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韓小芳
【摘 要】 估算現金類資產的最佳持有量是企業流動性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從貨幣需求理論出發,梳理基于交易性需求、預防性需求和投機性需求三類貨幣需求的企業現金類資產持有動機,提出了與估算現金類資產相對應的財務和經濟運行指標,同時,結合ZJ公司的財務案例,建立線性回歸方程并進行了實證研究。
【關鍵詞】 現金類資產; 最佳持有量; 貨幣需求; 線性模型估計
中圖分類號:F27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33-0058-02
引 言
在企業資產項目中,現金作為流動性最強的資產,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發揮著其他任何一種資產都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現金不僅是市場交易中的直接媒介,同時還擁有應對企業緊急需要的功能,因此,現金管理成為企業資產管理和流動性管理中最受重視的環節。
然而,目前大多數企業的現金管理中,對最佳現金持有量的估算往往存在多個誤區,主要表現在:第一,制造業企業多采用存貨模型估計現金需要量,忽視了現金持有的機會成本;第二,服務業企業多以備用金、差旅費、項目墊支等為依據計算現金持有量,未能考慮可能存在的投資機會;第三,企業普遍狹隘地理解現金概念,未能從流動性控制的角度統籌管理貨幣現金、活期存款以及超短期證券資產①。這些做法一方面可能導致現金持有不足,從而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也有可能導致現金持有量超過企業實際需要,喪失投資收益。
因此,本文擬在貨幣需求理論的基礎上,從交易需求、預防需求和投機需求三個方面分析企業實際的現金需求,提出從更為寬廣的視角理解現金,把現金、活期存款以及超短期證券資產視同現金進行管理。在此基礎上,提煉出影響企業現金需求量的具體因素和財務指標,提出企業現金最佳持有量模型,并結合ZJ公司的財務數據進行實證檢驗。
一、企業持有現金類資產的需求動機
根據貨幣理論,企業持有現金類資產是出于三種需求,即交易需求、預防性需求和投機性需求。所謂交易需求,是指企業為完成日常經營活動中的交易行為而持有的現金。盡管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多數交易活動可以通過非現金形式完成(如轉賬、賬務沖抵),但是,企業的收入和支出往往在時間上并不完全匹配,而且在數量上也不對等,因此,在部分交易場合,企業仍然需要使用現金,并且企業還需要持有現金來支付零星的經營支出。
企業持有現金類資產的第二種需求被稱為預防性需求,主要是指企業為應對風險或突發情況而持有的現金。市場經濟是競爭性經濟,處處充滿不確定性,企業經營過程中難免會發生事先難以預料的突發情況,為了保證企業在遇到突發情況時能穩定持續經營,企業需要持有一定現金或變現一部分現金類資產進行預防,這就是預防性的貨幣需求。
第三種需求為投機性需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金價格的波動性很大,利率會隨著貨幣供需的變化而起伏,因此,企業所持有的現金可以通過購買貨幣市場的某些金融產品進行謀利,謹慎的短線投資和合理的資產配置將為企業帶來不菲的投資收益,通過這種途徑形成的現金類資產實際上已經成為很多企業重要的流動性管理工具。
二、基于貨幣需求的企業現金類資產最佳持有量測算方法
從以上對三類貨幣需求的分析來看,企業持有現金類資產,不僅是為了應對交易需求,還會考慮預防不時之需和開展短期投資的需要,因此,企業應把現金、銀行活期存款以及在超短期內可以變現的資產納入現金管理的范圍,并根據企業相關財務數據和經濟運行環境指標進行持有量估算。本文提出以下企業現金類資產最佳持有量測算方法。
(一)明確與三類貨幣需求對應的企業現金持有量測算指標
僅僅明確三類貨幣需求來源,并不能直接測算出企業需要持有多少現金,要定量估計企業現金類資產的最佳持有量,首先必須選擇能夠體現企業貨幣需求的定量指標。從交易需求來看,由于這類現金資產主要用于滿足日常交易和管理運行,因此,可選取企業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采購額、應付賬款、管理費用等指標進行估算。從預防性需求來看,企業持有這類現金資產是用于應對臨時性的突發事件,當此類現金不足時,企業不得不尋求外部融資,這將帶來額外的融資成本,因此,可選取企業綜合融資成本作為企業因持有現金不足而導致必須臨時融資的成本,以反映企業預防性現金需求。從投機性需求來看,可選擇同期金融機構間同業拆借利率、商業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作為企業因持有現金而喪失投資收益的成本(見表1)。
(二)企業現金類資產持有量測算模型
通過對企業持有現金類資產的貨幣需求分析,建立以下企業現金類資產持有量測算模型。
該模型為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其中C表示企業現金類資產持有量(因變量)。解釋變量包括三類,其中T為基于交易性貨幣需求的指標,P為基于預防性貨幣需求的指標,S為基于投機性貨幣需求的指標。a為常數項,?著為隨機波動項。將與貨幣需求相對應的企業現金持有量測度指標代入(1)式,則得到具體的模型形式。
其中T1i、T2 i、T3 i、T4 i分別表示分期企業年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采購額、應付賬款、管理費用。P1i表示按照企業融資類別加權計算的企業綜合融資成本,S1i和S2 i分別表示同期金融機構間同業拆借利率、商業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由中國人民銀行發布)。
以企業歷史數據為回歸樣本,以最小二乘法估計以上線性方程,可得到企業現金類資產最佳持有量的測算公式。
三、企業現金類資產最佳持有量測算:以ZJ公司為例
ZJ公司是一家電力多種經營企業,主要業務集中在電力工程設計、施工安裝和監理等業務,同時兼營電力設備制造、運輸等業務種類。由于電力工程業務的特殊性,ZJ公司的經營情況相對穩定,財務收支具有較強的規律性,現金類資產的持有量也比較大。因此,如何在公司經營過程中選擇較為恰當的現金類資產持有水平,最大程度地解決滿足業務需求和提高投資收益之間的矛盾,成為ZJ公司亟待解決的財務實踐問題。為此,選取ZJ公司2010—2013年4個會計年度(16個季度)的財務數據和經濟運行數據,自變量共包含112個樣本數據,通過式(2)得到估計方程。
估計結果表明,方程擬合度為0.919,F檢驗值達到198.33,均通過顯著性檢驗,所有自變量的T檢驗值(上式括號內數值)均顯著。為對現金類資產最佳持有量進行估測,將ZJ公司2014年第1季度財務數據和經濟運行數據代入式(3),得出ZJ公司該季度最佳現金類資產持有量為598.81萬元(包括現金、銀行活期存款、理財產品和其他超短期證券資產)。
四、結論和研究展望
基于貨幣需求的現金類資產持有量估算模型不僅考慮了企業日常交易和運營管理的現金需求,同時還將企業用于預防突發性情況的現金需求納入分析;不僅從企業持有現金的直接成本進行估算,還從企業因持有現金而喪失的投資收益這一機會成本視角分析問題,因此,相對于傳統的現金測算方法,利用線性回歸模型得出的現金類資產估算量較為全面、準確。但是,由于企業經營管理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各個行業的現金需求規律各不相同,因此,本文所提出的現金類資產持有量估算模型還應結合行業和企業的具體特點進行調整,特別是需要把現金的季節性和周期性需求量波動反映出來。●
【參考文獻】
[1] 張宇馳,郝洪.財務靈活性視角下公司治理與現金持有量關系[J].會計之友,2014(5):44-47.
[2] 肖明,吳慧香,張群,等.基于宏觀經濟視角的我國上市公司現金持有量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3(3):28-34.
[3] 肖明,吳慧香.國內外公司現金持有量實證研究述評[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84-89.endprint
【摘 要】 估算現金類資產的最佳持有量是企業流動性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從貨幣需求理論出發,梳理基于交易性需求、預防性需求和投機性需求三類貨幣需求的企業現金類資產持有動機,提出了與估算現金類資產相對應的財務和經濟運行指標,同時,結合ZJ公司的財務案例,建立線性回歸方程并進行了實證研究。
【關鍵詞】 現金類資產; 最佳持有量; 貨幣需求; 線性模型估計
中圖分類號:F27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33-0058-02
引 言
在企業資產項目中,現金作為流動性最強的資產,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發揮著其他任何一種資產都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現金不僅是市場交易中的直接媒介,同時還擁有應對企業緊急需要的功能,因此,現金管理成為企業資產管理和流動性管理中最受重視的環節。
然而,目前大多數企業的現金管理中,對最佳現金持有量的估算往往存在多個誤區,主要表現在:第一,制造業企業多采用存貨模型估計現金需要量,忽視了現金持有的機會成本;第二,服務業企業多以備用金、差旅費、項目墊支等為依據計算現金持有量,未能考慮可能存在的投資機會;第三,企業普遍狹隘地理解現金概念,未能從流動性控制的角度統籌管理貨幣現金、活期存款以及超短期證券資產①。這些做法一方面可能導致現金持有不足,從而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也有可能導致現金持有量超過企業實際需要,喪失投資收益。
因此,本文擬在貨幣需求理論的基礎上,從交易需求、預防需求和投機需求三個方面分析企業實際的現金需求,提出從更為寬廣的視角理解現金,把現金、活期存款以及超短期證券資產視同現金進行管理。在此基礎上,提煉出影響企業現金需求量的具體因素和財務指標,提出企業現金最佳持有量模型,并結合ZJ公司的財務數據進行實證檢驗。
一、企業持有現金類資產的需求動機
根據貨幣理論,企業持有現金類資產是出于三種需求,即交易需求、預防性需求和投機性需求。所謂交易需求,是指企業為完成日常經營活動中的交易行為而持有的現金。盡管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多數交易活動可以通過非現金形式完成(如轉賬、賬務沖抵),但是,企業的收入和支出往往在時間上并不完全匹配,而且在數量上也不對等,因此,在部分交易場合,企業仍然需要使用現金,并且企業還需要持有現金來支付零星的經營支出。
企業持有現金類資產的第二種需求被稱為預防性需求,主要是指企業為應對風險或突發情況而持有的現金。市場經濟是競爭性經濟,處處充滿不確定性,企業經營過程中難免會發生事先難以預料的突發情況,為了保證企業在遇到突發情況時能穩定持續經營,企業需要持有一定現金或變現一部分現金類資產進行預防,這就是預防性的貨幣需求。
第三種需求為投機性需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金價格的波動性很大,利率會隨著貨幣供需的變化而起伏,因此,企業所持有的現金可以通過購買貨幣市場的某些金融產品進行謀利,謹慎的短線投資和合理的資產配置將為企業帶來不菲的投資收益,通過這種途徑形成的現金類資產實際上已經成為很多企業重要的流動性管理工具。
二、基于貨幣需求的企業現金類資產最佳持有量測算方法
從以上對三類貨幣需求的分析來看,企業持有現金類資產,不僅是為了應對交易需求,還會考慮預防不時之需和開展短期投資的需要,因此,企業應把現金、銀行活期存款以及在超短期內可以變現的資產納入現金管理的范圍,并根據企業相關財務數據和經濟運行環境指標進行持有量估算。本文提出以下企業現金類資產最佳持有量測算方法。
(一)明確與三類貨幣需求對應的企業現金持有量測算指標
僅僅明確三類貨幣需求來源,并不能直接測算出企業需要持有多少現金,要定量估計企業現金類資產的最佳持有量,首先必須選擇能夠體現企業貨幣需求的定量指標。從交易需求來看,由于這類現金資產主要用于滿足日常交易和管理運行,因此,可選取企業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采購額、應付賬款、管理費用等指標進行估算。從預防性需求來看,企業持有這類現金資產是用于應對臨時性的突發事件,當此類現金不足時,企業不得不尋求外部融資,這將帶來額外的融資成本,因此,可選取企業綜合融資成本作為企業因持有現金不足而導致必須臨時融資的成本,以反映企業預防性現金需求。從投機性需求來看,可選擇同期金融機構間同業拆借利率、商業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作為企業因持有現金而喪失投資收益的成本(見表1)。
(二)企業現金類資產持有量測算模型
通過對企業持有現金類資產的貨幣需求分析,建立以下企業現金類資產持有量測算模型。
該模型為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其中C表示企業現金類資產持有量(因變量)。解釋變量包括三類,其中T為基于交易性貨幣需求的指標,P為基于預防性貨幣需求的指標,S為基于投機性貨幣需求的指標。a為常數項,?著為隨機波動項。將與貨幣需求相對應的企業現金持有量測度指標代入(1)式,則得到具體的模型形式。
其中T1i、T2 i、T3 i、T4 i分別表示分期企業年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采購額、應付賬款、管理費用。P1i表示按照企業融資類別加權計算的企業綜合融資成本,S1i和S2 i分別表示同期金融機構間同業拆借利率、商業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由中國人民銀行發布)。
以企業歷史數據為回歸樣本,以最小二乘法估計以上線性方程,可得到企業現金類資產最佳持有量的測算公式。
三、企業現金類資產最佳持有量測算:以ZJ公司為例
ZJ公司是一家電力多種經營企業,主要業務集中在電力工程設計、施工安裝和監理等業務,同時兼營電力設備制造、運輸等業務種類。由于電力工程業務的特殊性,ZJ公司的經營情況相對穩定,財務收支具有較強的規律性,現金類資產的持有量也比較大。因此,如何在公司經營過程中選擇較為恰當的現金類資產持有水平,最大程度地解決滿足業務需求和提高投資收益之間的矛盾,成為ZJ公司亟待解決的財務實踐問題。為此,選取ZJ公司2010—2013年4個會計年度(16個季度)的財務數據和經濟運行數據,自變量共包含112個樣本數據,通過式(2)得到估計方程。
估計結果表明,方程擬合度為0.919,F檢驗值達到198.33,均通過顯著性檢驗,所有自變量的T檢驗值(上式括號內數值)均顯著。為對現金類資產最佳持有量進行估測,將ZJ公司2014年第1季度財務數據和經濟運行數據代入式(3),得出ZJ公司該季度最佳現金類資產持有量為598.81萬元(包括現金、銀行活期存款、理財產品和其他超短期證券資產)。
四、結論和研究展望
基于貨幣需求的現金類資產持有量估算模型不僅考慮了企業日常交易和運營管理的現金需求,同時還將企業用于預防突發性情況的現金需求納入分析;不僅從企業持有現金的直接成本進行估算,還從企業因持有現金而喪失的投資收益這一機會成本視角分析問題,因此,相對于傳統的現金測算方法,利用線性回歸模型得出的現金類資產估算量較為全面、準確。但是,由于企業經營管理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各個行業的現金需求規律各不相同,因此,本文所提出的現金類資產持有量估算模型還應結合行業和企業的具體特點進行調整,特別是需要把現金的季節性和周期性需求量波動反映出來。●
【參考文獻】
[1] 張宇馳,郝洪.財務靈活性視角下公司治理與現金持有量關系[J].會計之友,2014(5):44-47.
[2] 肖明,吳慧香,張群,等.基于宏觀經濟視角的我國上市公司現金持有量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3(3):28-34.
[3] 肖明,吳慧香.國內外公司現金持有量實證研究述評[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84-89.endprint
【摘 要】 估算現金類資產的最佳持有量是企業流動性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從貨幣需求理論出發,梳理基于交易性需求、預防性需求和投機性需求三類貨幣需求的企業現金類資產持有動機,提出了與估算現金類資產相對應的財務和經濟運行指標,同時,結合ZJ公司的財務案例,建立線性回歸方程并進行了實證研究。
【關鍵詞】 現金類資產; 最佳持有量; 貨幣需求; 線性模型估計
中圖分類號:F27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33-0058-02
引 言
在企業資產項目中,現金作為流動性最強的資產,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發揮著其他任何一種資產都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現金不僅是市場交易中的直接媒介,同時還擁有應對企業緊急需要的功能,因此,現金管理成為企業資產管理和流動性管理中最受重視的環節。
然而,目前大多數企業的現金管理中,對最佳現金持有量的估算往往存在多個誤區,主要表現在:第一,制造業企業多采用存貨模型估計現金需要量,忽視了現金持有的機會成本;第二,服務業企業多以備用金、差旅費、項目墊支等為依據計算現金持有量,未能考慮可能存在的投資機會;第三,企業普遍狹隘地理解現金概念,未能從流動性控制的角度統籌管理貨幣現金、活期存款以及超短期證券資產①。這些做法一方面可能導致現金持有不足,從而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也有可能導致現金持有量超過企業實際需要,喪失投資收益。
因此,本文擬在貨幣需求理論的基礎上,從交易需求、預防需求和投機需求三個方面分析企業實際的現金需求,提出從更為寬廣的視角理解現金,把現金、活期存款以及超短期證券資產視同現金進行管理。在此基礎上,提煉出影響企業現金需求量的具體因素和財務指標,提出企業現金最佳持有量模型,并結合ZJ公司的財務數據進行實證檢驗。
一、企業持有現金類資產的需求動機
根據貨幣理論,企業持有現金類資產是出于三種需求,即交易需求、預防性需求和投機性需求。所謂交易需求,是指企業為完成日常經營活動中的交易行為而持有的現金。盡管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多數交易活動可以通過非現金形式完成(如轉賬、賬務沖抵),但是,企業的收入和支出往往在時間上并不完全匹配,而且在數量上也不對等,因此,在部分交易場合,企業仍然需要使用現金,并且企業還需要持有現金來支付零星的經營支出。
企業持有現金類資產的第二種需求被稱為預防性需求,主要是指企業為應對風險或突發情況而持有的現金。市場經濟是競爭性經濟,處處充滿不確定性,企業經營過程中難免會發生事先難以預料的突發情況,為了保證企業在遇到突發情況時能穩定持續經營,企業需要持有一定現金或變現一部分現金類資產進行預防,這就是預防性的貨幣需求。
第三種需求為投機性需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金價格的波動性很大,利率會隨著貨幣供需的變化而起伏,因此,企業所持有的現金可以通過購買貨幣市場的某些金融產品進行謀利,謹慎的短線投資和合理的資產配置將為企業帶來不菲的投資收益,通過這種途徑形成的現金類資產實際上已經成為很多企業重要的流動性管理工具。
二、基于貨幣需求的企業現金類資產最佳持有量測算方法
從以上對三類貨幣需求的分析來看,企業持有現金類資產,不僅是為了應對交易需求,還會考慮預防不時之需和開展短期投資的需要,因此,企業應把現金、銀行活期存款以及在超短期內可以變現的資產納入現金管理的范圍,并根據企業相關財務數據和經濟運行環境指標進行持有量估算。本文提出以下企業現金類資產最佳持有量測算方法。
(一)明確與三類貨幣需求對應的企業現金持有量測算指標
僅僅明確三類貨幣需求來源,并不能直接測算出企業需要持有多少現金,要定量估計企業現金類資產的最佳持有量,首先必須選擇能夠體現企業貨幣需求的定量指標。從交易需求來看,由于這類現金資產主要用于滿足日常交易和管理運行,因此,可選取企業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采購額、應付賬款、管理費用等指標進行估算。從預防性需求來看,企業持有這類現金資產是用于應對臨時性的突發事件,當此類現金不足時,企業不得不尋求外部融資,這將帶來額外的融資成本,因此,可選取企業綜合融資成本作為企業因持有現金不足而導致必須臨時融資的成本,以反映企業預防性現金需求。從投機性需求來看,可選擇同期金融機構間同業拆借利率、商業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作為企業因持有現金而喪失投資收益的成本(見表1)。
(二)企業現金類資產持有量測算模型
通過對企業持有現金類資產的貨幣需求分析,建立以下企業現金類資產持有量測算模型。
該模型為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其中C表示企業現金類資產持有量(因變量)。解釋變量包括三類,其中T為基于交易性貨幣需求的指標,P為基于預防性貨幣需求的指標,S為基于投機性貨幣需求的指標。a為常數項,?著為隨機波動項。將與貨幣需求相對應的企業現金持有量測度指標代入(1)式,則得到具體的模型形式。
其中T1i、T2 i、T3 i、T4 i分別表示分期企業年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采購額、應付賬款、管理費用。P1i表示按照企業融資類別加權計算的企業綜合融資成本,S1i和S2 i分別表示同期金融機構間同業拆借利率、商業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由中國人民銀行發布)。
以企業歷史數據為回歸樣本,以最小二乘法估計以上線性方程,可得到企業現金類資產最佳持有量的測算公式。
三、企業現金類資產最佳持有量測算:以ZJ公司為例
ZJ公司是一家電力多種經營企業,主要業務集中在電力工程設計、施工安裝和監理等業務,同時兼營電力設備制造、運輸等業務種類。由于電力工程業務的特殊性,ZJ公司的經營情況相對穩定,財務收支具有較強的規律性,現金類資產的持有量也比較大。因此,如何在公司經營過程中選擇較為恰當的現金類資產持有水平,最大程度地解決滿足業務需求和提高投資收益之間的矛盾,成為ZJ公司亟待解決的財務實踐問題。為此,選取ZJ公司2010—2013年4個會計年度(16個季度)的財務數據和經濟運行數據,自變量共包含112個樣本數據,通過式(2)得到估計方程。
估計結果表明,方程擬合度為0.919,F檢驗值達到198.33,均通過顯著性檢驗,所有自變量的T檢驗值(上式括號內數值)均顯著。為對現金類資產最佳持有量進行估測,將ZJ公司2014年第1季度財務數據和經濟運行數據代入式(3),得出ZJ公司該季度最佳現金類資產持有量為598.81萬元(包括現金、銀行活期存款、理財產品和其他超短期證券資產)。
四、結論和研究展望
基于貨幣需求的現金類資產持有量估算模型不僅考慮了企業日常交易和運營管理的現金需求,同時還將企業用于預防突發性情況的現金需求納入分析;不僅從企業持有現金的直接成本進行估算,還從企業因持有現金而喪失的投資收益這一機會成本視角分析問題,因此,相對于傳統的現金測算方法,利用線性回歸模型得出的現金類資產估算量較為全面、準確。但是,由于企業經營管理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各個行業的現金需求規律各不相同,因此,本文所提出的現金類資產持有量估算模型還應結合行業和企業的具體特點進行調整,特別是需要把現金的季節性和周期性需求量波動反映出來。●
【參考文獻】
[1] 張宇馳,郝洪.財務靈活性視角下公司治理與現金持有量關系[J].會計之友,2014(5):44-47.
[2] 肖明,吳慧香,張群,等.基于宏觀經濟視角的我國上市公司現金持有量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3(3):28-34.
[3] 肖明,吳慧香.國內外公司現金持有量實證研究述評[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84-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