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靜
“做學習型教師,提升師資水平”
——赴北京國際藝術學校考察隨筆
■崔靜
2013年3月,我們徐州文化藝術學校一行8人,前往北京國際藝術學校考察學習,觀摩中收獲很大,全方位地了解了該校的專業設置、辦學思路、師資水平、師資建設、學生管理等情況。該校多位學科專業負責人,為我們介紹了他們學校的寶貴辦學經驗,并細致的對我們提出的問題一一做了解答。此行,我們觀看了北京雜技團的精彩演出,深刻體會到了團校合作,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環,給予該校發展所帶來的勃勃生機。我們深入課堂聽課、觀摩,從一線教學中去感受他們每位教師的愛崗敬業,爭創“國內一流、世界有影響”的品牌特色的教育精神。此次考察學習對于我個人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也讓我觸動頗深,針對北京國際藝術學校的師資建設這一塊談談我的一些觀感。
2013年2月24日,北京國際藝術學校一年一度的教科研年會舉行,年會的主題是“深入研究、勤于思考、做學習型教師”。其宗旨是希望老師們繼續加強學習,爭做學習型教師,把團校建設成為學習型的組織。校長張紅提出了學校未來三年發展的“116規劃”,并對全校教師提出了“保持陽光心態,做幸福教師”的要求。表彰了2012年教科研成果,學校共有10個校級重點課題結題、3個校級重點課題及13個校級一般課題立項,80項教學成果獲獎。此次教科研年會的召開,將進一步發揮學校教科研工作的引領作用,進一步促進學校、教師和學生的發展,爭創“國內一流、世界有影響”的品牌特色藝術中專校。以下是北京國際藝術學校兩位老師的教學經驗介紹:
1.北京市職業院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王梅,畢業于舞蹈學院民間舞系教育專業,學士學位,中級職稱,舞蹈專業主任。在她的帶領下,舞蹈專業教學取得了可喜的進展,舞蹈專業畢業生以優異的成績分別考取了各大高等院校。王梅老師在培養舞蹈專業學生的同時,又承擔了學校雜技形體課教學任務。通過深入課堂發現,雜技專業學生的舞蹈基礎較弱,動作姿態不規范、不會表演,甚至在舞臺上不知如何走、如何聽音樂,因為雜技專業學生大部分時間用于雜技訓練,學習舞蹈形體課的時間較少,學完之后又要馬上在舞臺在應用。針對這個問題,她通過認真地鉆研和思考,摸索出了一套適用于雜技的舞蹈形體的教學思路,并通過具體教學,使雜技這門古老的藝術,借助舞蹈的形體魅力,看起來更加優美規范,讓觀眾們更加賞心悅目。她撰寫了題為《風景這邊特好——論雜技專業的舞蹈教學》的專業論文,闡述雜技專業舞蹈教學了近幾年來一系列的認知與反思,并獲得了當年北京市教育論文評選賽的一等獎。
2.北京市職業院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李暉,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文學學士,中級職稱,美術教研室主任兼專業教師。2000年美術專業為新開設專業,他來校后編寫了《北京市國際藝術學校美術系專業教學大綱》,《北京市國際藝術學校美術系專業教材》,在工作中以及工作之余他完成了上千張的美術優秀作業和單元習作教學步驟的拍攝,并逐一分類,做表安排組織其它專業教師進行作業分析和文字評點,做到單元代表性作業一張不誤,同時就所進行的文字評點展開充分的教科研討論和反思。通過進行編撰具有本校特色的教材來進行有效的教科研課題推廣,他的論文《一個人的旅行-美術教育中獨立精神的養成》獲得了第八屆全國職業教育優秀論文評選的優秀獎。
通過以上對兩位老師的介紹,我們不難發現,北京國際藝術學校把“深入研究,勤于思考,做學習型教師”的教育宗旨,發揮到了一個極優的高度,他們真正把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當做自己的頭等大事去對待。他們所取得的眾多成績無一不顯現出他們潛心鉆研、善于思考的治學態度和創新精神。作為一名藝術職業教育的同行,作為一個具有55年辦學經驗的傳統老校,我們更需要潛下身去做好教育教學、多出成績、出好成績、改革創新、加大做強師資建設水平,使每位徐州文化藝術學校的教師,都能自覺自愿地做好教學工作,嚴抓教學的同時,深入研究、勤于思考。把提升自我教育教學水平,當作每位教師本職工作的一盞長明燈。
我校為落實全省職業學校“五課”教研工作和“兩課”評比活動,制定了“五課”教研工作的實施意見。為加強我校教學常規管理,促進教研工作深入開展,不斷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推動徐州文化藝術學校教學工作的創新和教學質量的提升,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確保各項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
推進五課教研工作的開展是改革課堂教學、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益、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也是深化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我校把此項工作作為一項常規教學活動來抓,定期組織全校教師學習相關文件,并根據文件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出具體的、可操作的實施方案;同時充分發揮我校教學名師、骨干教師、學科或專業教學帶頭人的作用,并邀請行業企業的專家參與常規教學評議,打造研究型教師團隊,構建學習型教研組織。
根據省市的工作安排,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每學年定期開展“五課”教研工作和“兩課”評比活動,把工作常規化、制度化。每年3月上旬由分管校長牽頭,召開有教研室、教務處、各科室主任參加的學科中心組長會議,做好宣傳動員工作,并由各專業科主任安排確定本科室教師備課、上課、說課、聽課、評課的時間、地點以及參加人員等事宜,力爭使我校每一位老教師開一節示范課,青年教師開一節評優課,新任教師開一節匯報課。對于公共基礎課程,重點檢查該課程對學生思想品質、文化素養及其目標達成的研究;專業技能課程,重點檢查教學內容和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和工作過程對接的研究。從優秀的教師中選拔出參賽選手,輸送到省市各級參加4月份文化基礎課和10月份專業技能課的“兩課”評比活動。
為保證“五課”教研工作的順利實施,學校組織相關專家、骨干教師、專業學科帶頭人對我校每一階段的“五課”教研工作和“兩課”評比活動進行研究分析、總結經驗,找出不足,同時積極聯系市職成研究室對我校教師進行業務培訓和指導。
“五課”教研是以課程改革為依托,以提高教學效益和質量為宗旨的重大教學、教研活動,是對先進教育理論的有效吸納與實踐,是一種基于教師引導、學生求知、學用結合、吸納借鑒、總結反饋的立體化的教學設計,是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和抓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將進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建立健全激勵機制,不斷豐富“五課”教研的內涵,全面提升“五課”教研水平。
在赴京學習的過程中我看到,北京國際藝術學校在舞蹈教學中多有改革,他們的老師一專多能,例如:教古典芭蕾的老師和教中國民舞的老師互相學習,交換自己所長學科,從備課到上課進行換專業教學。這樣既鍛煉拓展了老師的教學能力,又促使每位教師不斷深入學習、放開思路、努力創新、銳意進取、爭做學習型、研究型、全能型教師。
又如:雜技專業教師,把雜技訓練的專業特點揉合到舞蹈的形體訓練中,在舞蹈的毯功課上,吸收了雜技的技能技巧訓練的特點,大大提高了舞蹈學生的技能技巧水平。
這些寶貴的經驗都值得我們學習,也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發揮我們已有的優勢,落實省市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各項活動精神,繼續抓好“兩課評比”“優質課評比”“技能大賽”“文明風采大賽”和教師論文評比等精品活動,以賽促教、提高教學和辦學質量。同時做好國家級培、省級培等師資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助力職教名師的成長與發展。勤于思考用于創新,為做強教育工作,推進學校事業的發展,努力拼搏,爭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