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內容摘要:關于鄧小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研究,主要從兩個方面體現,一是直接將鄧小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聯系起來研究,二是將鄧小平理論中部分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聯系起來研究。將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置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之中,體現了歷史與邏輯的統一,對后來形成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了指導性的作用。在今后的研究中,應會出現關于鄧小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
關鍵詞:鄧小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文獻綜述
國內關于鄧小平的研究成果十分豐富,關于鄧小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研究也有數量較多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從兩個方面來開展,一是直接將鄧小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聯系起來研究,二是將鄧小平理論中部分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聯系起來研究。尚未發現有將鄧小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聯系起來開展研究。國外有少量關于鄧小平的社會主義價值思想的研究。
一、國內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研究狀況
(一)將鄧小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聯系起來研究
這個層面的研究是總體性研究,集中在學位論文和一些篇幅較大的論文當中,這些研究中,有比較完整的關于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結構框架。主要從形成條件、主要內容和重大意義三個層面來論述。
從形成條件層面講,主要從理論淵源、歷史背景和個人特質三個方面做了研究。
探索了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形成的理論淵源。包括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奠定的理論基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元素對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的影響,比如,愛國、民本、重禮厚德、和諧等。
梳理了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形成的歷史條件,社會主義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具體的歷史背景,特別是建設和改革中的具體的歷史環境,一是文化大革命對社會主義的偏差認識,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上所遭遇的挫折,二是文化大革命后對毛澤東一些錯誤做法的繼續堅持的時期,沖破“兩個凡是”的束縛,解放思想,三是以巨大的理論勇氣和實踐勇氣推動的改革開放。
分析了鄧小平本人的人格特質。一是鄧小平有完整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人生經歷。鄧小平從四川廣安農村出發,到法國勤工儉學并參加了革命活動,后到蘇聯參加了學習,對農村情況、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理論與現實都有較深的體會;發起了廣西百色起義,參與了蘇區的建設與革命活動,經歷了長征,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革命經歷,深深體會了對社會主義的追求的艱難;新中國成立后,經歷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迅速發展和所遭遇到的挫折,使他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么建設社會主義有了反思;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作為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圍繞社會主義的應該體現的核心價值,對改革開放做了總體設計,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程。二是鄧小平冷靜沉穩堅韌的性格和愛國愛民的偉大情懷。鄧小平一生經歷了三落三起,無論是革命、建設還是改革,在緊要關頭,總能冷靜觀察、穩住陣腳,做出科學的判斷,推動事業的發展。鄧小平胸懷坦蕩、高風亮節,始終將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從內容層面講,從兩個方面來開展,一是相關的研究人員進行系統的歸納、提煉,二是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所涵蓋四個方面開展相關研究。
學界對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思想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對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做系統系的歸納與提煉,徐騰、雙傳學在《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探索與認識》一文中,提出了“社會主義的價值主體:人民群眾,社會主義的價值目標:共同富裕,社會主義的價值尺度:‘三個有利于標準,社會主義的價值手段:市場經濟,社會主義的價值精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構建體系,并提出了鄧小平社會主義價值思想的總體特征:“科學理性與價值理性相統一,目的價值和工具價值相契合”,在該領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有較多的研究成果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四個層面去探索,根據核心價值體系的框架,從鄧小平的思想中去尋求理論支撐。首先是認為鄧小平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無論在什么時刻,都把馬克思主義作為中國建設和改革的根本指針, 并且根據國情,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了新的高度。其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認為鄧小平首先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命題,并為黨的基本路線提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做出了主要貢獻,基本路線的目標就是當時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階段性理想,鄧小平認為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靠理想,二靠紀律。再次,鄧小平在培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上,他從自身做起,在香港回歸等重大問題上,表現出的強烈愛國精神,不遺余力推進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革和開放,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等著名論斷,都表現了他本人的強烈的愛國精神和高度的改革創新精神。他倡導四有新人的培養,重視教育,推動真理標準大討論,南方談話等活動,都極大推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培育。最后,在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上,主要體現他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上,他提出的著名的“兩手抓”,其中一手就是要抓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從重大意義層面上講,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展,認為鄧小平為代表黨的第二代中國共產黨人,創設了鄧小平理論,從理論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么建設社會主義,辨析了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所在,為后來黨在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奠定了理論基礎。二是指導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是一項摸著石頭過河的事業,改革開放后,該項事業雖取得了巨大成績,但在這個過程中,面臨著許多困惑、困難,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發展很快,但高速發展帶來的一系列新問題如何解決?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旋律,但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怎么樣去爭取發展的國際空間?無論什么樣的難題,鄧小平的核心價值思想中,堅持社會主義,發展是第一要務,用發展來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實現,指導了中國特色社會事業建設實踐。
(二)將鄧小平理論中部分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聯系起來研究
在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后,將鄧小平理論的部分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關聯起來研究。趙開顏《用鄧小平的精神文明思想指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研究,主要探討了社會主義精神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在聯系,鄧小平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思想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的重要作用,鄧小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思想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啟示等三方面的內容。宋容德《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根本揭示》,將社會主義本質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行研究,從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和共同富裕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二、國外對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研究
在筆者的視域內,為發現有直接對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進行研究的成果,主要體現在帶有一定人物傳記色彩的作品當中,戴維W張撰寫的《鄧小平領導下的中國》、傅高義撰寫的《鄧小平時代》、烏利弗蘭茨撰寫的《鄧小平——中國式的政治傳奇》等作品中,從研究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角度來講,還不夠深入,不夠全面。但國外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們拓展研究視野,換一個角度對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研究的審視。
三、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的研究趨勢
近年來,我黨提出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從鄧小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所做的杰出貢獻,鄧小平理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指導作用來講,關于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的研究將會有更多的成果,將會更加深入。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應會出現大量的關于鄧小平的核心價值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以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與教育。
關于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研究,從目前的研究來講,都遵循了歷史與邏輯統一的規律來展開的,將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用發展的態度,來開展研究工作,在今后的研究中,歷史與邏輯的統一仍會貫穿相關研究的始終。
參考文獻:
[1] 徐騰,雙傳學.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探索與認識[J] .南京社會科學,2013年第4期
[2] 宋容德.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根本揭示 [J]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9月
[3] 趙開顏.用鄧小平的精神文明思想指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碩士論文].河北工業大學,2009年12月
[4] 左娟.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研究.[碩士論文].江西師范大學,2013年6月
[5] 于偉峰,趙開顏.鄧小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 [J]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6月
[6] 趙子林. 鄧小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思想論析[J] .實事求是,2007年第3期
[7] 戴維·W·張.鄧小平領導下的中國[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
[8] 烏利·弗蘭茨.鄧小平領導下的中國[M] .香港:中原出版社,1990
[9] 傅高義.鄧小平時代[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
[10] 袁貴仁,方軍.鄧小平價值觀研究[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