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勇
一、問題的提出
如何使學生從課業、考試的奴役中解放出來,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愉快地學習呢?我經常思索著這樣一個事實:小孩都以玩為樂,盡管有時他們玩得并不輕松、勞心勞力,可依然樂不可支、甚至廢寢忘食。我們當然不能把學習都變成游戲,但可以從小孩的游戲中探尋樂趣產生的內在根源,得到啟發。我想小孩子喜歡玩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玩能發揮他們的智慧、力量和才能,使他們從成功中獲得精神上的歡樂。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那么,我們如何從教材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形式等方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性,發揮其聰明才智,引導他們從學習成功中愉快學習?
二、基本做法
1.溝通感情,使課堂充滿融洽和諧氣氛
(1)要尊重信賴學生、態度和藹、有民主作風,關心學生、待人真誠,使學生感到信任溫暖。如果學生見老師就畏懼,正襟危坐,哪有愉悅可言。“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此時教師的話也最有感召力。
(2)適當用風趣、幽默語言,這不僅能溝通師生感情,產生融洽氣氛,同時比直截了當說理更能為人接受,更深刻。如有一些學生經常把二氧化碳說成是“由碳和氧氣組成”。我笑著說:“由此看來你的鼻孔一點燃,會噴出火焰。”大家先是一楞,隨后恍然大悟地笑了。在這笑聲中,說錯的同學留下深刻印象,對他人也大有裨益。
2.激發興趣,使學生愛上化學
(1)認識學好化學的重要性。緒言課時,滿懷激情告訴同學:人們的衣食住行離不開化學,當人類真正駕馭了化學反應等自然規律,就可“隨心所欲”地制取人類所需要、但自然界緊缺或不存在的物質,幾千年古老又美好“點石成金”的夢幻將成為現實。平時,教師不應僅囿于書本,聯系所學知識,適當介紹現代科技發展動態和環境等問題,如能源、資源問題、溫室效應、臭氧層被破壞……結合所學生知識,介紹化學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應用。如化肥施用、自然界有些現象、生活小竅門等。這樣不僅開拓了學生視野,培養科學態度,還認識到化學的重要作用,會倍加努力學習。
(2)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作用。學生都喜歡實驗。通過實驗,學生對奇妙的化學現象有好奇心,并產生探究其中奧秘的強烈愿望。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增加、改進一些實驗。如增加“空氣成分測定”,“分子擴散運動”,“小老鼠試驗CO毒性”等等。創造條件“下放”部分教師演示實驗,在課堂采用邊講解邊動手實驗形式。
(3)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形式,以激發興趣。如針對分子式、酸堿鹽化學方程式難寫難記狀況,模仿電視,進行小組為單位的搶答賽;由學生自己出單元測試題,調換考試,再由出卷者評分等。
3.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積極思維
《論語》中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因此在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心理水平,不斷給學生創設這種“憤”和“悱”的情境,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從而生動活潑地主動地探索和掌握知識。
如講“原子”時,一開始拿出一快方糖問:“這塊方糖,如果要保持糖的化學性質不變,能否無限制地分割下去?”學生回憶上節學過的“分子”概念作出否定。因為蔗糖分子是保持蔗糖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緊接著教師再問:“蔗糖分子很小,它是否可再分?”隨即將方糖研碎,取少量放入試管加熱,很快蔗糖變成了黑色的炭,試管口出現了水珠。這一現象激起了全體同學的興趣,他們的腦中處于強烈的興奮狀態,這時教師輕緩地點一下:“炭和水還能當糖吃嗎?為什么呢?”學生都處于“心求迫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急需狀態。在這種“憤”、“悱”的心理佳境下,通過教師點撥、啟發、誘導,使學生努力完成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得出“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的結論和對原子的理解,而且從心理上獲得一種滿足。不僅提高了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增強了對化學的興趣,成為下次學習的動力。
4.讓學生有所得,獲得成功的體驗
(1)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于一門新的學科,學生總是滿懷信心想把它學好。教師應抓住這有利時機。在剛開始學化學時,激勵學生:“化學對大家來說都是從零開始,不管誰,只要肯下功夫,都能學好!”使學生尤其是學困生重新抖擻精神,增強信心,產生獲得成功的強烈愿望。認真上好第一節課,做好第一個實驗,更重要的是第一次化學測驗,務必充分準備,使絕大多數學生取得滿意成績。使學生有成功的心理滿足,產生積極地情緒體驗。
(2)在教材處理上,對難度、分量和進度要設計合理的梯度,過難和過易,都會降低學生的積極性。教學中應面向全體學生。難度設計以中等學生為主,使學生“跳起來能摘到果子。”課堂提問和布置作業,根據學生實際“因材施教。”如思考性強,難度大的問題,由學習較好的學生回答,比較簡單的由學困生回答。作業分必做和選做兩種,基礎好的學生在完成必做題后,還要完成較難的選做題,使學生學有所得。
(3)及時反饋,正確評價。教學時,除課堂上及時反饋信息外,對課外作業、試卷要及時批改,使學生及時了解學習結果,看到自己所學知識在實際中應用的成效。解答課題的正確與錯誤,以及學習成績的好壞等等。通過信息及時反饋,教師要對學生的作業、學習成績和學習態度等進行正確評價和適當表揚與鼓勵,尤其要善于發現后進生的閃光點和進步,及時用適當方式給予肯定和鼓勵。通過學生獲得成功心理滿足的強化,進一步產生了新的需要,形成新的動機和興趣。
三、幾點休會
在愉快教育中還應正確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1.教育的愛與嚴的關系
愛貫穿于整個愉快教育進程,表現為教師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心,尊重、信任、關心學生,但決不是放任自流、無原則遷就。愛與嚴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因為沒有嚴格要求的結合就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學習的樂與苦的關系
愉快教育,講求教學的樂趣,生動活潑,使學生學得愉快、主動、孜孜以求。但絕不是只樂,不苦,絕不意味著不給學生一定的課業負擔、困難與壓力。要知道興趣僅是學習的良好開端,學習是一種復雜的腦力勞動,往往要歷盡千辛萬苦,百般挫折和磨練,只有這樣,獲得的成功,更能顯示出學生的智慧、力量和才能,更具有激動人心的效應。學習的樂趣離不開刻苦,愉快教育之樂本質上是一種刻苦認識、探索及勞動收獲之樂。
3.教學的形式與內容的關系
具體的新穎有趣的方法和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與手段吸引著學生,引起學生探索心理,激發學生興趣,這是愉快教育關鍵的第一步。但這一切的方法和手段,都不能偏離課程標準的要求。否則脫離教學目的,離開教學內容東拉西扯、節外生枝的激趣,使學生迷戀于膚淺表面的感觀刺激,反將成為學生的障礙。
4.習題的質與量的關系
課后做一定量的習題是鞏固深化知識,培養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減輕課業負擔并不是課后不做習題,而是精選習題。通過典型題,使學生得到思維和技能的訓練,起到舉一反三作用,愉快教育反對的大量重復的題海戰術和機械的死記硬背。
愉快教育不僅是某學科的教學問題,它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涉及各科的協調平衡等問題,本文僅就化學教學方面作初步的探討,還需要不斷實踐、總結、探索,還需要不斷完善和發展。
(作者單位: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魏崗中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