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曉玲+張雪梅
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興趣一、語文教學中的問題
1.閱讀教學缺少必要的激勵機制。閱讀教學貴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逐漸形成閱讀能力。學生就感受不到閱讀應有的愉快,更談不上如何激勵學生主動學習。
2.“一心為考試”的閱讀,限制了閱讀教學的靈活性。語文學科本身固有的特性,作品中凝聚著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有許多內容難以給出實證的分析或準確無誤的判斷。大至課文主旨,小至一句話、一個詞,都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追求標準答案很容易扼殺學生的創造力,導致學生讀死書、死讀書。
二、正確的語文教學方法
1.建立準確的評價體系,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在傳統閱讀教學的標準答案的束縛下,教師往往追求與標準答案的一致性,而忽視了學生經過許多思維努力給出的答案—因為該答案雖然很有創意,但與標準答案相差甚遠。有效的評價體系能使學生切實地感愛到他們的付出和所得是超值的或等價的,因而能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閱讀,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知識的探究者。當然評價體系應是綜合性的,它不僅包括接師對學生的評價,還包括學生對學生的評價。只有這種評價體系才具有交叉互動的功能,從而形成巨大的信息庫,正確地激勵學生主動學習。
2.運用多媒體教學,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有效地激勵學生全神貫注投入學習,激發他們創造的靈感,淋漓盡致地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多媒體的運用使語文閱讀教學形象、生動、具體而直觀,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實物與語言的最佳組合,有效地創造出良好的閱讀情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
3.重視課內外銜接,選擇適宜的閱讀材料。學生語文水平不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閱讀太少。為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現狀,語文課程標準把多讀多寫提到重要位置,讓學生更多地接觸教學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要求通過朗讀、誦讀、背誦等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通過整體感知、感悟、積累、和熏陶,培養良好的語感,增加文化的底蘊。因此,選擇適宜的閱讀材料,有計劃的指導學生進行一定量的課外閱讀是中學語文教師一項經常性的工作。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精讀教材的內容,而且要指導學生多讀一些與課文相關的文章,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在信息社會時代,我們還可以指導學生利用廣播、電視、因特網來學習語文。語言文字的閱讀和多種媒體的閱讀相結合,能給學生多種感官的刺激,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
4.進行學法指導和習慣培養,提高學習效率。就閱讀教學本身而言,閱讀教學要真正落到實處,不僅要有統一的教學目標,而且還要加強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并逐漸使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提高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就要進行閱讀方法指導,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反復地嘗試各種方法,然后總結出適合自己學習的閱讀方法。學生在讀書思考的基礎上,發表獨立見解,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思考,學會讀書。
淺談如何指導學生做作業
鄭香閣(吉林省大安市舍力鎮中心校)
學生作業是課堂練習的繼續和補充,是學生獨立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活動形式。從如何指導學生做作業,談一些體會和做法。
學生作業指導教學目標通過一定數量的作業,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有利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學生進行自我檢查,也有利于教師了解教學情況,取得信息反饋,對于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有著不容忽視的意義。
一、教師要對作業提出明確的要求
在指導學生作業時,教師要從書寫、格式、習慣等多方面進行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必要時教師可以親自加以示范,要使學生做到本子整潔,字跡工整,公式規范以及運算的合理和準確。要獨立思考,按時完成。
二、教師要認真解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
小學生對許多事物都感興趣,都喜歡問“為什么”。他們在課內課外都有很多疑難問題。教師在指導學生做作業時,要啟發引導他們提出自己在學習中感到疑難的問題,并熱情地給予解答和指導。這樣,不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所學的知識得以深化。
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無論大小、難易,教師都不要馬上告訴答案,要啟發他們獨立思考。可以講清從哪方面去思考,從什么地方入手。例如,學生提出“0為什么不能做除數”?教師可讓他們根據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分被除數不是0和被除數是0的兩種情況進行研究。是他們領悟到:不論被除數是不是0,用0作除數去除,運算都沒有意義。因此,0不能作除數。這樣經過教師的啟發引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效果要比教師的長篇大論的講解好得多。不僅能使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開發了智力,形成了能力。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成就感,更加樂于提出問題。
三、教師要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認真的批改和講評
作業批改方法不一,但無論哪種批改方法,都應做到:“一做二看三批四記五訂正。”
一做,就是教師在批改作業之前,應該把學生作業中的每道題都認真做一遍。要充分考慮可能出現的不同解題思路,了解解題時所要用的知識,把握作業的重點、難點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做到心中有數。
二看,就是看學生的作業。先看格式適否正確,書寫是否工整,內容有無缺漏,從而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再看解題思路是否清晰,過程是否合理,結果是否正確。
三批,就是批改學生的作業。批改時有錯誤的地方要標出來,如有必要,應在作業篇末或題旁寫上批語,批語多為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指導等。如果有需要改正的,要在最后注明“改正”字樣。
四記,就是統計和記錄。對批改后的作業進行簡單的統計和小結,做好批改記錄。批改記錄應包括錯誤類型及原因分析,改正措施等。
五訂正,就是讓學生訂正錯誤。要做到當天作業當天批,當天訂正。訂正后的作業還要進行復批復改,直到全部正確為止。
總之,教師要重視學生家庭作業的指導,要研究和探索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充分發揮作業指導對教學的輔助作用,從而實現教學目的,提高質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