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
1—9月為3636名農民工追討工資2229.9萬元
本刊訊(通訊員 黃鳳金)2014年以來,河池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力度,規范勞動用工管理,出臺三項舉措全力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切實維護了社會穩定。
一是實施《河池市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民工工作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優化農民工創業、就業環境以及居住、人文、社會生活環境,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二是建立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制定《河池市農民工工資保證金集中管理實施辦法》,將建筑工程、水利水電工程、電網工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等行業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專戶統一由人社部門管理,有效遏制了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三是強化勞動保障監察日常巡查及專項督查,重點對招用農民工較多的建筑、采礦、餐飲、勞務派遣和其他勞動密集型中小型企業以及個體經濟組織進行督查,依法查處隨意延長工作時間、拖欠農民工工資等侵害農民工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
1—9月,河池市勞動保障監察機構主動監察用人單位2674戶,立案查處300戶用人單位,督促用人單位補簽勞動合同1.16萬份,為3636名農民工追討工資2229.9萬元,督促用人單位補繳社會保險費1241.3萬元,涉及勞動者9488人。
防城港市
服務農民工就業活動取得實效
本刊訊(通訊員 陳禹存 凌秀權)2014年以來,防城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集中開展服務農民工就業專項活動,不斷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增加農民的工資性收入。截至9月底,全市各縣(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共組織舉辦各種類型就業現場招聘會20多場次,提供就業崗位1萬多個,多渠道組織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7056人,其中跨省8263人,跨縣區8793人。
主要做法:一是組織開展送政策、送信息、送崗位上門、送技能培訓上門的“四送”服務。二是搭建就業信息服務平臺。積極構建“市—縣—鄉(街道)”三級聯網的信息平臺,利用就業信息網絡及時為農民朋友提供有效轉移就業崗位信息。
據悉,今年四季度,該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還將在上思縣在妙鎮、防城區那良鎮、港口區公車鎮、東興市馬路鎮等12個鄉鎮舉辦12場農民就業現場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5000個以上,努力為農民轉移就業提供便利便捷服務。
桂林市灌陽縣
39人獲頒
焊工職業資格證書
本刊訊(通訊員 唐 偉)桂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近期在灌陽縣西山坪工業園區舉辦焊工技能培訓班,經過45天的培訓,50名學員結業。經過考試考核,有39名學員取得《焊工職業資格證》和《特種作業操作證》雙證書。
防城港東興市
社會保險服務大廳正式啟用
本刊訊(通訊員 符輝文)近日,防城港東興市社會保險服務大廳正式投入使用,將七項社會保險工作集中辦公,既方便了參保群眾前來辦理業務,也提高了服務水平和辦事效率。
新啟用的社保服務大廳實用面積150平方米,設立10個窗口,可同時容納20名經辦人員辦公,集政策咨詢、參保繳費、待遇申報和審核、財務結算以及綜合服務于一體,各險種均在大廳設有專門服務窗口,方便辦事群眾。截至9月底,該市提前3個月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險種參保人數全年目標任務,基金征繳也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5%以上。
玉林市博白縣
召開2014年新錄用公務員
集體談話會
本刊訊(通訊員 甘 毅)10月9日,玉林市博白縣召開2014年新錄用公務員集體談話會,新錄用的80位公務員參加談話會。
會議強調,新錄用公務員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立足基層,加強磨煉;要善于思考,開拓創新,銳意進取;要善于從小事做起,勤于工作,愛崗敬業;要密切聯系群眾,謙虛謹慎,團結同志;要增強社會責任感,加強廉潔自律,樹立良好形象。
據了解,2014年博白縣錄取的新公務員大多分配到基層鄉鎮工作,在基層工作中不斷加強鍛煉。
南寧市西鄉塘區
改造信息系統建設
推動城鄉居保發展
本刊訊(通訊員 余 宴)為適應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業務增長,保證網絡系統信息安全,提升網絡速度效能,南寧市西鄉塘區將對11個鎮(辦)城鄉居保業務網點進行網絡改造升級,真正實現光纖網絡系統專線的使用。
據悉,此次網絡改造覆蓋11個業務網點,安裝光纖網絡接口280個,改造后原來的內外線將被專用的光纖網線所代替,大大提高網絡運行速度和安全性,提高業務辦理效率。
南寧市上林縣
舉辦2014年就業實名制
業務培訓會
本刊訊(通訊員 莫玲莉)近日,南寧市上林縣舉辦2014年就業實名制業務培訓會,縣就業服務中心全體工作人員、各鄉鎮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全體人員和全縣就業專干等33人參加培訓。
培訓會從推進就業實名制工作文件的依據、意義和作用、總體目標和工作內容、實施的范圍、工作措施、工作步驟以及做好保密工作等七個方面做了就業實名制工作業務的解讀,并給每一位工作人員發放《廣西勞動就業管理信息系統操作手冊(選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統計報表系統使用手冊》《南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推進就業實名制工作的通知》以及就業實名制工作的措施安排表。此次培訓,全體工作人員切實增強了開展就業實名制工作的緊迫感。
南寧市隆安縣
迎接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定點服務機構
“嚴管年”活動檢查組聯合檢查
本刊訊(通訊員 盧立桐)10月15—16日,由南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衛生局、物價局、食藥局相關人員組成的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定點服務機構“嚴管年”活動檢查組深入隆安縣開展聯合檢查。endprint
定點醫療機構的稽查分病案組和現場組兩個組,其中,病案組主要對定點醫療機構服務管理、用藥管理、醫療服務項目管理、病歷、處方等方面進行檢查;現場組主要對定點醫療機構基礎管理、醫療服務管理、信息管理、在院情況等方面進行檢查。定點零售藥店的稽查采取從14家定點中隨機抽查,根據檢查考核表內容逐項進行檢查和評價。
經過2天的專項稽查,檢查組對隆安縣開展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定點服務機構“嚴管年”活動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同時也指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如個別醫療機構還存在不合理檢查、不合理收費及定點零售藥店存在超政府最高限價售藥等違規行為。檢查組要求隆安縣相關部門對定點服務機構的監管實行常態化,以便更好地為參保人員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確保醫保基金安全。
南寧市橫縣
2014年創建充分就業縣工作成效顯著
本刊訊(通訊員 覃永俊)2014年以來,南寧市橫縣扎實開展就業創業工作,截至目前,城鎮新增就業5726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46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3815人,承擔自治區為民辦實事“職業培訓”項目完成培訓886人,發放《就業失業登記證》185本,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37%以下。
一是樹立創業典范,激發創業熱情。今年,橫縣向南寧市推薦了一批創業先進典范中有3家企業及個人榮獲南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表彰2014年度各項創業活動稱號。
二是積極落實各項就業政策。充分發揮基層平臺作用,深入走訪轄區企業、居民,主動上門送政策;鼓勵幫扶各類就業困難群體實現就業、自主創業, 全面落實崗位補貼、社保補貼政策,鼓勵各類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簡化辦事流程,縮短補貼資金撥付時間并確保資金安全到位。
三是扎實開展各項就業服務專項活動。以“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等活動和橫縣茉莉花網站、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58個網點為載體,積極幫助各類求職者就業。今年以來,全縣走訪就業困難人員157戶,舉辦專場招聘會2場;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62人,共計組織專場招聘活動26場次。
四是不斷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人力資源市場為求職人員、招工企業提供各種免費服務,及時準確地向社會發布最新的就業政策、用工信息和求職信息。今年聘請有關專家對該縣41名就業專干進行為期2天的上機實操系統業務培訓和考核。通過培訓和考核,借助全縣58個基層公共服務平臺,提高了就業專干業務處理能力與工作技能。
五是深入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截至目前,全縣共舉辦各類培訓班41個班次,培訓1762人,培訓以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登記失業人員為主,涵蓋庫區移民、返鄉民工、未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農村計劃生育家庭、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等各類人群。
欽州市欽州港區
舉辦金秋企業用工招聘會
本刊訊(通訊員 寧 靜 劉月佩)10月10日,欽州市欽州港區舉辦2014年金秋企業用工現場招聘會。
招聘會共吸引招聘企業49家,其中進場招聘企業30家,提供服務類、技術類、普工類、管理類等就業崗位數1107個,前來求職人員約1000人,現場達成就業意向約300人。現場接受免費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報名人員160人,其中養殖類技能培訓備受青睞。招聘會現場還設有政策咨詢區,共接受培訓、就業、社保各類咨詢約115人次,發放社會保險、就業等各類政策宣傳資料2800多份。
近年來,欽州港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搭建就業創業平臺,積極舉辦汽車駕駛員、育嬰師、保育員、維修電工等各類技能培訓及創業培訓。今年已經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及創業培訓共9期,培訓人數360名,提供免費職業介紹服務2275人次,登記招聘崗位5388個,新增就業人數653人,大多數失地失海農民通過政府搭建的就業平臺實現轉產就業。
百色市靖西縣
村干部今年起
享受養老補貼政策
本刊訊(通訊員 王 威)近日,百色市靖西縣結合實際出臺了村(社區)干部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給予養老補貼的優惠政策。
據悉,從今年起,該縣正常離任的定工村干部和社區干部每個月除分別獲得100元、150元標準基礎補助外,還獲得縣財政根據任職年限長短給予8—16元不等的養老補貼;半定工干部每個月則按照每任職一年補貼4元的標準獲得養老補貼。目前,該縣共有2619名村(社區)干部享受該項優惠政策,享受縣財政養老補貼資金共計557.41萬元。
來賓市忻城縣
舉行2014年干部全員培訓班
本刊訊(通訊員 黃漢才)近日,來賓市忻城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舉行2014年干部全員培訓班。參加培訓的對象為全縣公務員(含參公人員)、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該局今年培訓計劃分6期進行,每期培訓時間為12天。培訓內容涉及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公務員職業道德、反腐倡廉教育、普法教育、社會保險法、勞動合同法、工傷保險條例、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政策、防治“艾滋病”、保密工作、城鄉清潔工程、地質災害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每期培訓結束后統一進行考試,考試合格頒發培訓結業證書,并把成績錄入學員個人繼續教育培訓檔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