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摘要:2012年底安倍晉三第二次擔任日本首相以來,推行了同2006-2007年第一次執政期間截然相反的對華強硬政策,中日關系跌入了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最為困難的階段,安倍推行強硬政策有著深刻的內外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其家族歷史以及安倍成長經歷是這一問題的根源。
關鍵詞:安倍晉三;岸信介;佐藤榮作;反華強硬
一.來自于祖父輩的“政治DNA”
安倍晉三的外祖父是已故前首相岸信介,外叔祖父是已故前首相佐藤榮作,父親是曾任中曾根康弘內閣外相的安倍晉太郎。2012年底再度上臺以來,安倍的內外政策充分反映了其右翼鷹派思想與其兩個親美反華的祖父輩首相是一脈相承的。
岸信介是日本戰后政界右翼的鼻祖。因性情古怪,喜怒哀樂無常,且剛愎自用使人難以捉摸,故被人稱為“昭和妖怪”。岸信介曾于1936年至1937年間在“偽滿洲國”擔任實業部長,東條英機內閣上臺后任商工大臣兼軍需省次官,是東條的推動“大東亞共榮圈”的得力助手。日本二戰戰敗后,岸信介被美軍逮捕并被定為“甲級戰犯”關入巢鴨監獄,隨著冷戰的開始,岸信介非但沒有受到應有的審判和懲罰,反而因其親美反共的立場受到美國的賞識和庇護而在1952年釋放,步入政界后平步青云,1957年2月,岸信介擔任日本首相,開始大肆推行其親美反華的強硬政策。在訪問東南亞國家期間,他以“反對共產主義威脅”為名,公然宣揚“中國威脅論”,抹黑中國形象。他在訪問臺灣國民黨政權時,表示大力支持蔣介石“反攻大陸”的計劃,還宣稱中國臺灣地區在《日美安保條約》適用范圍內。在訪美期間,他代表日本政府與美國發表聯合聲明,攻擊新中國是“共產主義重大威脅”,宣稱“共產黨政權必將垮臺”。除了對外推行親美、反共、反華的強硬政策,岸信介對內主張篡改歷史教科書、修改和平憲法,不顧民眾強烈反對,一意孤行推動修訂《日美安保條約》,企圖復活日本軍國主義戰爭機器。
佐藤榮作是安倍晉三的外叔祖父,是前首相岸信介的親兄弟。1964年11月,佐藤就任日本首相。他與其兄岸信介一樣,也采取對華強硬、敵視中國的外交政策。他推行“兩個中國”政策,支持臺灣“歸屬未定論”,公然插手臺灣事務,干涉中國內政。佐藤不僅公然阻撓中日民間友好往來,而且聯合美國,阻礙中國政府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1年佐藤政府勾結美國提出所謂的修正案,阻撓聯合國驅除臺灣蔣介石政權代表的行動。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繞過日本秘密訪華,實現了中美邦交正常化,這對大力推行反共反華政策的佐藤內閣產生了巨大影響,導致佐藤內閣的垮臺。
安倍晉三從小受到這種右翼政治世家的熏陶。安倍曾在其著作《致美麗的國家—日本》中回憶道:“從幼年時起,外祖父在我心目中就是一位只考慮國家未來和前途命運的赤誠政治家。他毅然面對社會上喧囂的非難,這種泰然處之的態度,令我全身心地為之感到自豪。”①他曾毫不掩飾地承認:“我的政治DNA更多的是繼承了外祖父岸信介,而不是父親安倍晉太郎”。安倍右翼的歷史觀、戰爭觀,以及主張修改戰后日本憲法等問題上的表現完全驗證了這一點。②
二.鷹派色彩的從政經歷
安倍晉三于1993年首次當選眾議院議員,90年代曾在自民黨歷史研究委員會、終戰50周年國會議員聯盟、日本會議國會議員懇談會等多個右翼組織擔任顧問、委員等職,從2000 年開始擔任森喜朗內閣、小泉內閣官房副長官,負責日本政府的搜集情報工作,2001 年起擔任“神道政治聯盟國會議員懇談會”事務局長。因在處理“朝鮮綁架日本人”問題上的強硬立場以及堅決支持小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而受到小泉“青睞”,被委任自民黨干事長、內閣官房長官的要職,大力推薦其繼任新一任自民黨總裁和日本首相。
早在2006年安倍的第一次任期,就將“修憲”作為其三大執政目標之一,第一任期雖然僅執政一年,但安倍還是利用自民黨在國會中的多數地位通過了簡化修改憲法投票程序、降低修憲門檻的《國民投票法》和被稱為 “教育領域的和平憲法”《教育基本法》③,通過了將“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的決議。2012年12月安倍再次當選自民黨總裁之后,發表了題為《致新國家》的政權構想,明確強調“擺脫戰后體制,自主制定憲法”是“自民黨的建黨理念”。在眾議院競選活動期間就大肆鼓吹修改憲法第九條和第九十六條,安倍第二次當選首相后推動的修憲“大業”面臨重重困難,轉而尋求靈活憲法解釋而解禁集體自衛權,使日本成為能進行戰爭的“正常國家”。安倍“矢志不渝”推行的正是其外祖父“甲級戰犯”岸信介的“未竟事業”。
安倍還從岸信介那里繼承了性格固執、一意孤行的倔強一面。2013年12月安倍不顧國內民眾大規模反對,在國會強行通過《特定秘密保護法案》,這種做法也與岸信介當年強行通過修訂后的《日美安保條約》的固執行為頗為相似。
三.結論
岸信介、佐藤榮作都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以反共反華著稱的右翼政客,自稱繼承了這些祖輩DNA的安倍晉三,在當代固守錯誤的歷史觀、戰爭觀,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污蔑、攻擊中國,企圖構建“對華包圍圈”,推行強硬反華政策也就不難理解了。
注釋
①【日】安倍晉三『美しい國』.東京:文藝春秋、2006:24,19,70.
②劉江永:《曬曬安倍不光彩的“政治 DNA”》,《人民日報》2014年1月2日
③《教育基本法》(舊法)昭和22年(1947年3月31日)日本法律第25號。新版《教育基本法》是戰后日本民主化改革的重要產物,其核心是反省和清算極端國家主義教育,以“培養尊重個人尊嚴、追求真理和希望和平的人”為目標,樹立自由、民主、平等、和平為核心的民主主義的教育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