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華,韓映華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健康教育已成為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健康教育能增加病人對治療的依從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健康教育,病人心理衛生狀況明顯改善[1]。但在實施健康教育過程中,仍然存在某些不規范或易遺漏之處,以至影響健康教育質量,影響病人對治療、護理的依從性。為了提高健康質量,本研究通過對260例宮頸癌化療病人發放問卷調查,了解健康教育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并進行分析,根據病人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健康教育對策。現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擇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化療宮頸癌病人260例,年齡27歲~69歲,平均50.04歲;文化程度:專科及以上29例,中學188例,小學及以下43例;職業:干部2例,教師4例,工人72例,農民175例,無職業6例,作家1例。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包括入院健康教育、住院(化療)期間健康教育、出院健康教育三部分內容共60個題目。
1.2.2 調查方法 調查員在本科室培養專職護士,由專職護士向病人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健康教育過程中存在的缺陷;發放問卷260份,回收有效問卷260份,回收率為100%,調查過程中,被調查者在相應內容的全部理解、部分理解、不理解、遵從情況及其他相應選項進行打鉤,被調查者自行填寫或由家屬協助填寫,統計時按每項的累計人數計算百分比。

表1 健康教育項目缺陷的發生情況
健康教育是通過護理人員有計劃、有目的地對病人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的過程,通過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病人對疾病的認識,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從而達到促進疾病康復、預防疾病、增進健康的目的[2],是有計劃、有組織,有評價的系統干預活動。護士對健康教育的概念理解有偏差,把健康教育簡單地理解為衛生宣教,在健康教育前沒有進行調查,即健康教育知識需求分析;沒有把病人看作為一個整體,宣教前沒有系統的計劃,只是簡單按照住院后治療流程做相應的宣教;臨床未形成相對完善的評價系統,使健康教育易流于形式。由于腫瘤病人是一群特殊群體,部分病人不了解自己的病情,加上病人家屬對疾病診斷治療要求保密的要求,制約了部分癌癥病人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尤其是疾病相關知識的宣教。護士對心理護理的認識不足,未及時進行病人的心理評估,并采取相應的心理干預,使病人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健康教育需要多學科知識做基礎,進行健康教育不僅有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知識,而且還要具備心理學、倫理學、教育學、營養學、康復學、行為學、公共衛生學、預防保健等知識[2]。護士知識結構不完整,加上部分護士專科知識缺乏及知識更新不及時,影響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開展,使健康教育在許多重要環節有缺陷。由于護士知識結構不完整,有可能出現護士解釋不到位,甚至錯誤解釋或與醫師的解釋互相矛盾,使病人對護士的信任度降低;健康相關知識來源僅依賴于醫生。缺乏健康宣教的技巧,健康教育的形式單一,基本停留在說教的單一形式上,從而影響了健康教育的效果[2]。護士對健康教育重要性認識不足,對健康教育的系統性認識不足,在健康宣教后,未及時進行效果評價,并進行針對性的強化宣教。
4.1 健康教育知識系統專業培訓 科室統一規范涉及的相關健康教育內容,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使護士對健康教育的概念及實施方法有準確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把健康教育和衛生宣教區別開來,使臨床健康教育真正達到有計劃、有目的、有評價的教育程序,完善科室健康教育工作。鼓勵護士參加不同形式的繼續教育,拓展護士的知識范圍。
4.2 評估健康教育需求,并制定適宜的教育計劃 根據科室對病人和家屬健康教育需求調查,針對宮頸癌化療病人住院期間的各個階段制定目標明確的健康教育計劃(時機、需要掌握的健康教育內容等項目),并在工作中根據需求變化及時對健康教育計劃進行評價,并根據實際情況作相應更改。
4.3 完善健康教育資料 科室除醫院要求的病房健康宣教資料外,編訂分階段的健康宣教手冊、圖冊等,內容要有針對性、淺顯易懂,樣式方便病人取閱、攜帶;定期更換板報。
4.4 實施 定期對溝通技巧及心理護理知識進行培訓。使護士及時準確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掌握健康教育的時機,同時加強醫護溝通,以增加病人對護士的信任感。我科采取醫護共同進行健康宣教的形式,合理分工,醫生主要負責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及如何自我觀察病情等知識,護士著重介紹化療的相關注意事項、飲食、活動等知識。日常宣教與科室定期舉行健康知識講座及經驗交流會等形式相結合,利用各種宣教資料對病人進行個體化、有目的的健康宣教,宣教內容因人施教、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分期進行,同時,健康教育范圍從病人延伸到病人家屬,實施病人與家屬同步施教。
4.5 評價 制定相應的評價問卷,在不同階段進行評價,未完全掌握相關知識的病人要強化宣教,通過再次評價及強化宣教的循環,直到病人完全掌握。結合醫院健康教育質控工作,科室建立健康教育質控小組,定期對護士進行健康教育工作評價,不達標者不能擔任責任護士,并進入科室培訓考核系統。宮頸癌嚴重威脅著婦女的身心健康。對于子宮頸癌的治療現在越來越強調手術一放療一化療的綜合治療。在化療中,護士根據病人文化層次、對疾病認知程度,重視疾病健康知識的宣教,對其化療給予行之有效的護理措施及心理疏導,可以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自我照顧能力,增強病人的生活信心[3]。護理人員應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掌握溝通技巧,及時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利用各種宣教形式,適時的給予護理及健康指導,可以使病人從心理上減輕恐懼、焦慮,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對病人進行全面的護理,可預防并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有效地提高化療效果和依從性,使病人重新煥發生命的活力。
[1]徐翠蘭.健康教育對癌癥患者放化療期間生活質量和幸福度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7):5-6.
[2]陳臘梅.臨床健康教育存在缺陷分析及解決辦法[J].中國實用醫藥,2009,4(23):227-228.
[3]韋英.癌癥化療患者護理干預的體會[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20):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