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玲莉,鄧春梅,唐春蓮
重癥腦卒中病人在實施腸內營養(EN)過程中經常發生胃排空延遲,胃內容物反流可引起誤吸導致吸入性肺炎。為了保證實施腸內營養的安全,許多ICU常規的做法是定時測量胃殘留量(GRV)以及早識別胃排空延遲。臨床工作中發現,重癥腦卒中病人隨著病情逐漸穩定或惡化,GRV也相應地發生變化。本研究旨在探討重癥腦卒中病人病情嚴重程度與GRV的關系,以期提高腸內營養的安全性,為相關干預性研究提供依據。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選擇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重癥腦卒中病人41例,其中男28例,女13例;年齡48歲~81歲;腦出血34例(腦干出血2例),腦梗死7例(腦干梗死2例)。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學術會議修訂診斷標準[1]并經頭顱CT及MRI證實。納入標準:病人格拉斯昏迷評分量表(GCS)評分≤8分;均于72h內成功實施腸內營養(EN);所有病人無合并外傷。排除標準:合并腸梗阻、胃次全切除或全胃切除術后、糖尿病等疾患;住院期間放棄治療者;EN期間使用甲氧氯普胺或紅霉素等促動力藥者;拔除胃管或停止鼻飼改經口飲食者停止觀察。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本研究采用GCS對病人昏迷程度進行評分。②使用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量表(APACHEⅡ)對病人病情嚴重程度進行評分。③在實施EN之前或EN被迫中斷者使用胃腸減壓裝置負壓引流胃內容物;EN開始后使用60 mL注射器抽吸胃內殘留量。
1.2.2 研究方法 按病人入住ICU治療14d時是否存活,分為生存組31例和死亡組10例。全部使用揚州江揚公司生產的18號一次性鼻胃管(軟聚氯乙烯材質),置入長度為發際—劍突的距離加5cm~10cm[2]。EN開始后在每次鼻飼(鼻飼量加溫水≤200mL)前抽吸胃內殘留量,并記錄每天的總量;連續輸注腸內營養液者,開始以20mL/h的速度啟動管飼,逐漸增加速度,一般不超過100mL/h[3]。每4h測量 GRV,在每次抽吸GRV之前先停止輸注營養液30min,連續觀察14d。對所有病人住院第1天、第2天、第4天、第7天、第14天進行APACHEⅡ評分,計算平均每天的GRV和APACHEⅡ評分。實施EN期間當GRV≥200mL時,降低腸內營養液的輸注速度或暫停鼻飼[4],同時床頭抬高30°~45°(顱內高壓者,床頭抬高不超過30°)。保持大便通暢,對便秘者給予定時灌腸、口服緩瀉劑、硫酸鎂導瀉等措施。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病人的APACHEⅡ評分和GRV采用均數±標準差(±s)進行描述,兩者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
本組APACHEⅡ評分和GRV第1天、第2天、第4天、第7天、第14天應用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正相關(P<0.05)。生存組31例中第7天停止鼻飼改經口飲食2例,至第14天,轉至病房6例,其中2例停止鼻飼,研究的病例數量為23例,第1天與第4天、第7天及第14天的APACHEⅡ評分和GRV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死亡組10例中第2天死亡1例,第4天死亡2例,第7天死亡3例,第14天死亡4例。見表1、表2。
表1 兩組病人APACHEⅡ評分比較(±s) 分

表1 兩組病人APACHEⅡ評分比較(±s) 分
組別 第1天 第2天 第4天 第7天 第14天研究對象 22.78±4.26 22.78±4.99 20.53±4.92 18.67±5.06 17.52±4.27生存組 21.45±3.41 21.03±3.70 19.26±4.171) 17.48±3.781) 16.65±3.171)死亡組 26.90±4.12 28.78±4.24 26.14±4.14 27.25±5.32 27.50±0.71 1)與死亡組比較,P<0.05。
表2 兩組病人GRV比較 (±s) mL

表2 兩組病人GRV比較 (±s) mL
組別 第1天 第2天 第4天 第7天 第14天研究對象 136.71±58.39 121.00±68.23 83.03±56.61 57.88±37.23 35.60±17.81生存組 129.35±56.38 110.65±63.51 75.97±56.221) 52.07±30.751) 31.74±10.731)死亡組 159.50±61.57 156.67±57.66 114.29±50.62 100.00±57.16 80.00±28.28 1)與死亡組比較,P<0.05。
3.1 重癥腦卒中病人病情嚴重程度對每日GRV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隨著疾病嚴重程度的好轉或惡化,即APACHEⅡ評分較低或增高,GRV也隨之降低或升高。生存組從第2天起APACHEⅡ評分逐漸下降,意味著病情穩定或好轉,GRV也呈逐漸下降的趨勢;至第14天,8例停止鼻飼經口進食,其他病人均能順利接受腸內營養治療。死亡組的病人由于病情危重、生命體征難以維持、胃癱等因素導致APACHEⅡ評分較高,GRV也呈持續較高的趨勢,使EN計劃不得不減量或中斷。本研究表明,APACHEⅡ評分與GRV有良好的相關性(P<0.05),重癥腦卒中病人病情嚴重程度對GRV產生影響,即GRV的變化趨勢可間接反映病人病情的嚴重程度。因此,當護士為病人實施鼻飼或EN時發現每日GRV逐漸升高,應加強對疾病的觀察和護理。
3.2 腦卒中病人監測每日GRV的必要性 腦卒中使下丘腦調節失衡,血管收縮引起胃腸道黏膜缺血、缺氧,影響胃腸道的正常消化功能,易引起胃潴留。在實施EN的護理工作中,監測GRV的主要目的是及時發現胃排空延遲,防止誤吸/反流的發生。胃殘留量、病情嚴重程度和病人靠背傾角是誤吸發生的危險因素[5],而吸痰刺激、吞咽困難、咳嗽反射減退、鼻飼管的長期刺激,氣管內插管、氣管切開等因素均可增加誤吸/反流的風險。因此,對腦卒中病人監測每日GRV可及時發現胃排空延遲并采取應對措施,如抬高床頭、使用促胃動力藥、保持大便通暢等,保證EN的安全實施。對病情危重者,鼻飼注食時可少量多餐,輸注腸內營養液者應減慢速度。病情加重時易發生反流和誤吸[6],必要時可置入鼻腸管配合間斷胃腸減壓[7],既可減少誤吸/反流的風險,又可觀察有無應激性潰瘍的發生。
3.3 局限性 在本研究過程中,因為影響GRV升高的因素有很多,如顱內壓升高、機械通氣、使用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升壓藥、鎮靜劑、鎮痛劑、質子泵抑制劑等藥物都可影響胃排空,所以持續監測每日GRV比單獨測量某一天的GRV所得的數據要準確。但是胃殘留的測量方法到目前為止仍沒有金標準,采集的數據可能有偏差。且該研究樣本量較小,使研究結果有一定局限性,今后需進一步開展大樣本調查研究。
[1]中華神經科雜志編輯部.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383.
[2]莫韶妹,呂春梅,聶惠敏.胃管留置長度對危重患者胃內殘留量監測效果的影響[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1(11):83-85.
[3]Paul Ellis Marik.Handbook of Evidence-based critical care[M].2nd ed.Germany:Springer,2010:178-179.
[4]王欣然,楊萍.危重病護理臨床實踐[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116-118.
[5]曾靜,杜嫻,方圓文,等.危重病人胃殘留量與誤吸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2,26(12A):2946-2947.
[6]Metheny N,Stewart J,Nuetzel G,etal.Effect of feeding-tube properties on residual volume measurements in tube-fed patients[J].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2005,29:192-197.
[7]冷飛燕,趙金龍.機械通氣患者腸內營養同時行胃腸減壓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6):504-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