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浩
(新疆中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烏魯木齊 830009)
依據反應式CaC2+2H2O→C2H2+Ca(OH)2,1 kg純電石與水反應生成406.2 g 乙炔氣,而標況下乙炔氣體積為22.4 L/mol,則常壓下20 ℃時,1 kg 純電石可發出372.3 L 乙炔氣。由此可以計算不同純度下電石的發氣量。例如:電石純度在80%,發氣量為297.84 L/kg。
由此可以看出,電石發氣量高低與電石純度成正比關系。也就是說電石純度越高,電石發氣量越高,PVC 的生產成本越低。
當電石發氣量在300 L/kg 時,電石純度為80.6%;依據熱量平衡式CaO+3C=CaC2+CO-466 kJ,則生產1 t 發氣量為300 L/kg 電石,理論耗電量為1 000×0.806÷64×466 000÷3 600 000=1 630(kW·h)。
中泰礦冶實際電耗平均在3 311 kW·h,遠遠高于此理論值,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電石生產許多副反應消耗很多熱量;(2)電石爐氣及粉塵帶走部分熱量;(3)變壓器、電極及爐體的熱量損失。
實際生產中電石發氣量高低、電耗高低與原料配比及操作密切相關,因為電石生產過程中,電石與石灰存在共熔點問題,電石電耗與發氣量之間并不完全成正比關系,只是電石純度在69%(發氣量為260 L/kg)以上時,電石純度越高,電耗也越高、發氣量也就越高,此時發氣量與電耗可成正比。
假定Y 為電石電耗,X 為電石發氣量(X≥260 L/kg),K 為系數,則存在如下關系:Y≈K·X。將2013年1-11月該公司1#、2# 電石爐生產數據進行收集,統計數據見表1。

表1 2013年1~11月1#、2#電石爐生產數據

表2 不同電石單位運行成本
通過對中泰礦冶工藝電耗及電石發氣量大量數據進行驗證,K 取值范圍為11.40~11.50較為合理。
2013年1-11月中泰礦冶電石工藝電耗kW·h-1與生產成本(元)見圖1,從圖中可以看出,礦冶電石生產成本的高低與工藝電耗基本存在正比關系,存在部分波動的主要原因為生產不穩定。

圖1 2013年礦冶電石電耗生產成本曲線
根據聚氯乙烯樹脂生產原理,假設電石發氣量為A L/kg,每月所使用的電石為B kg,若乙炔氣轉化率為0.85,則乙炔氣產量為A×B×85%(L),則單體產量為A×B×0.85÷356(kg),假定聚合收率為0.95,則樹脂產量為A×B×0.85×0.95÷356(kg),則電石單耗為356÷(A×0.85×0.95)。
根據上述公式,以2013年全公司電石采購均價2 472元,核算使用不同發氣量的電石生產1t PVC,按消耗的電石費用折算出的單位運行成本,見表2。
從上表可以看出,公司使用發氣量高的電石,成本降低較明顯。例如同樣生產1 t PVC,使用發氣量為290 L/kg 的電石要比使用260 L/kg 的電石單位運行成本節省出3.16元。由此可見,發氣量對生產成本影響較大。
該公司規定每噸PVC 運渣成本不能超過34.96元。每生產1 t PVC 產生含水率40%的電石渣約3 t,噸渣運費為10元。根據單耗來看,采用發氣量260 L/kg 與290 L/kg 的電石生產1 t PVC,產生的電石渣相差0.176 t,將造成拉渣成本相差1.76元。
若使用發氣量低的電石,勢必造成PVC 生產渣漿工序板框數增多,設備負荷增大,工人勞動強度加大,初步核算負荷增加50%左右,由此帶來的生產降負荷,產量降低等負面效應難以估量。
對使用電石的單位而言,每提高一個發氣量降低PVC 單位成本8~12元,若以降低8元/t 電石采購成本核算,礦冶電石每提高一個發氣量,公司總成本降低4元。從公司總體利益考慮,要求中泰礦冶生產出高發氣量的電石(至少在285 L/kg 以上)。
2013年全年公司通過采取以下措施,提高電石發氣量,降低生產成本。
(1)嚴把原材料采購、檢驗及入庫關。對主要原材料(焦炭、蘭炭、石灰石等)的采購質量提出嚴格要求,原材料到貨后按照相關標準嚴格分析,對于有疑問的,重新監測分析,對于不合格或達不到使用標準的,嚴格執行扣減制度,必要時車車取樣、車車分析。
(2)工藝技術控制。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發氣量穩中有升,不斷調整焦炭和蘭炭配比,以降低生產運行成本。焦炭:蘭炭配比從以前的3∶7調整為現在的7∶3,除此之外,定期組織人員學習、培訓生產過程的工藝技術,包括燒制時間、出料時間的控制,工藝改進等,提高操作人員的操作水平。在正常生產運行中嚴格控制操作工藝指標參數。
(3)管理措施。生產運行利潤實行日報、周報、月報、季報監控制規定,每日對總體生產運行成本進行測算,每周總結、測算,找出成本上升或下降的原因,根據找出的原因,提出下周生產過程中的預防和整改措施,每月定期總結1次,召開專項經濟運行分析總結會,系統全面地分析及提出下月生產任務,使整個生產運行管理理念上升為生產經營管理理念。
通過一系列具體措施,有效控制了生產成本,中泰礦冶電石的平均發氣量(加權平均值)達到了296 L/kg,達到并超出預期設定的指標值。
電石的風化特性決定電石只要暴露在空氣中,就會發生持續不斷的風化反應,并且單位重量的電石粒徑越小,表面積越大,風化速度越快。隨著電石的風化,其自身的使用價值也會逐漸消失,所以需要控制電石的日破碎量及風化率,要根據使用需求安排破碎,不能過早破碎造成風化量加大,控制風化率在5%以下,采取了以下措施降低風化。
(1)嚴格控制總庫存量。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嚴格控制中泰礦冶電石總庫存量不超過2 000 t,避免因庫存太高,造成局部風化。
(2)合理規定拉運量及卸車量。該公司每天的生產量約在3 500 t,規定物流總公司每天拉運電石不少于3 500 t,同時,使用單位每天卸電石不少于3 500 t。也就是說,生產量、拉運量和使用量要達到平衡,最大化降低積庫、壓庫現象。
(3)定期清理電石庫灰分。規定每半月定期對電石庫清理一遍,嚴禁在風化的電石上再行堆放新生產的電石,如遇裝置局部停車或電石庫存量較少時,隨時不定期進行清理。
通過以上措施,最大化避免因庫存太大、拉運不及時,造成電石風化、成本上升的不利局面,并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根據上述成本分析,提出控制子公司(中泰礦冶)的電石發氣量應大于285 L/kg,同時控制風化率在5%以下的要求。
經過1年的實際運行,2013年共生產電石123.1萬t,平均發氣量為296 L/kg,較2012年同比發氣量提高7 L/kg,初步測算降低PVC 總生產成本3 400多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