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穩定可控的兩岸關系的維護者
在美國的亞太戰略中,臺灣問題和朝鮮問題一直被視為兩個戰火的“易燃點”。不管如何解讀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動機和意圖,有一點是有共識的,就是美國不希望亞太地區爆發沖突。因此臺灣的首要角色就是要處理好兩岸關系發展問題,不要重演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期間兩岸的緊張關系。學界對于美國在臺海地區的利益雖有不同的認知和解讀,但一般認為臺海地區的和平穩定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甚至是美國的戰略目標。尤其是在經歷了李登輝和陳水扁搞“法理臺獨”之后,美國更是強烈期待發展和平穩定的兩岸關系。
馬英九上臺之后,主張在“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基礎上,與大陸展開機制化協商談判,全面實現兩岸經濟和社會關系的正常化,使兩岸關系逐步走上和平發展道路。盤點六年多來兩岸關系發展取得的成果,兩岸簽署的20余項協議主要集中在經濟、社會和文教領域,這對于強化兩岸執政當局互信、增進兩岸民眾的了解、避免兩岸再次陷入緊張狀態,無疑是有巨大幫助的。但同時,由于兩岸談判并未觸及敏感的政治和軍事安全議題,也就是說兩岸之間分歧的根源問題一直沒有解決,仍存在美國插手和利用臺灣問題的空間,臺灣并未從美國制衡中國的雷達上消失。在此種狀態下,“和而不斗,合而不統”的兩岸關系毫無疑問是完全符合美國利益的。
因此,美國對馬英九當局的兩岸政策一直給予肯定,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也高度贊揚。2012年“大選”前,美國不僅密集派出高官訪臺彰顯對馬英九的信任,宣布臺灣民眾期盼已久的赴美“免簽證”待遇,而且默許“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公開替馬英九助選。2014年3月島內爆發“反服貿”學運之后,美國政界和學界人士多次發表看法,反對學生的無理訴求和粗暴行為,并警告民進黨不要趁火打劫,美國的態度為結束長達近一個月的學運發揮了關鍵作用。
臺美實質關系的提升者
發展美臺實質關系,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將美臺關系打造成“準國家間關系”,乃至于軍事安全伙伴關系。1979年臺美“斷交”后,美國只同中國臺灣地區發展包括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非官方關系”。然而,美國出于制衡中國大陸發展的戰略考慮,加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臺美經濟、社會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遠遠超過大陸與美國之間,因此臺美一直謀求將雙方關系提升至官方層級。目前,美國國會每年都會有人提案,要求恢復美臺正式“外交關系”。
二是以臺美關系的提升平衡兩岸關系的發展。美國支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基本前提是,要知悉兩岸關系發展的進程和方向,乃至于每一個細節。但美國非常清楚,并不可能全然掌控兩岸關系,非常擔心其發展超出“預期”。因此,美國主張在發展兩岸關系的同時,提升美臺實質關系。這樣可以給臺灣當局以戰略誘餌和利益,使其能夠保持對美國的戰略依賴。臺美在重大戰略問題上保持足夠溝通,不至于使美國自外于兩岸關系發展的進程。
更重要的是,隨著兩岸關系的改善,美國從“零和游戲”的思維出發,擔心大陸對臺灣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會對美國在臺影響力形成排擠效應,因此必須采取提升美臺實質關系的方式加以平衡。美國認為,隨著兩岸經濟整合進一步深化,如果美臺經貿關系繼續保持平穩發展,美國對臺灣經濟的影響力自然會被大陸所超越。
海洋領土爭端中的旁觀者
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最主要著力點就是點燃東海和南海爭端之火。這一策略對于激發中國與日本、菲律賓和越南等國的矛盾,使這些國家站在美國陣營之中,具有立竿見影的作用。但同時,由于臺灣也是釣魚島和南海主權的聲索者,而且在很大層面上與大陸的立場是一致的,因此對美國而言,這一策略的一大隱憂就是臺灣站在美國的對立面,乃至于走上與大陸聯合的道路。因此,對美國而言,臺灣在“亞太再平衡戰略”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要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
馬英九當局一直期待成為東海和南海爭端的一方,提出了以“東海和平倡議”解決釣魚島爭端,并認為“東海和平倡議”的理念可以適用于南海,多次將這一政策主張向美國推銷,而且今年來也有美國學者認為臺灣應該成為亞洲海洋爭端的一方,甚至呼吁臺灣應該在“九段線”問題上有所作為,顯示美國似乎開始有意讓臺灣在爭端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但是美國到底期待臺灣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臺灣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和精力參與到海洋領土爭端中,這些問題仍值得持續觀察。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臺灣在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中目前扮演著三重角色:穩定可控的兩岸關系發展的維護者,臺美實質關系的提升者和亞洲海洋領土爭端的旁觀者。但同時,臺灣又不是美國的首要棋子,其角色甚至出現某種“暗化”,即雖然美國和臺灣都希望臺灣在“亞太再平衡戰略”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但都不想讓臺灣問題成為中美關系中的突出問題,也不想讓臺灣在亞太地區安全中扮演關鍵角色,而是希望將這顆“水雷”盡可能深地沉入水底。
臺灣角色的“暗化”,給中國的對外戰略和大陸的對臺戰略造成了復雜影響。在美國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的背景下,中國周邊安全呈現不利的形勢,惟獨北面與俄羅斯的關系以及東南方的兩岸關系出現了重大好轉。因此,臺灣扮演兩岸關系發展維護者的角色,客觀上減輕了中國應對周邊安全局勢的戰略壓力,為中國爭取主動創造了一定的機會。在對美關系上,雙方關系中最為敏感的臺灣問題暫時“可控”,有助于中美建立和增進互信,減少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系的障礙,使中美集中精力聚焦于更加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上。在對臺戰略上,臺灣角色的某種“暗化”,可以增進兩岸執政當局和民眾的互信,推動兩岸經濟、社會、文化關系正常化,使兩岸關系發展邁上和平發展軌道,為兩岸最終統一奠定良好基礎。
(摘自《世界知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