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繼波
摘 要:本文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辦法等方面,對大學審計模擬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進而提出了關于高度審計模擬實驗改革的幾點看法,希望借此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計算機模擬實驗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審計;計算機模擬實驗;教學改進
審計教學中,模擬實驗是為了順應專業性質而進行的教學手段。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審計的社會地位也日漸顯現,對審計人員的知識和綜合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與會計相比,審計對實踐經驗的要求更高,但審計專業的發展和建設卻相對滯后于社會需求。因此,我們應當本著面向社會、服務社會的目的,在專業的發展和建設方面更加關注審計實驗,使得學生的學習內容能夠更加地貼近社會的生產生活。在目前的審計實驗課程中,學生對現有的實驗內容和模式也不太滿意,因此,重新審視、更新審計實驗課程,是高校一線教師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關于高校審計模擬實驗教學的幾點問題
1.模擬實驗模式單一
目前大多數高校審計實驗課采取的基本是模擬實驗模式,學生坐在教室或審計實驗室里,教師詳細講解整個流程與要求,學生根據手頭的會計模擬實習的賬務資料,填制相關審計工作底稿,出具審計報告。審計實務中的很多環節被學生省略(比如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函證、盤點等),違背了讓學生熟悉審計流程并對基礎知識加以應用,已達到鞏固基礎知識的初衷。加之學生的實驗模擬手冊資料雷同,學生之間有抄襲的情況出現。這不僅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還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只是大體了解了審計的大致過程,根本不需要運用學到的審計知識,更遑論領會審計工作的精髓所在,而這正是現代風險審計的核心。
2.模擬實驗教學內容與社會脫節
審計模擬實驗的內容多為會計模擬軟件的模擬賬套(如用友、金蝶等)或者是教師自行編制以及少部分從會計師事務所樣本復制的審計工作底稿。 學生根據老師講解的流程一步一步地照做,實驗內容過于簡單。對于社會需要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中“風險評估與風險應對”內容,在實驗過程中幾乎無法充分實施。并且, 審計模擬實驗內容大多只講流程,對于注冊會計師所涉及的法律知識幾乎缺失,學生法律意識淡薄,這樣不利于職業道德的培養。
3. 現有的模擬實驗考核評分機制,不能客觀地反映學生水平
目前,審計實驗的模擬課程的考核評分主要由平時考勤、實驗手冊最終完成度兩部分組成,實驗手冊的完成和規范程度占其成績的很大比例。目前的模擬實驗課無論是要求學生協同分工完成還是獨立完成,由于實驗資料雷同的原因,學生抄襲他人作業的情況時有發生。這樣不僅對于認真做模擬實驗的同學有失公平,也無法體現出學生的真實水平,更不能反映學生的道德品質,然而高尚道德品質在審計工作中又是一個重要的要求。
4.模擬實驗時間不充裕
由于可以在各個事務所獲得進行暑期實習機會的學生很少,所以,模擬實驗課程成為大部分學生實踐、理解、運用審計知識的主要途徑。但是,由于高校教學任務重、時間緊,模擬實驗在時間安排上就不那么充分。審計模擬實驗課多安排兩周一次有的甚至只在學期最后兩周集中突擊一下,因此,很多學生認為模擬實驗也不是很重視,草草完成實驗資料,有的人甚至抄抄了事。無論是兩周一次還是學期最后兩周突擊,對于審計課程來說,時間遠遠不夠。畢竟從研究一個客戶基本資料到是否接受委托、實施審計、完成審計報告是一項復雜工程, 要有充裕時間作保證。
二、關于高校審計模擬實驗教學的幾點改進
1.明確審計模擬實驗教學的主要目的
模擬實驗課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入鞏固、理解和運用實踐課堂上學到的理論基礎知識而開設,應該以培養面向社會、符合用人單位工作要求的應用型人才為目的,同時還應該以拓寬學生視野、思維方式作為培養目標,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具備創新能力、積極人生觀和合格道德品質的審計人才。 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的設計主旨應該是盡量貼近生產實際,盡量使學生縮短進入社會的適應期,做到上崗就能做事。
2.改革審計模擬實驗的模式
審計模擬實驗往往過于強調審計流程培訓,忽視對學生判斷分析能力的培養。不能僅告訴學生要怎樣做,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理解為什么要這樣做和不這樣做的后果。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和用人單位合作,邀請有豐富一線工作經驗的員工為學生現身講一些審計案例,讓學生的思想和眼界更加開闊,跟隨社會的腳步,檢驗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 另外,現實生產實踐中,審計過程是多個人合作的過程,應該通過對真實案例進行實務分析、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使學生置身于審計決策環境之中,鍛煉其分析問題、判斷問題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3.豐富模擬實驗教學內容
實驗應突出現代審計的核心,審計實驗內容應站在比較高的層面,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和系統性,實驗的組織應盡可能地多包含審計業務,覆蓋全部的審計過程和審計業務 (如財務報表審計、 內部控制審計等),完整地體現審計的業務流程,使學生接觸到審計實踐活動的各個方面,同時要讓學生意識到審計是一項法律責任極強的業務,風險意識應當貫穿整個審計過程。實驗內容如果豐富, 涉及多業績的業務時,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接觸的行業背景不同,學生提交的實驗報告資料也會不同, 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防止學生抄襲,還可以使學生得到更多的歷練,一舉兩得。
4.完善實驗教學考核制度
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熟悉整個審計的流程以及審計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各種問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
這需要構建完善的教學考核體系,制定各主要環節的質量標準,尤其是各種實驗的規章制度與考核體系,從制度上加以保障。在對學生實驗水平進行考核時,可以考慮邀請學生代表、指導教師、實驗單位同事共同參與,成績評價由三部分組成:知識水平(實驗報告和實驗資料的完整、 規范與工整等考核)、創新能力(在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道德素養(考勤的真實程度、實驗資料有無抄襲痕跡、實驗過程中與學生教師的交流與溝通等),三部分考核占總成績的比例分別為60%、20%、20%。在實驗過程中, 凡是缺勤超過三分之一或資料抄襲的學生一律不及格。
三、結束語
現代審計吸收了很多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技術,對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和執業技能有了更高要求,掌握這些知識與技能的最佳方法就是理論學習和工作實踐相結合,二者在現代教學中不分輕重。在審計模擬實驗課程教學中,可以嘗試分層分級進行,可以先是某個程序或某個賬戶、個別知識點的審計實驗,其次是綜合實驗,最后是專項審計業務的實驗。盡可能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和執業素質,最終提高自己的就業競爭力。
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的改革與探索是高校審計教育為了適應市場環境,滿足社會需求,在外界需要的推動下所必須進行的實踐。
參考文獻:
[1]付 勝主編.財務報表審計模擬實訓(第二版)[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
[2]范玲玲.大學物理實驗教學質量保證的幾點思考[J]. 河南科技,2014(02).
(作者單位:南京審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