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秀旻?王曉冬
摘 要:空中領航教學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出現很多與當前任務和目標不相適應的問題,亟待通過改革提高教學訓練的效益。本文從理論教學和外場訓練等方面,提出了適應新需求的教改建議。
關鍵詞:理論教學;外場訓練;領航教學
從1947年我軍創建第一所航空學校起,就開始專設空中領航課程,培訓空中領航員。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演變,空中領航課程已經穩步躋身于海軍航空兵學院(以下簡稱“我院”)重點課程之一,也是駕駛、領航、地面指揮引導等多專業的必修課程。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學員的培訓周期、培養目標和學歷層次經過了數次較大的改變。而且近些年來,隨著我軍新時期的戰略轉型,部隊技術裝備的不斷發展以及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空中領航課程出現了內容越來越多、課時越來越少、教學矛盾越來越突出的問題。抓住現有學員經歷過大學本科教育、文化層次較高、理論分析能力較強的特點,以滿足未來崗位任職第一需要為導向,進行教學訓練改革勢在必行。
一、對理論教學提出“重實用”要求
1.教學內容改革采用“削枝強干”的方法
內容改革的目的是調整知識結構,通過或補充、或精簡,突出重點,實現理論教學與部隊建設和軍事斗爭準備需要相結合,與職業崗位現實需求和未來需求相結合,與學員現實基礎和終身學習相結合的目標。
一方面,重視知識的選擇整合。以“必需”和“夠用”為度,在廣而博的基礎知識中去掉常識性的或學歷教育期間重復講授的知識,并對保留下的知識進行重新整合,突出實用性、時代性。如“航空地圖”一節,過去對地形地物的標繪方法、地圖投影等關于地圖制圖的專業理論知識講授過多,實用性不強。改革的目標是在學員對普通地圖有所了解的基礎上,精講航空地圖的專有特征,以及如何識別航圖上標繪的地理要素和航空要素,如何根據地圖的失真情況繪制航線、準確的量角測距,如何根據飛行任務性質選擇比例尺相匹配的航圖等應用型知識,并根據裝備發展趨勢增加航路圖、電子航圖的介紹。
另一方面,立足崗位任職需要和設備的實裝情況,對老舊內容進行刪減,對重要內容進行針對性的強化和補充。例如,航空地圖的投影理論、無線電羅盤的背臺飛行求要素、轟瞄-1甲測偏流地速、高度表誤差修正、無線電羅差校正等內容,隨著裝備的發展和訓練方式手段的革新,已經不用或很少使用了,教學中就要弱化這部分內容。而對于飛行訓練中特別需要的技能型知識則需加強,例如,強化學員心算、戰術領航計算能力訓練,加大現代導航設備領航的空中實施方法、程序教學,使畢業學員能夠快速適應部隊,縮短二次培訓時間。
2.教學方法改革堅持有效性原則
領航課程的特點是原理性強,知識點多、概念多,理論與實踐聯系緊密。從目前的教學效果看,存在兩大亟須解決的問題。一是學員在聽課過程中覺得知識理解、接受起來比較容易,但一進行實際操作就問題百出,這其實是一種輕慢心理在作怪,因為心理上覺得簡單,覺得一聽就會,就不予以足夠的重視。二是易出現“單打一”的現象,不能將所學知識綜合靈活運用。出現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領航課程是按照知識類型,分篇章講授的,而在具體的實操過程中,需要學員打破章節界限,按照給定的飛行條件進行綜合領航,而學員在理論學習期間缺少有效的綜合領航訓練,沒有形成綜合領航的意識。
“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員掌握好知識技能”是《教學論》中的一個重要觀點,所以,我們需要采用與專業特點相匹配的、富有成效的教學方法,去解決上述問題,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的。經過認真梳理空中領航課程的教學內容,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先期進入。在分兵科時,領航學員雖然接觸過模擬機,但因為戰位的不同,不能獲得和駕駛學員相同的認知滿足感。所以常常是教員、學員辛苦了大半年,還是紙上談兵的感覺,學的東西如何運用、何時運用,進而缺乏對領航崗位的職業認同感,學習興趣和信念受到抑制。
我們的教學設想是:學員在確定空中領航專業之后,先到運七領航轟炸教練機上體驗一次,看看領航員的工作狀態和內容、程序,對要學習的內容有個先期心理準備。課程過半,結束推測結合地標領航的教學以后,學員已經有了基本的領航知識,再到飛機上體驗一次,檢驗所學知識能不能融合于飛行過程之中。
(2) 小班化教學。由于空中領航注重操作演練,巡視一圈加上個別指導和評價,一個問題至少要十幾分鐘,造成課堂進度緩慢,甚至理論問題講授的積壓,會出現一次練習課可能會導致后續幾堂課不得不滿堂灌,才能完成教學進度任務的現象,學員有問題也無法及時與教員溝通。因此,在無法增加課時的狀況下,我們的教學設想是采取小班化教學,每名教員負責10名左右的學員,保證教員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科學地組織教學內容,給予學員足夠的關注,進行更細致的實時操作指導,學員也有機會和教員進行深度的交流和溝通。
(3)精講多練。課堂上,教員應抓住學員注意力比較集中的前半段時間,精煉講述,然后用后半段學員容易注意力分散的時間帶學員實際動手,反復練習,或將練習穿插在講授當中,講練結合,始終抓住學員的注意力,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4)優選教學法。結合領航課程特點,推薦以下四種教學方法:①示范教學法,模式是“教員示范,學員跟做;教員布置,學員練習”,特點是學員通過直接地模仿,快速而有成效地掌握必要的知識技能。適用于技能型內容:基本地圖作業、計算尺和計風儀的使用、推算飛機位置、領航的準備與實施等。②推理教學法,模式是通過推理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復雜的聯系和多樣性的統一,特點是有利于學員理解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過程及規律。通過推理引導,將學員學歷教育階段掌握的知識和任職崗位需要的新知識聯系起來,互相滲透,互相轉化,使新知識成為舊的理論體系中的有機組成部分。適用內容:原理性強的飛機航行的基本規律、航行速度三角形的變化、進入航線、修正航跡等。③求解教學法,模式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特點是利用學員掌握知識過程中必然產生的問題調動已有知識的儲存,始終引導學員探究,使新舊知識構成合乎邏輯的知識鏈條。適用內容:飛機位置的誤差分析、航跡修正精度的分析、利用轟炸雷達測量領航要素等。④局部探求法,模式是以學員自主學習為主,教員對其中的某些知識點重點分析。以目視地標定位為例,在學員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可以只用原教學時數的1/2,重點分析出艙定位時機和位置的把握、視線運用原則和聯系定位法。適用于基本原理方法清楚,但細節問題與工作經驗聯系緊密的內容。
3.教學手段改革以“虛擬、模擬教學”為重點
教學手段改革的目的,是緩解增加新設備教學內容對時間的需求、知識形成能力的過程對時間的需求受不斷被壓縮的授課時間限制,實裝教具配備跟不上部隊裝備發展等矛盾,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模擬設備、虛擬教學軟件的研發和網絡的普及,極大地改善了教學條件,為教學手段的豐富和組織課內精要提示、課外自主學習、網絡在線考試的手段改革提供了條件。
已經完成的科研成果的應用,實現了“領航理論”與“實踐技能”的有機結合,能夠鍛煉學員適應緊張的空中工作環境能力,為外場實飛奠定了基礎,使教學更貼近任職教育的需求。通過設備操作實習,降低了學員空中出現“遺”“忘”“漏”或誤操作的機率;利用領航專業教室及附屬設施,開展航線飛行的模擬演練,縮短了理論與外場的距離;利用包含33種不同類型計算題的空中領航計算練習與測試軟件,訓練了學員“快、準、穩”的計算能力。
利用網絡教學手段,以專業網站和課程網站為平臺,實現網上教學員互動。學員可以根據網上教學信息發布,自主掌握學習內容和進度。教員根據提交作業的質量信息,實現有針對性地對某位學員進行網上答疑、輔導,讓大班教學也能體現出小班教學的優越性。
二、對外場訓練提出“高效益”要求
1.從時間利用上提高效益
飛行訓練環境的復雜性,給領航學員的上機實訓造成很大的壓力和矛盾。訓練區域上空不僅每周有民航的60幾個航班通過,還有民航學院的訓練飛行、國家體委的傘訓,這些都使訓練時間、場次嚴重受限。因此,提高飛行訓練效益成為外場教學改革的第一目標。
經過分析驗證,提出在同一架飛機上進行“多期同訓、一機多訓”的新型組合訓練模式。采用前、后艙結合組訓,后艙、轟炸艙結合組訓,前艙、轟炸艙、后艙結合組訓等方式,充分挖掘飛機設備的功能,一次飛行實現多種課目練習的教學,提高訓練效益。
如前、后艙結合組訓,是安排高教學員飛前艙,進行主動領航訓練和單飛訓練,初教學員在后艙,進行被動領航,培養學員的基本程序和領航意識,從而實現不同期班的組合訓練。而前艙、轟炸艙、后艙結合組訓的大組合方式,通過前艙安排學員進行GPS自動導航系統的教學,轟炸艙安排學員進行雷達教學,后艙安排學員進行綜合領航教學,更是充分利用了空間和機載設備的功能,實現了一次飛行多課目訓練,訓練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
2.從訓練內容和設備上提高效益
目前外場訓練內容受施訓飛機機載設備限制較大,造成訓練重點與部隊實際飛行需要有出入。需要通過改裝飛機機載設備予以解決,雖然難度較大,但卻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三、對教員能力提出“成長”要求
“不教而戰是謂棄之,不學而教是謂害之。”現今任職教育與以往的學歷教育相比有很大差別:人才培養目標具有鮮明的崗位指向性;教學內容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教學方法具有高度的靈活性。這對教員隊伍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員隊伍作為實施任職教育的主力軍,其整體素質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任職教育的成敗。既具有領航理論教學水平,又同時具有規范的領航技能訓練指導能力,既是教員的成長目標,也是落實任職教育的根本保障。
為改變理論教員領航實踐經驗少,容易使教學偏重于基礎知識的普及性傳授,針對性不強,外場教員多局限于本場情況開展針對性教學,容易造成學員對某些理論認識的狹隘,與部隊戰法訓法相脫離的狀況,需要將崗位培訓、教學牽引結合起來。通過大力開展教員崗位業務培訓、支持教員經常到部隊觀摩、調研,為理論教員體驗飛行開放綠色通道等活動,為教員與部隊保持緊密聯系,更新知識結構創造有利條件。使教員了解部隊當前空中領航員的崗位任職需要什么,對教員教學要求是什么;在教學實踐中努力使教學內容和訓法貼近部隊實際需要,貼近個人成長需要。
(作者單位:尚秀旻 海軍航空兵學院空中領航教研室;王曉冬 海軍航空兵學院第六訓練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