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紅
摘 要:隨著我國交通運輸業的不斷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家交通基礎設計的重視,促使我國路橋建設跨上了新的一個臺階。因此,怎樣有效提高對橋路施工過程中的質量,進行控制是我們當前急切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該文對于有關路橋施工質量控制做出簡要分析。
關鍵詞:路橋工程 施工質量 控制措施 分析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b)-0082-01
在我國城鎮一體化進程的步伐不斷加快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路橋工程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在近幾年以來,各個城市在不斷追求發展的同時,對于市政路橋工程項目的建設也不斷的加快發展[1]。但是,因施工規模及功能設計逐漸擴大,導致市政路橋工程在許多方面存在很多問題,然而這些問題大部分出現在市政路橋施工的質量上,由此受到社會的重點關注。
1 路橋施工質量控制的分析
1.1 路橋鉆孔灌注樁施工的質量控制
對于孔壁塌陷的質量控制。在鉆孔灌注樁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最為常見的事故之一就是坍孔,比如在發現地基出現地下水,應該密切關注地基是否夾帶著不透水層,每當下層的地下水位低于下層的承壓地下水的水頭時,一定要去報其有充足的泥水壓力;在實行具體的施工之前,需要進行勘測地質情況,在勘測過程中,務必具有地下水的出水量、水流方向、壓力等要素條件有關的內容;將泥漿的比重保持在1.05左右最為合適。在中斷成孔后,需要重點監視跑漿和漏水情況。尤其是在反循環鉆孔法的成孔的施工中,鉆孔的速度要控制妥當,不宜過快,若速度太快,孔壁面還沒有成成有效的泥漿膜表面,則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將容易有孔壁坍塌的嚴重質量安全事故發生,所以,為了防止此類問題的出現,在施工之前需要仔細分析地層的情況,注意將施工地層的相關資料給予積累,以便修正施工方案。
對于路橋施工中的斷樁質量控制。斷樁是在路橋鉆孔灌注樁施工中出現的質量安全事故中的一個最為嚴重的事故,其質量控制的主要方法:首先是樁與樁間的距離至少不能小于3.5倍的樁徑。將打樁的先后順序進行綜合全面考慮,以致降低對新樁的影響。其次是采取控制時間的方法或者跳打的方法進行降低鄰樁的影響,在進行檢查斷樁的時候,利用腳踏在樁頭上,在一定深度之內使用木錘敲打樁頭的側面,在進行斷樁檢查時,可以利用頻波曲線圖形和波形曲線判斷的動測的方法檢查樁出現的質量問題,一旦發現有斷樁出現,需要及時將發現的斷樁提取孔外,等到孔內的殘留雜物清理干凈之后,才可以再重新灌注混凝土來進行修補樁身。
對于路橋施工中的縮孔質量控制[2]。在鉆孔灌注樁的質量問題中,縮孔也是最經常碰見的質量問題,其主要的質量控制方法:在成孔作業實行的同時,為了加速成孔的速度,需要配備加大泵的流量,在成孔進行一段時間內,孔壁所形成的泥皮,卻不會再讀滲水,也不會引起膨脹。當灌注樁出現縮孔情況的時候,可以在縮孔的部位將鉆頭吊住,上下重復的給予掃孔,以便將孔徑進行擴大,同時在掃孔作業完成之后,立即向孔內灌注混凝土,防止二次縮孔。
1.2 橋臺混凝土搭板及其頂層施工技術控制
路橋當中混凝土的搭板立模都是格的按著我國所規范、規定的要求來,且混凝土表面上要保證坡度和平整度。因為搭板所靠近橋頭處的混凝土的頂面距和基層項面的距離較小、其基層也較薄,這就是為什么當壓路機從其上面通過時,它很容易的被壓碎或是形成薄餅的原因。
1.3 集混凝土料質量的控制
集料是混凝土當中最為主要的構成材料之一,且在混凝土所組成的材料中集料所占體積在75%以上。集料能夠決定建筑的性能,安全性以及耐久性。其滲透性要比水泥的漿體還要高出許多,而選用那些低滲透的集料來做防水混凝土,這是路橋施工中十分重要的。同時集料粒徑的大小也會影響混凝土的抗滲性,集料粒徑較大時會更加容易在粘結界面之上產生比較較大的裂縫,其次在凝結和硬化的過程當中集料并不會收縮,其所包裹的水泥漿體卻能產生不同的收縮,而且收縮值會隨著顆粒越大而越大。這樣的話所形成的裂縫也就越多。從而必然的導致了混凝土抗滲性的下降,最終還會破壞昆凝土的結構。
1.4 實際施工質量的控制
對于模板控制。在把基層進行處理妥當或者調平層的相關工作做好的基礎上,將雜物及浮土清掃干凈。這樣才能支立模板,要求把模板的高度和路面的高度相平衡。模板按照預定的位置放置在基層上,采用鐵釬將兩側打入基層,目的將其固定位置,利用水準儀進行核查模板頂面的標高度。若有不符合時,及時給予調整,在監理的過程中,應該時常進行校驗。對于路橋施工中的拌制控制。監理工程師需要進行檢查各種人場材料,若有出現不合格的,就不能入場。嚴格根據施工配合比通知單進行拌制混凝土,必須經過稱量之后給予減水劑,通常是吧計量好的原材料首先集中在上料斗中,再通過上料斗轉入攪拌筒。經過將水及液態外加劑計量之后,在進行向攪拌筒中提供料的同時,直接轉入攪拌簡。混凝土施配料是確保混凝土質量的最主要的環節之一,所以一定需要加大對混凝土施配料的控制[3]。進行拌和的過程中,需要及時檢查拌和的深度,尤其是拌和底部的檢查,這點是需要重點檢查其是否帶有“素土”夾層,應該需要均勻將混凝土拌合物進行攪拌、顏色一定要相同,需要具有優質的流動性、保水性和粘聚性,不離析、不泌水。若發現有不符合要求 時候,應該及時查找原因,立即進行調整。同時需要專門的人員負責土塊揀除、其它雜物及超尺寸顆粒等相關的工作;混凝土澆筑時需要振搗密實。不能出現漏振和過振,尤其是在內模有模板跑漿和漏振現象。振動密實的主要體現是混凝土沒有下沉,不會再次冒出氣泡,在表面呈現平坦泛漿,進行澆筑后立即覆蓋,避免水份蒸發,等到砼有足夠的強度,立即人工鑿毛,需要去皮露骨。
2 結語
在路橋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監理單位需要經過將工程監理規劃工作做好。把隔斷監理工作進行強化,將安全監理資任制落實,不斷提升監理人員的素質,以致提高自身建筑的工程的監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安巖.路橋工程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J].民營科技,2011,4(6):34-40.
[2] 邸廣通.淺析我國路橋施工質量的控制措施[J].黑龍江交通科技, 2011,6(6):78-80.
[3] 楊流軍.路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J].科技傳播,2012,2(3):109-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