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菁 賈 瑩 尹愛寧 佘 靖
(1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100029;2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100700;3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北京,100044)
社區中醫師是城市社區中醫藥發展政策的落實者,是社區中醫藥服務的執行者,同時也是創新服務理念、服務模式和服務內容的實踐者。社區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以及中醫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優勢與特色的發揚,都必須依靠社區中醫藥人才。科學、合理地評價社區中醫師的服務能力可以為從整體上掌握社區中醫師隊伍的現狀,以及有針對性的開展提高服務能力的培訓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只有社區中醫師的服務能力達到較高水平,才能真正做到以患者需求為導向,拓寬中醫藥服務領域,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
1.1 資料來源 通過查閱有關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績效考核、中醫師、全科醫師培養等相關的法律法規、指導方案和規范性文件,如《中醫類別全科醫師崗位培訓大綱》《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績效考核辦法(試行)》《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規劃》等,圍繞社區衛生服務對中醫藥服務的客觀要求,摘錄出具有中醫特色、貼近社區實際的備選指標,擬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醫師服務能力評價的指標模型的初步框架。
1.2 研究方法 AHP是由美國運籌學家,匹茲堡大學教授湯姆斯·薩蒂(Thomes L·Saaty)于20世紀70年代創立的一種系統分析綜合決策與評價方法。它的主要特點是:復雜問題簡單化、思維決策綜合化、定性問題定量化[1]。運用AHP法解決問題的基本步驟如下,第一步:建立遞階層次結構;第二步:構造兩兩比較判斷矩陣。第三步:計算各元素的相對權重,進行一致性檢驗。第四步:計算綜合權重,做出最后決策。層次分析法自創建以來,廣泛應用于經濟管理、計劃制定、資源分配、方案排序、政策分析及沖突求解等領域。
2.1 構建原則 社區衛生服務有其自身的特點,工作內容涉及預防、醫療、保健、健康教育、康復、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六位一體”的服務職能。在構建社區中醫師服務能力評價指標模型時要充分貼近社區實際工作,全面反映社區中醫師的服務能力。所以在設計指標模型時應遵循以下原則:第一,要公正、客觀、科學地反映社區中醫師的各項服務能力水平。第二,指標模型是面向社區中醫師個人的能力評價,不包含機構的組織行為。第三,指標模型要與各級管理部門已頒布的制度和規定相適應。第四,指標模型要有可操作性,可簡便易行地用于社區中醫師能力評價。
表1 第一輪專家咨詢結果
表2 判斷矩陣標度及其含義
2.2 構建方法
2.2.1 文獻研究 在查閱了有關社區中醫藥服務績效評價的相關文件以及我國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設置標準以及加強社區人才服務能力等文件和規定[2-7]之后,圍繞著社區衛生服務對中醫藥服務的客觀要求,初步設計了包括6個一級指標,20個二級指標,36個三級在內的指標模型初步框架。
2.2.2 第一輪專家咨詢 為使社區中醫師服務能力評價指標模型貼近社區衛生服務的實際,依據指標模型進行能力評價具有良好的可行性,所選專家需要深入了解社區實際及未來的發展要求、具備豐富的社區管理經驗及社區研究的科研能力。所以,我們選定的專家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管理中心的專家;多年從事社區衛生服務領域研究的專家學者;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及具有碩士學歷的社區中醫師等24位專家學者。除中級職稱的中醫師外,其他專家學者都是副高級或正高級職稱。
首輪咨詢專家對指標從重要性、可操作性兩方面進行五等級評價,分為很差、較差、一般、較好、很好五個等級,分別賦值1、3、5、7、9分。計算每個指標所得分數的均數,其中算術均數表示專家意見的集中程度,算術均數越大,說明指標的重要性越高,可操作性越好。指標的篩選采用專家打分制、一票否決制,平均分在5分及以上將保留該指標,否則刪除;只要一位專家投否定票,將刪除該指標,同時在下一輪專家咨詢中注明刪除緣由。有專家提議增加或修改的指標,將在第二輪專家咨詢中體現,并按照重要性與可操作性評分再進行評估。
咨詢結果顯示,專家對指標模型整體充分認可,但結合社區醫療衛生工作的實際提出了部分修改意見,我們以專家關于指標重要性與可操作性的評分結果(算術均數)為主要依據,結合指標制定的原則,對指標模型進行了如下增刪和修改(見表1)。
表3 社區中醫師服務能力指標模型
2.2.3 第二輪專家咨詢 將第一輪專家咨詢結果匯總后的意見發送給專家們再次進行重要性打分,經統計各個指標平均分都在5分以上,予以保留。最終形成專業知識水平、工作經驗與服務能力、職業素質、臨床思維與分析判斷能力、繼承創新能力5個一級指標;教育背景、工作經歷等16個二級指標;最高學歷、學歷的獲得途徑等29個三級指標(見表3)。其中二級指標自選4個,其余來自文獻,自選率25%;三級指標自選5個,其余來自文獻,自選率18%。
2.2.4 第三輪專家咨詢 將已形成的指標框架進行各級指標分組編號,并組合成不同的判斷矩陣,由24名專家對各個判斷矩陣進行指標兩兩對比打分,打分依據SAATY教授提出的1~9標度法(如表2)。相對重要性上升的指標有:教育背景、服務患者滿意度、臨床診查技能、專科常見病處理能力、學習新知識推廣中醫藥技術;相對重要性下降的指標有:中醫藥健康教育、疑難危重癥的辨識處理能力、患者投訴、糾紛次數。
2.2.5 AHP計算結果 運用AHP軟件計算指標模型中各指標的權重值、單排序與總排序。在AHP軟件中建立起各層次指標相對于上一層次指標兩兩比較的判斷矩陣,再將專家評分輸入,系統自動計算出各指標相對于上一層指標及總目標的重要性權值,并同時將CR值計算出來提供一致性檢驗的判斷。當CR≤0.10時,整個指標模型的建立是具有一致性的;CR>0.10時,需要重新調整判斷矩陣,直到一致性檢驗通過后,才能確定該指標的權重系數。計算結果如表3所示。
社區中醫藥服務有自身的特點,要求中醫師深入細致、貼近居民,兼顧“六位一體”的服務職能。這就要求他們具備與“六位一體”相匹配的業務素質,因此評價社區中醫師的服務能力要從專業知識水平、工作經驗、職業素質、臨床思維與分析判斷能力、繼承創新能力等多方面綜合考慮,不能以點代面只重醫療而忽視其他。
將AHP應用于社區中醫師服務能力評價,對主要能力維度進行分解,形成層次分明可以量化的評價指標模型,便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社區中醫師的日常評價與考核。根據社區中醫師服務能力評價的結果,可以有針對性的開展培訓和繼續教育,從而有步驟地培養能力達標、素質過硬的優秀社區中醫師,更好的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專業的中醫藥服務,為社區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打下良好的人員基礎。
[1]徐俊,劉娜.層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與實際應用[J].情報探索,2008(12):113-115.
[2]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藥服務的規范化管理.國中醫藥發[2003]56 號,2003,11.
[3]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意見.京發[2006]19 號,2006,8.
[4]人事部、衛生部、教育部、財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城市社區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國人部發[2006]69 號,2006,6.
[5]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衛生部、中央編辦、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規劃,發改社會[2010]561 號,2010,3.
[6]衛生部辦公廳.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績效考核辦法(試行).衛辦婦社發[2011]83 號,2011,6.
[7]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國發[2011]23號,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