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堂
文言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從教材的編排來說,文言文在高中每冊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接近百分之三十,從高考考查的內容來講,文言文方面的內容超過三十分。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高中文言文教學,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讓學生掌握文言文考試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在此基礎上通過學習文言文傳承文化、提升素養。對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注重文言字詞的積累
學習文言文,文言字詞的掌握是基礎更是關鍵。一篇文言課文當中的基礎字詞學生不懂其含義,對文章自然難以理解,對文章所表達的內容更是云里霧里,不知所云,想要讓學生對文言文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也不可能了。因此,讓學生掌握文言基礎字詞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在文章具體的語言環境當中去識記一些常見的、基礎的、又是必備的文言詞語的意思。把詞語放在語言環境當中去運用會記得更牢固,單純地死記硬背倒不是好辦法。讓學生反復朗讀,達到背誦的程度,對有些語句脫口而出,并且讓這些語句成為自己生活語言的一部分,學生自然就會用了。在課堂教學中,語文老師要把文言字詞作為最基本的教學環節來對待,有時候要像對待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一樣,把重點的需要牢記的字詞認認真真地寫在黑板上,呈現給學生,即使這樣細致地講解,有些學生還是難以達到熟練識記,更不要說具體運用了。文言字詞的積累說到底還是為了能夠運用,尤其是在做題時,因此,老師在讓學生積累字詞的時候,要能夠拓展延伸,增強學生對該詞語的理解,能夠讓學生熟練運用,而且在做題時能夠自然而然地會做。例如,在面對《論語·憲問》中的句子“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老師要能夠引導學生聯想到已經學習過的一些基礎文言字詞,這句話中的“被”字的解釋往往讓學生感到無所適從。面對學生的不解和疑惑,老師要引導學生,告訴學生在學習《陳涉世家》一文時,有一句話“將軍身被堅執銳”中的“被”字,當動詞講,通“披”,是“穿”的意思,由“穿”的意思,教師再延伸到“散開”的意思,由此,學生就會恍然大悟。我們要告訴學生,高考試卷中的文言文閱讀理解中很多詞語的意思都是課本中已經學習過的,只要在做練習時多動動腦筋,腦子多轉個彎,難題自然就會得到解決。
二、注重歸類整理
隨著教師對課程體系的不斷熟悉,高中語文教師要對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有一個系統的認識。為了保證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對文言文知識必須形成知識系統。教師的文言文知識系統形成后,要指導學生將零散的知識點逐步形成一個個較為完整的知識系統。可以說,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的知識體系才能得到有效的構建。高中階段,文言文知識體系,要堅持以課本為主,在教材的基礎上,讓學生將學習過的基礎字詞,以“常用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等進行簡單的歸類整理,讓學生常常溫習,達到熟練運用。在此基礎上,教師為了讓學生的基礎積累有更為完善的儲備,可以采用主題學習、專題講授的方式,將文言字詞分為“實詞專題”“虛詞專題”“文言句式專題”“詞類活用專題”等分門別類地進行講授。比如,“實詞專題”可以將文言文中經常出現的名次、動詞、形容詞進行專題歸納;“虛詞專題”可以將十八個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的基本意義和用法通過在課文中的出現句子進行歸納整理;“文言句式專題”將“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省略句、狀語后置句”通過例句向學生講授用法,“詞類活用專題”將常見的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的活用和學生一起進行歸納講授。專題歸納和講授,能夠讓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對高中文言文的整體學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對文言文學習的內容掌握的更為全面。
三、注重方法講授
在現實的教學中,老師下了很多功夫,學生也做了很多筆記,甚至很多同學對文言知識也掌握了,對老師的文言知識系統框架也了解的很透徹,但是在考試時做題依然難以得到高分。其根本原因在于學生做題時不夠靈活,對平時學習和掌握的知識不能夠融會貫通,做題時生搬硬套。我們知道在高考中,通常考查的是課外文言文,教材中學習過的很少涉及。但是考查的知識點卻是課文中已經出現過的。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有完整的知識體系,更需要將知識靈活運用,教師要想讓學生會做題,得高分,必須指導學生方法。做題一定有方法,方法是在平時練習之中總結出來的。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方法講授,例如:讓學生學會“借助類似結構推測語義”。古人寫文章常常使用結構相同、詞義相同或相對的句子,這種句子在漫長的使用年月里已經成為了“固定句式”,初高中課文中也常常可以見到。高考出題一般以課文為宗,只要把握了文言句式的常用形式及其特點,對考試當中出現的句子翻譯等題目自然會熟練解答。再如:翻譯文章時堅持“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要有語境意識,不能逐句逐詞進行翻譯,對關鍵詞語的翻譯一定要到位,關鍵詞語和特殊句式一般都是得分點,掌握了得分點,句子的翻譯就能夠得高分了。
高中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最終體現在高考中,因此,平時的教學要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兼顧學生的實際應用。教師的授課要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要注重系統知識的梳理和歸類,更要注重方法的講授。通過長期的訓練,學生的應試能力自然會得到提升。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