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堅
大凡已養成鍛煉習慣的中老年族群,最頭疼的要數遇到刮風下雨天氣。因為公園去不成了,而具備室內鍛煉的場館又少,因此不少人在這種情況下會有點無所適從,有的會讓鍛煉“放了假”,也有的便隨意動幾下了事,或是打著傘在外面走一走,兜一圈。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家里條件有限,并伴有依賴寬舒鍛煉場所的心理;二是鍛煉的內容和方法比較單一,欠缺多面性。為了解決這一難點,推薦一套室內“舒筋壯骨操”,提供給愛好者練習,可以不受風雨天影響,既能舒筋壯骨,又益于頸項,肩部,腰,膝、踝諸關節的活動和舒展,動作簡單易學,對場地要求不高,君不妨一試。
m 腦后推碑
1.兩腳并步站立,雙手握拳收于腰際,隨著吸氣,收腹提肛,向左轉體,右臂外旋,右掌背貼身向左肩處插伸,接著右臂內旋,右掌向左側橫推,臂伸直,掌心朝下,力點達于小指側,眼看右掌。
2.隨著呼氣,松腹松肛,右臂外旋,右腕稍上提使掌心朝身后,掌指略下垂,上體緩緩向右轉正,右掌經左肩、腦后向右運行,掌背貼于腦后偏右處,兩眼平視前方。
3.隨著吸氣,收腹提肛,右臂內旋,沉肩,伸肘,坐腕,蹺指使右掌從腦后經右肩上方成立掌向右側平推,掌心朝右,臂伸直,眼看右掌。
4.隨著呼氣,松腹松肛,右掌握拳收于腰側,拳心朝上,兩眼平視前方,接著操作,相反方向,動作要領同1~4勢,(此略)。如此一左一右,可以反復操作,少則1min,多則隨意,這一動作對改善頸項、肩部與肘、腕關節不適很有幫助。
m 犀牛望月
1.兩腳并立,雙手握拳于腰側。隨著吸氣,收腹提肛,重心移到左腳,左腿彎曲,右腳向右開一大步,腳尖朝正前方,同時兩臂內旋,兩拳變掌坐腕,隨之兩掌松腕分別向兩側下壓不停繼而偏后弧線擺起。
2.隨著呼氣,松腹松肛,右腳不動,重心右移,以左腳前掌為軸,左腳跟外轉,上體右轉,左腿伸直,右腿彎曲,同時兩掌分別向兩側向上擺起,停于頭的前側上方,兩臂均成弧形,掌心朝斜上方,掌指相對,眼看右后上方,呈望月狀。
3.隨著呼氣,松腹松肛,身體向左轉正,重心移至左腳,左腿半蹲,右腿伸直,腳尖朝前,同時兩臂外旋弧形擺至胸前,臂伸直,掌心朝上,掌指朝前,兩臂距離同肩寬,眼兼視兩拳。
4.隨著呼氣,松腹松肛,右腳向左腳并攏,兩腿由屈緩緩伸直,同時兩拳收于腰側,拳心朝上,目視前方。接著操作,相反方向,動作要領同1~4勢,(此略)。如此一左一右,可以反復操作,少則1min,多則2min,這對活利頸項、肩部、腰、膝、踝諸關節頗有裨益。
m 躬身撣靴
1.兩腳并立,雙手握拳于腰側。隨著吸氣,收腹提肛,身體盡量左轉,展胸庭腹,同時左拳變掌隨轉體向下,向身后、向上劃弧,臂盡量伸直,眼看左掌,繼而身體盡量右轉,左掌隨轉體落于右胸前,屈肘蹺指,虎口貼胸。
2.隨著呼氣,松腹松肛,上體側屈,兩腿伸直,左掌稍外旋從右腿后面摩運,指腹沿足太陽膀胱經下行,掌跟沿足少陽膽經下行至腳跟(注:手掌貼住大腿后外側即可)繼而身體左轉臂內旋使掌心經腳面至左腳外側,然后臂外旋握拳,拳心朝前呈撣靴狀。
3.隨著吸氣,收腹提肛,上體徐徐抬起,左拳似提重物至膝關節處。
4.隨著呼氣,松腹松肛,身體直立,左拳抱于腰側,拳心朝上,兩眼平視前方。接著操作,相反方向,動作要領同1~4勢,(此略)。如此一左一右,可以反復操作,少則1min,多則隨意,這一動作能強健機體筋骨,舒展肝、脾經絡,對改善頸項、肩部與腰部不適很有幫助。
m 調息吐納
1.兩腳并立,兩手垂于體側,目視正前方。隨著吸氣,收腹提肛,雙掌手腕關節頂端領先徐緩向前,向上擺起,高與肩平,寬同與肩,掌心朝下,兩臂自然伸直,眼平視前方。
2.隨著呼氣,松腹松肛,兩腿屈膝半蹲,同時兩肘稍回收下沉,兩掌稍坐腕輕輕下按至腹前,掌心朝下,掌指朝前,眼平視前方。
3.隨著吸氣,松腹松肛,兩腿由屈慢慢挺立,同時兩掌指前引直臂,高與肩平,寬同與肩,眼平視前方。
4.與2相同,此略。如此一上一下,一吸一呼,少則1分鐘,多則隨意,這能改善和防治膝關節不適。對嚴重的膝關節疼痛者,可以先借助橫桿,用雙手緊緊拉住,在呼吸配合下,協助雙膝一屈一伸,待到改善后再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展開“調息吐納”動作,由易趨難,循序漸進,切忌勉強操作。
為了提高操作效果,務須注重兩點:①這四勢動作,均要求練習者使力時一張一弛,一緊一松,把握腹式呼吸,一吸一呼時收腹提肛,旨在利于養氣、補氣,氣歸丹田,同時可以防治肛周炎,比如痔瘡;②動作一旦熟練后,兩眼可以隨意睜開和輕閉,意念集中,如此更利于氣血在經絡中周流不息,達到“通則不痛”的目的。
編輯/易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