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紅+吳紅斌
[摘要] 目的 探討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在心內科護理中應用的效果,提高心內科護理的質量。 方法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心內科住院的80例患者,按隨機數字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的40例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效果、護理事故以及護患糾紛等情況。 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87.5%)顯著高于對照組(6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事故、護患糾紛情況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改進后的護理質量顯著高于改進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應用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能夠將心內科患者的護理變得更加科學,通過這種系統化、規范化的方法能夠有效提高護士的個人素質,降低護患糾紛的發生率。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是適應患者的要求,并且能夠提高護理質量的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心內科;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32-0068-03
Analysis of continuous nursing quality improvement measures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nursing application effect
LI Yuehong1 WU Hongbin2
1.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Hu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Huzhou 313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angzhou City, Hangzhou 31001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quality improvement measures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nursing, and to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Methods Selected 80 cases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and randomly divided them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figu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routine nursing care of 40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 implement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nursing measures in the control group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 care, observed two group of patient care, nursing accidents and nurse patient disputes, etc.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nursing satisfaction(87.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62.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accidents,nurse patient disputes, found that the observation group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alysi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roved nursing qualityof nurses before and after improvement, the quality of careimprov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improve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nursing measures to nursing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patients become more scientific, standardized by the method, the syste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urses personal qualities, nurse-patient disputes occur rate was greatly reduced. Continuous nursing quality improvenment measure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and it is worth in clinical application.endprint
[Key words] Continuous nursing quality improvement;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Nursing
心內科又被稱為心血管內科,是醫院的大內科為心血管疾病的診療專門設置的一個臨床科室,心內科治療的疾病主要包括心絞痛、心肌梗死、高血壓、心肌病、猝死、心律失常等[1]。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國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加之當今社會的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等特點,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冠心病已經成為危害人民健康的“頭號殺手”之一[2]。有報道表明[3],對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療,除了常規的藥物、手術治療外,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的病情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為探究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在心內科護理中應用的效果情況,特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心內科住院的80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心內科住院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冠心病18例、心律失常21例、先心病14例、心力衰竭14例、心肌病13例,按數字隨機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齡(42.7±3.5)歲;對照組40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齡(43.1±4.1)歲。所有患者經臨床檢查均確診為心內科疾病,其性別、年齡等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措施,主要表現在對患者飲食、日常起居等方面的護理。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持續質量改進措施,具體措施如下。
1.2.1 入院控制 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時應該為患者做詳細的入院檢查,并針對患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危險情況做好預防工作。在患者入院時,護士應詳細了解并記錄患者入院時的情況,并做好交接班的處理。對于已經存在危險情況的患者,需配合醫生對患者進行搶救。
1.2.2 細節與管理 在對患者護理的整個過程中,需將護士工作更加地細致化。護理工作是許多小細節組成的,護士在對患者護理時,應注意對各個細節方面的加強,以此達到提高護理質量的目的。在對護士的管理時,應該根據各個科室的特點,建立起相應的管理模式。護士長需要很好地調動護士工作的積極性,同時積極解答護士在護理中碰到的各種難題。并對所有護士的工作情況分別給出評價,并根據其工作情況改進護理方案,提高護理效果。
1.2.3病房護理 在心內科患者的護理中,病房護理也是整個護理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加強病房的巡視能夠很好的提高護理質量,將不安全事件的發生率降到最低。護士通過頻繁的查房,能夠及時地收到患者各項信息的反饋。而信息反饋在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中也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護士將患者反饋的信息詳細記錄、整理,通過這些信息能夠全方位地了解患者的需求以及患者的各項情況,從而解決患者出現的問題并提高護理質量。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效果、護理事故以及護患糾紛等情況。護理效果通過發放《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比,根據得分情況分為“不滿意”(1~3分);“滿意”(4~5分);“很滿意”(6~7分),將“滿意”與“很滿意”者占比稱之為“滿意度”。并由專家設計并制作相應的持續質量改進評估標準對護士的改進效果進行評估,該標準從應急處理能力、護理文書、工作流程、溝通能力等4個方面對護士進行考察,每個項目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該項表現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的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87.5%),顯著高于對照組(6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n(%)]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2.2 兩組護理事故、護患糾紛對比
觀察組護理事故、護患糾紛等情況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事故、護患糾紛對比[n(%)]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2.3 觀察組持續質量改進效果的對比
觀察組持續質量改進后護理質量顯著優于改進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觀察組持續質量改進效果對比(x±s,分)
3 討論
目前醫學界對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主要是手術治療與藥物治療,人們總是關注手術與藥物對心血管疾病的療效,往往忽視了同樣對心血管疾病的療效影響重大的護理干預措施[5]。有相關報道表明[6],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減少護患糾紛以及護理事故的發生率,對患者的病情有著積極的影響。由此可見,規范、系統的護理措施對于患者病情的康復有重大意義。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護理方法也在與時俱進,逐漸貫徹“以人為本”的指導方針[7],因此對于患者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
為探究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在心內科護理中應用的效果情況,提高心內科護理的質量。特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心內科住院的80例患者分組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護理滿意度(87.5%)顯著高于對照組(62.5%),對比兩組患者護理事故、護患糾紛的情況,也發現觀察組這類情況顯著少于對照組,與郭愛香等報道的結果相符[8]。這提示了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降低護患糾紛與護理事故的發生率。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是管理體系中一個重要的原則。這種方法強調的是在重視護理質量的同時,通過不斷地改進過程中各種細節來提高總體質量,因為良好的質量是通過不斷修正過程來維持的。它在原有的質量體系上不斷提高標準,在護理過程中與各個細節上不斷尋找可以改進的地方,以求在各個方面做得更好,進而提高總體質量[9]。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還有一個明顯特點就是不斷地提高質量標準,為了達到這個標準可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力,在各方面做到極致后,進而達到標準,再一次提高標準,形成良性循環。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患者,對患者的健康需求負責。這種方法自開始時便是永無止境的,力求做得更好,最大限度地提高護理質量,減輕患者的痛苦。王學慶等人的報道表明[10],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能夠明顯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與護理質量,是一種有效的科室管理辦法。對此,李蘭萍[11]亦有相似報道。
綜上所述,應用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能夠將心內科患者的護理變得更加科學,能夠有效提高護士的個人素質,降低護患糾紛的發生率。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是適應患者的要求,并且能夠提高護理質量的方法,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新珍,郭曉麗. 持續質量改進在心內科護理安全中的應用[J]. 醫學信息學雜志,2014,1(10):132-133.
[2] 吳麗萍. 持續質量改進對CCU住院患者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 中國美容醫學,2012,21(10):67-68.
[3] 侯巖芳,周艷麗,趙愛萍,等. 持續質量改進在心電監護風險防范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12,18(6):98-99.
[4] 沈瑩,陶莉,莊海峰,等. 心內科住院患者輔助檢查的持續質量改進管理[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27(11):65-66.
[5] 趙慶慶. 輸液泵用藥安全管理中的持續質量改進[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36):8922-8922.
[6] 金麗紅,陳曉紅,潘華,等. 持續質量改進在安全使用血管活性藥物中的應用[J]. 護士進修雜志,2010,24(24):2230-2231.
[7] 祝瀅. 持續質量改進在中醫護理項目推廣中的應用[J]. 浙江臨床醫學,2014,1(3):492-493.
[8] 郭愛香,楊會香,王素鳳,等. 持續質量改進對ICU多藥耐藥菌感染的控制效果[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 1(8):1907-1909.
[9] 李秋菊,黃麗慧. 持續質量改進在疝修補手術中的應用[J].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2014,8(1):77-78.
[10] 王學慶,李敏,樊晶晶,等. 運用持續質量改進提高急診急救儀器的管理[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5):698-699.
[11] 李蘭萍.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2):129-131.
(收稿日期:2014-07-10)endprint
[Key words] Continuous nursing quality improvement;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Nursing
心內科又被稱為心血管內科,是醫院的大內科為心血管疾病的診療專門設置的一個臨床科室,心內科治療的疾病主要包括心絞痛、心肌梗死、高血壓、心肌病、猝死、心律失常等[1]。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國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加之當今社會的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等特點,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冠心病已經成為危害人民健康的“頭號殺手”之一[2]。有報道表明[3],對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療,除了常規的藥物、手術治療外,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的病情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為探究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在心內科護理中應用的效果情況,特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心內科住院的80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心內科住院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冠心病18例、心律失常21例、先心病14例、心力衰竭14例、心肌病13例,按數字隨機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齡(42.7±3.5)歲;對照組40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齡(43.1±4.1)歲。所有患者經臨床檢查均確診為心內科疾病,其性別、年齡等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措施,主要表現在對患者飲食、日常起居等方面的護理。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持續質量改進措施,具體措施如下。
1.2.1 入院控制 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時應該為患者做詳細的入院檢查,并針對患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危險情況做好預防工作。在患者入院時,護士應詳細了解并記錄患者入院時的情況,并做好交接班的處理。對于已經存在危險情況的患者,需配合醫生對患者進行搶救。
1.2.2 細節與管理 在對患者護理的整個過程中,需將護士工作更加地細致化。護理工作是許多小細節組成的,護士在對患者護理時,應注意對各個細節方面的加強,以此達到提高護理質量的目的。在對護士的管理時,應該根據各個科室的特點,建立起相應的管理模式。護士長需要很好地調動護士工作的積極性,同時積極解答護士在護理中碰到的各種難題。并對所有護士的工作情況分別給出評價,并根據其工作情況改進護理方案,提高護理效果。
1.2.3病房護理 在心內科患者的護理中,病房護理也是整個護理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加強病房的巡視能夠很好的提高護理質量,將不安全事件的發生率降到最低。護士通過頻繁的查房,能夠及時地收到患者各項信息的反饋。而信息反饋在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中也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護士將患者反饋的信息詳細記錄、整理,通過這些信息能夠全方位地了解患者的需求以及患者的各項情況,從而解決患者出現的問題并提高護理質量。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效果、護理事故以及護患糾紛等情況。護理效果通過發放《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比,根據得分情況分為“不滿意”(1~3分);“滿意”(4~5分);“很滿意”(6~7分),將“滿意”與“很滿意”者占比稱之為“滿意度”。并由專家設計并制作相應的持續質量改進評估標準對護士的改進效果進行評估,該標準從應急處理能力、護理文書、工作流程、溝通能力等4個方面對護士進行考察,每個項目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該項表現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的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87.5%),顯著高于對照組(6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n(%)]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2.2 兩組護理事故、護患糾紛對比
觀察組護理事故、護患糾紛等情況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事故、護患糾紛對比[n(%)]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2.3 觀察組持續質量改進效果的對比
觀察組持續質量改進后護理質量顯著優于改進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觀察組持續質量改進效果對比(x±s,分)
3 討論
目前醫學界對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主要是手術治療與藥物治療,人們總是關注手術與藥物對心血管疾病的療效,往往忽視了同樣對心血管疾病的療效影響重大的護理干預措施[5]。有相關報道表明[6],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減少護患糾紛以及護理事故的發生率,對患者的病情有著積極的影響。由此可見,規范、系統的護理措施對于患者病情的康復有重大意義。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護理方法也在與時俱進,逐漸貫徹“以人為本”的指導方針[7],因此對于患者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
為探究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在心內科護理中應用的效果情況,提高心內科護理的質量。特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心內科住院的80例患者分組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護理滿意度(87.5%)顯著高于對照組(62.5%),對比兩組患者護理事故、護患糾紛的情況,也發現觀察組這類情況顯著少于對照組,與郭愛香等報道的結果相符[8]。這提示了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降低護患糾紛與護理事故的發生率。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是管理體系中一個重要的原則。這種方法強調的是在重視護理質量的同時,通過不斷地改進過程中各種細節來提高總體質量,因為良好的質量是通過不斷修正過程來維持的。它在原有的質量體系上不斷提高標準,在護理過程中與各個細節上不斷尋找可以改進的地方,以求在各個方面做得更好,進而提高總體質量[9]。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還有一個明顯特點就是不斷地提高質量標準,為了達到這個標準可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力,在各方面做到極致后,進而達到標準,再一次提高標準,形成良性循環。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患者,對患者的健康需求負責。這種方法自開始時便是永無止境的,力求做得更好,最大限度地提高護理質量,減輕患者的痛苦。王學慶等人的報道表明[10],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能夠明顯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與護理質量,是一種有效的科室管理辦法。對此,李蘭萍[11]亦有相似報道。
綜上所述,應用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能夠將心內科患者的護理變得更加科學,能夠有效提高護士的個人素質,降低護患糾紛的發生率。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是適應患者的要求,并且能夠提高護理質量的方法,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新珍,郭曉麗. 持續質量改進在心內科護理安全中的應用[J]. 醫學信息學雜志,2014,1(10):132-133.
[2] 吳麗萍. 持續質量改進對CCU住院患者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 中國美容醫學,2012,21(10):67-68.
[3] 侯巖芳,周艷麗,趙愛萍,等. 持續質量改進在心電監護風險防范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12,18(6):98-99.
[4] 沈瑩,陶莉,莊海峰,等. 心內科住院患者輔助檢查的持續質量改進管理[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27(11):65-66.
[5] 趙慶慶. 輸液泵用藥安全管理中的持續質量改進[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36):8922-8922.
[6] 金麗紅,陳曉紅,潘華,等. 持續質量改進在安全使用血管活性藥物中的應用[J]. 護士進修雜志,2010,24(24):2230-2231.
[7] 祝瀅. 持續質量改進在中醫護理項目推廣中的應用[J]. 浙江臨床醫學,2014,1(3):492-493.
[8] 郭愛香,楊會香,王素鳳,等. 持續質量改進對ICU多藥耐藥菌感染的控制效果[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 1(8):1907-1909.
[9] 李秋菊,黃麗慧. 持續質量改進在疝修補手術中的應用[J].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2014,8(1):77-78.
[10] 王學慶,李敏,樊晶晶,等. 運用持續質量改進提高急診急救儀器的管理[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5):698-699.
[11] 李蘭萍.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2):129-131.
(收稿日期:2014-07-10)endprint
[Key words] Continuous nursing quality improvement;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Nursing
心內科又被稱為心血管內科,是醫院的大內科為心血管疾病的診療專門設置的一個臨床科室,心內科治療的疾病主要包括心絞痛、心肌梗死、高血壓、心肌病、猝死、心律失常等[1]。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國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加之當今社會的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等特點,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冠心病已經成為危害人民健康的“頭號殺手”之一[2]。有報道表明[3],對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療,除了常規的藥物、手術治療外,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的病情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為探究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在心內科護理中應用的效果情況,特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心內科住院的80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心內科住院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冠心病18例、心律失常21例、先心病14例、心力衰竭14例、心肌病13例,按數字隨機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齡(42.7±3.5)歲;對照組40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齡(43.1±4.1)歲。所有患者經臨床檢查均確診為心內科疾病,其性別、年齡等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措施,主要表現在對患者飲食、日常起居等方面的護理。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持續質量改進措施,具體措施如下。
1.2.1 入院控制 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時應該為患者做詳細的入院檢查,并針對患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危險情況做好預防工作。在患者入院時,護士應詳細了解并記錄患者入院時的情況,并做好交接班的處理。對于已經存在危險情況的患者,需配合醫生對患者進行搶救。
1.2.2 細節與管理 在對患者護理的整個過程中,需將護士工作更加地細致化。護理工作是許多小細節組成的,護士在對患者護理時,應注意對各個細節方面的加強,以此達到提高護理質量的目的。在對護士的管理時,應該根據各個科室的特點,建立起相應的管理模式。護士長需要很好地調動護士工作的積極性,同時積極解答護士在護理中碰到的各種難題。并對所有護士的工作情況分別給出評價,并根據其工作情況改進護理方案,提高護理效果。
1.2.3病房護理 在心內科患者的護理中,病房護理也是整個護理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加強病房的巡視能夠很好的提高護理質量,將不安全事件的發生率降到最低。護士通過頻繁的查房,能夠及時地收到患者各項信息的反饋。而信息反饋在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中也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護士將患者反饋的信息詳細記錄、整理,通過這些信息能夠全方位地了解患者的需求以及患者的各項情況,從而解決患者出現的問題并提高護理質量。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效果、護理事故以及護患糾紛等情況。護理效果通過發放《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比,根據得分情況分為“不滿意”(1~3分);“滿意”(4~5分);“很滿意”(6~7分),將“滿意”與“很滿意”者占比稱之為“滿意度”。并由專家設計并制作相應的持續質量改進評估標準對護士的改進效果進行評估,該標準從應急處理能力、護理文書、工作流程、溝通能力等4個方面對護士進行考察,每個項目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該項表現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的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87.5%),顯著高于對照組(6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n(%)]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2.2 兩組護理事故、護患糾紛對比
觀察組護理事故、護患糾紛等情況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事故、護患糾紛對比[n(%)]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2.3 觀察組持續質量改進效果的對比
觀察組持續質量改進后護理質量顯著優于改進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觀察組持續質量改進效果對比(x±s,分)
3 討論
目前醫學界對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主要是手術治療與藥物治療,人們總是關注手術與藥物對心血管疾病的療效,往往忽視了同樣對心血管疾病的療效影響重大的護理干預措施[5]。有相關報道表明[6],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減少護患糾紛以及護理事故的發生率,對患者的病情有著積極的影響。由此可見,規范、系統的護理措施對于患者病情的康復有重大意義。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護理方法也在與時俱進,逐漸貫徹“以人為本”的指導方針[7],因此對于患者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
為探究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在心內科護理中應用的效果情況,提高心內科護理的質量。特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心內科住院的80例患者分組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護理滿意度(87.5%)顯著高于對照組(62.5%),對比兩組患者護理事故、護患糾紛的情況,也發現觀察組這類情況顯著少于對照組,與郭愛香等報道的結果相符[8]。這提示了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降低護患糾紛與護理事故的發生率。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是管理體系中一個重要的原則。這種方法強調的是在重視護理質量的同時,通過不斷地改進過程中各種細節來提高總體質量,因為良好的質量是通過不斷修正過程來維持的。它在原有的質量體系上不斷提高標準,在護理過程中與各個細節上不斷尋找可以改進的地方,以求在各個方面做得更好,進而提高總體質量[9]。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還有一個明顯特點就是不斷地提高質量標準,為了達到這個標準可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力,在各方面做到極致后,進而達到標準,再一次提高標準,形成良性循環。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患者,對患者的健康需求負責。這種方法自開始時便是永無止境的,力求做得更好,最大限度地提高護理質量,減輕患者的痛苦。王學慶等人的報道表明[10],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能夠明顯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與護理質量,是一種有效的科室管理辦法。對此,李蘭萍[11]亦有相似報道。
綜上所述,應用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能夠將心內科患者的護理變得更加科學,能夠有效提高護士的個人素質,降低護患糾紛的發生率。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是適應患者的要求,并且能夠提高護理質量的方法,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新珍,郭曉麗. 持續質量改進在心內科護理安全中的應用[J]. 醫學信息學雜志,2014,1(10):132-133.
[2] 吳麗萍. 持續質量改進對CCU住院患者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 中國美容醫學,2012,21(10):67-68.
[3] 侯巖芳,周艷麗,趙愛萍,等. 持續質量改進在心電監護風險防范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12,18(6):98-99.
[4] 沈瑩,陶莉,莊海峰,等. 心內科住院患者輔助檢查的持續質量改進管理[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27(11):65-66.
[5] 趙慶慶. 輸液泵用藥安全管理中的持續質量改進[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36):8922-8922.
[6] 金麗紅,陳曉紅,潘華,等. 持續質量改進在安全使用血管活性藥物中的應用[J]. 護士進修雜志,2010,24(24):2230-2231.
[7] 祝瀅. 持續質量改進在中醫護理項目推廣中的應用[J]. 浙江臨床醫學,2014,1(3):492-493.
[8] 郭愛香,楊會香,王素鳳,等. 持續質量改進對ICU多藥耐藥菌感染的控制效果[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 1(8):1907-1909.
[9] 李秋菊,黃麗慧. 持續質量改進在疝修補手術中的應用[J].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2014,8(1):77-78.
[10] 王學慶,李敏,樊晶晶,等. 運用持續質量改進提高急診急救儀器的管理[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5):698-699.
[11] 李蘭萍.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2):129-131.
(收稿日期:2014-07-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