化教學的課程之中。本文結合SolidWorks課程教學中的項目教學,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應用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進行了初步的實踐探索。
關鍵詞 SolidWorks 項目教學 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高等職業教育這些年來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也越來越得到社會和家庭的認可,但同時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尤其體現在招生上。即使對于個別相對熱門的專業,學校出于均衡的考慮,不同地區之間生源也存在較大差異;相對較冷門的專業,生源差異就更大了,導致生源的質量良莠不齊。學生的文化基礎、自我認知、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動手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著較大差異。如果我們不考慮學生層次差異的實際,一概地采用同樣的教學內容,一味地作同等要求,一律地以分數定論,顯然不符合學生能力發展多層次性的需求。①
與大學教育不同,職業院校更側重實踐環節的教學,課程設置中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比例較高。SolidWorks作為一門高職機電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經過多年的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在我校的教學實踐中已經采用了項目教學法。筆者作為一名多年在一線從教的老師,實施過程之中發現:學生之間存在客觀差異,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達到每一個項目的教學目標是有困難的。針對學生的實際差異結合分層教學,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使每一個學生個體最終都能有所掌握和提高,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
1 動態分層建組
1.1 明確分層
根據學生之間的具體差異,可以把學生分成A、B、C三層:A層為良好層,該層學生基礎知識較好,求知欲強,學習能力強,實踐操作能力較強;B層為一般層,該層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太全面,有一定的學習興趣,能理解教師講授內容,實踐操作能力較A層學生稍差;C層為欠缺層,該層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好,對課程基本沒有學習興趣,學習不認真,學習能力較差,實踐能力較差。②這種分層與項目教學內容的分層相對應,實施教學過程中不公開,也不強調等次之分,以充分保護學生的自尊并挖掘不同層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力。
1.2 動態建組
隨著教學的逐步深入,學生之間的差異發生著動態的變化。課堂教學的目的是充分尊重、引導并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使學生在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掌握基本的過程和方法,并在情感認知、專業素養、價值觀上逐步得到培養。因此學生分層雖然明確,但只是對于教師而言,學生建組并不能固定,而是引導學生根據自身對每一個項目的理解和掌握的情況,更多地本著學生自愿的原則,結合每一個項目內容的分層,自行選擇在哪一個組。并且在學生中大力提倡互助協作,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協作意識以及進入高一級層級的意愿。
2 項目內容分層
對應于不同層級的學生,每一個項目的教學內容都要設定相應的分層。A層級的學生,主要側重于設計技能的靈活應用及自主設計,拓展創新思維;B層級的學生主要側重于掌握較為復雜的設計技能和方法,能夠設計中等復雜程度的零部件;C層級的學生更偏重于應知應會的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的應用,能掌握較為簡單的零件的設計。因此把每一個項目也分成三層:基礎層、提高層、拓展層,分別對應于C層級、B層級和A層級。由于每一個項目難易程度不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應用能力自行選擇對應的項目在哪一組。比如在曲面設計(足球)這一個項目中,C組同學可以采用單個零件的方法設計普通足球(由12 個正五邊形和 20 個正六邊形組成),B組同學可以采用裝配的方式來進行設計,A組同學可以考慮設計形狀更為復雜的“團隊之星”(異形拼塊)。
3 項目教學分層
每一個項目的開展,都要在規定的課時中完成,這就要求教師進行有效的組織教學。針對于每個項目都有分層,在教學中比較可行的做法是“基礎內容講詳細,提高內容講重點,拓展內容發講義”。
SolidWorks教學中,每一個項目就是完成某一項設計,學習對應的操作命令和編輯方法。對于C層級的學生,主要需掌握基礎內容和基礎技能,在講解的過程中,盡量分步驟進行,把每一個命令的功能都講透。B層級的學生掌握技能較快,對于提高部分的內容只需要把重點的技能和功能實現方式講清楚。而對于A層級的學生,他們更愿意自主學習,因此通過多媒體軟件下發電子講義,讓他們充分發揮創新思維。
同時,在實施指導的時候也進行部分分層。SolidWorks是一門注重操作的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每一堂課上僅僅依靠教師個人的力量,很難完成對所有有需要的學生的有效指導。比較有效的方法是發揮同學間的互助精神:教師重點指導A層級的學生,然后A層級學生再去指導B層級和C層級。當然老師并不厚此薄彼,對于所有提出問題的學生都盡量做到積極指導。這樣一方面課堂氣氛很熱烈,有問題的學生基本都能盡快得到幫助;另一方面每一個參與指導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被調動,也加強了學生的榮譽感和協作精神;還能觸動部分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愿望,積極加入到高一級的層級中來。
4 項目考核分層
分層教學體現在考核上,也應該是發展的、動態的。無論什么層次的學生,在考核評價時都應遵循及時性、客觀性、激勵性原則,充分發揮考核的診斷功能和激勵功能。③
筆者在實施項目考核時,對于每一個項目,達到基本要求即C層級,計80分;達到提高要求即B層級,計100分;達到拓展要求即A層級,計120分。并對在課堂積極參與指導的同學進行5或10分的加分獎勵。最后期末總評的時候結合各項目的考核和總體應用能力的提高進行綜合,盡可能客觀全面地反映每一個學生個體的課程教學目標掌握狀況。
5 結語
教學實踐表明,在項目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分層教學是一種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正視學生的差異,教師因材施教,每一個層級的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都能得到充分的重視和合適的引導,也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滿足教育的多元化要求。
注釋
① 劉志遠,李凡.高等職業教育中的分層教學.韶關學院學報,2008.6.
② 裴桂玲,亓燕.高職PLC項目教學中分層教學模式探討.廣州職業教育論壇,2014.2.
③ 翟貴敏.分層教學在高職計算機專業項目教學中的應用.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