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武
【摘要】隨著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不斷深入,教育技術理論和實踐創新越來越受相關教育工作者的重視。21世紀以來,我國在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方面,有了新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的深入研究與不斷發展,已經成為我國教育領域的一種發展趨勢。本文對我國21世紀以來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的新發展展開了一些分析與論述,以便相關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對我國教育領域的發展問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21世紀 教育技術 理論與實踐 發展
從20世紀末開始,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就進入了正軌。隨著時間的推移,教育技術理論和實踐也在不斷發展。到了21世紀,通過無數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國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擁有了更高的水平,更加適應了時代發展的需求。一般認為,2000年是教育領域發展的一個分界線,2000年以后,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一、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簡介
教育技術,包含了兩部分內容,分別是教育技術理論和教育技術實踐,教育技術實踐是基于教育技術理論進行的。教育技術是一門綜合性相對較強的學科,涵蓋的內容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學理論、系統科學理論和哲學理論等。對于教育技術的研究,能夠為我國教育更好地發展、提升教育的質量、加快我國的科教興國進程提供相關理論基礎。
二、21世紀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的新發展
1.教育技術基礎理論的健全。教育技術基礎理論,包括學習理論、教學理論、系統論和教育傳播理論。這四種理論支撐著教育技術的整體框架。21世紀以前,這四種理論已經基本成形,21世紀以后,教育界又完善了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主導作用,而學習的主體則是學生,由學生來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教師與學生的作用并不相悖,而是相輔相成的,教師的引導作用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發揮主體學習作用,而學生主體學習作用也是教師引導能力的重要體現。對此,作為21世紀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協調好自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2.教育技術理論體系的完善。教育技術理論體系在21世紀的完善,主要是指教育技術學科理論體系的構建,包括了教學過程設計的相關內容、教學課件的開發與制作、教育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應用、校園網絡的構建、學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構建、教學質量評測工具的開發與應用、教學質量學生評價體系的構建等。教育技術理論體系的完善,有利于教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有利于將教育技術的實踐作用在教學中更好地發揮出來,體現其實踐價值,以此幫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教學設計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在21世紀以前,教育設計理論多是以教為主,以學為輔的模式,對于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21世紀,信息化技術飛速發展,信息化技術手段在教育領域得到了普及,從而提升了教育教學的能力,教育技術理論從原來的單一的學習理論拓展到了由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和教學設計理論形成的綜合體,增加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學生自主發現、分析、探究、思考的能力更加重視。這都得益于教學設計理論的進一步發展。該理論的發展也將推動21世紀教學思路的不斷改革,促使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提升學生自主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
4.信息化教學得到了充分的應用。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在21世紀的教學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信息化教學在教育工作中的應用,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迎合當今教育理念的基本需求。在教學工作應用信息化手段的實踐中,信息化教學理論也已經不斷成熟,形成了信息化教學理論、信息化教學設計、信息化教學實踐、信息化教學資源整合的一體化信息化教學體系。不同的學科信息化教學手段也得到了相應的細化與應用,信息化設備、手段和教學工作的結合越來越緊密,大大提升了教學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國外更加注重課程前、中、后的信息化教學過程的綜合應用,我國的信息化教學的重點則放在了課程內部,并且我國在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已經獲得了非常多的先進經驗。
5.教育技術能力標準體系的構建和完善。在國外尤其是美國,非常重視學校教育技術能力標準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我國在這方面則積極吸收國外的先進經驗,積極和國外接軌。21世紀,我國制定頒布了教師專業能力的標準,實施了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項目,其中包含了教學能力培訓、專業能力考試、職業能力認證三個方面。我國的這一舉措,在國際上也產生了很大的反響,目前,通過教育技術能力標準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我國已經培養了一大批教學能力出色、會使用現金教學手段的教師,這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總結
21世紀,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的發展也產生了非常大的沖擊和影響。第四次教育技術革命,也讓教育領域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我國教育部門要正確分析21世紀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發展的趨勢,正確認識21世紀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發展的原因、方式和意義,在信息化技術廣泛應用的情況下,積極分析和改進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內容,制定相應的發展規劃,以尋求教育事業的科學、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夢嬌.21世紀以來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的新發展[J].才智. 2013(06).
[2]徐滿營.現代教育技術在新課程改革中應注意的問題[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05).
[3]王任窮.由多媒體教室對現代教育技術的逆向思考[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