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鮮梅
[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性護理對丙種球蛋白治療手足口病患兒療效的影響。 方法 選擇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兒科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兒68例,全部患兒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組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后的總有效率及兩組患兒的癥狀消失時間、水泡結痂時間、住院時間。 結果 干預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達97.1%,對照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達82.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23,P<0.05)。干預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水泡結痂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634、3.237、3.452,P<0.05)。 結論 綜合性護理有利于提高丙種球蛋白治療手足口病患兒的療效,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縮短住院時間,從而促進患兒病情的恢復。
[關鍵詞] 手足口?。槐N球蛋白;綜合性護理;療效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32-0080-03
Influenc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on effect of gamma globulin therapy in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LV Xianmei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Fuzhou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 Fuzhou 344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effect on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mouth disease treatment of gamma globuli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selected 68 patients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as subjects,and they al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symptomatic car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ook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efficiency and the symptoms disappear time, blisters scab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intervention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as 97.1%,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82.4%, the efficacy of two group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χ2=3.923, P<0.05). The symptoms disappeared time, blisters scab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3.634, 3.237, 3.452, P<0.05). 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care can improve curative effect of gamma globulin therapy in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thereby promoting the recovery of children with the disease.
[Key words]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Gamma globulin; Integrated nursing; Curative effect
手足口?。╤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種常見的兒科傳染病,傳染性強,傳播快[1]。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病情發展快,可出現腦炎、心肌損害、肺水腫及肺出血等多器官功能障礙,嚴重者可導致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2]。手足口病患兒,特別是重癥手足口病患兒存在細胞免疫功能低下,丙種球蛋白具有多種免疫調節的作用,可以提高機體的抗感染能力[3];在應用丙種球蛋白治療的同時配合綜合性護理干預,對于提高療效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討綜合性護理對丙種球蛋白治療手足口病患兒療效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兒科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兒68例,符合《手足口病診療指南》診斷標準,所有患兒均有手、足、臀部不規則皮疹、皰疹、口咽部皰疹、潰瘍、發熱、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臨床表現。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齡6個月~10歲,平均(5.09±1.02)歲。其中3歲及以下20例。全部患兒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34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等臨床資料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endprint
表1 兩組患兒的臨床資料比較
1.2 方法
全部患兒均予丙種球蛋白(200~400)mg/(kg·d)(1次/d,靜脈注射)和其他對癥治療,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組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2.1 常規護理 采取隔離、監測出入量、觀察病情、嚴格控制輸注液體的量,以每分鐘(2~3)mL/kg為宜,做好營養護理。做好患兒用藥、呼吸道和發熱的護理,體溫在38.5℃的患兒,遵醫囑物理降溫與藥物降溫相結合[4]。密切觀察患兒的面色、出汗等情況,防止出汗過多引起虛脫。
1.2.2 發熱護理 嚴密觀察記錄患兒的熱型及伴隨癥狀,觀察體溫的變化,如有異常表現和體征的患兒如面色發紅、呼吸加快、寒顫者立即測試體溫并向醫生及時匯報,以調整治療方案。對于低熱及中等發熱的患兒不需要特殊處理(有熱驚史者除外),對于高熱患兒,每4 h監測體溫1次,物理降溫或遵醫囑服用泰諾林口服液或美林口服液,高熱持續患兒用量每日不超過4次[5]。
1.2.3 心理護理 由于手、足、口皰疹的疼痛刺激以及陌生的病房環境,患兒易產生緊張、恐懼心理,常表現為哭鬧不安,不能安靜地接受治療與護理。護理人員應根據患兒的心理特點采用鼓勵的話語與患兒進行溝通和交流,消除患兒的陌生感和恐懼感,保持患兒情緒穩定,確保治療順利進行。
1.2.4 皮膚護理 保持患兒床鋪干燥清潔,保證穿著的衣物寬大柔軟潔凈舒適;對于伴發皰疹的患兒為避免撓破皰疹引起病毒傳播,應經常為患兒修剪指甲;若皮膚已發生破損,破損部位宜涂抗生素軟膏;為患兒洗澡時選擇用溫水洗浴。
1.2.5 口腔護理 口腔黏膜有潰瘍的患兒,護理人員要指導患兒在進食前后用溫水漱口,局部潰瘍處用蒙脫石散等外涂。對不會漱口的患兒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擦口腔,動作要輕柔;破潰后形成潰瘍伴疼痛,應每天用無菌棉簽蘸生理鹽水清洗患兒口腔后,在口腔破潰處涂康復新,每日3次或口服。
1.2.6 飲食護理 予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牛奶、豆漿、粥、爛面條等,食物溫度不宜過高,以減輕口腔糜爛面的疼痛感,多飲水,多吃口感較為清淡的新鮮水果,可適當補充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1.3療效判斷標準[6]
顯效:用藥2 d,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如體溫恢復正常,精神好,驚跳消失;好轉:用藥2 d,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如體溫高峰下降、精神好轉、驚跳好轉;無效:用藥2 d,癥狀及體征無改善,體溫無下降,驚跳無好轉,或出現其他并發癥。顯效及好轉均視為有效。
1.4 觀察指標
兩組患兒治療后的總有效率及兩組患兒的癥狀消失時間、水泡結痂時間、住院時間。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應用丙種球蛋白治療后的臨床療效比較
干預組患者出現驚厥1例,對照組患者出現腦炎2例,驚厥4例。所有患兒均未出現嚴重并發癥。干預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達97.1%,對照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達82.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23,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應用丙種球蛋白治療后的臨床療效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水泡結痂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干預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水泡結痂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634、3.237、3.452,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水泡結痂時間、住院時間比較(x±s,d)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3討論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性疾病,好發于嬰幼兒,尤以3歲以下發病較多見。手足口病患兒的臨床表現為發熱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現皮疹或皰疹,少數患兒可合并心肌炎、肺水腫和病毒性腦炎等,個別重癥患兒病情發展迅速,可致死亡[7-9]。一旦確診,在應用藥物治療的同時掌握手足口病的護理要點,加強基礎護理,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才能提高治愈率。手足口患兒及其家長因對疾病的了解較少而易產生恐慌心理,護理人員應向患兒及其家屬講解手足口病的治療、預后等相關知識,進行心理疏導,使患兒以正確的心態配合治療。對重癥患兒要密切觀察體征,實施針對性臨床護理干預。在患病期間應用丙種球蛋白治療,同時積極觀察病情變化,進行對癥護理,以盡早控制病情,改善患兒的預后[10,11]。護理干預措施貫穿于患兒整個住院期間,其質量的好壞對患兒的治療效果及預后有重要影響,本研究干預組針對本病的臨床特點以及患兒的特點,從發熱方面、飲食方面、心理方面及口腔護理及病情觀察等方面進行綜合性護理干預,結果顯示,干預組患兒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達97.1%,顯著高于對照組(82.4%),且干預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水泡結痂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與黃笑笑等[12]報道的結果是一致的,證實綜合性護理有利于提高丙種球蛋白治療手足口病患兒的療效,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縮短住院時間。同時護理中應密切觀察病情,及時發現并發癥,協助醫生及時做好化驗檢查,尤其重癥患兒,應行心電監護,監測患兒的心率、脈搏、血氧飽和度、血壓、血糖及血氣分析。陳姣[13]將80例重癥手足口患兒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綜合性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主要癥狀消失時間、轉入ICU例數、并發癥、住院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進一步證實綜合性護理能夠促進患兒病情康復。方曉英[14]將50例小兒手足口病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對照組患兒采取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患兒采取綜合護理模式;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患兒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治療時間均少于對照組,說明綜合護理模式對有效改善患兒癥狀、增強患兒治療效果起到重要作用,具有較好的臨床價值。endprint
綜上,綜合性護理干預對于丙種球蛋白治療手足口患兒的臨床療效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同時縮短住院時間,有利于促進患兒病情的康復。
[參考文獻]
[1] 譚禮洪. 36例小兒重癥手足口病早期臨床表現分析[J]. 現代醫院,2011,11(6):58-59.
[2] 張聰介,王群英,陳朝霞,等. 護理干預對手足口病治療效果的影響[J]. 右江醫學,2012,40(4):556-557.
[3] 孫璐露. 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手足口病治療效果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1,22(24):140-141.
[4] 馬紅云. 小兒手足口病的護理[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9):40-41.
[5] 黃艷益,劉百連. 甲潑尼龍聯合丙種球蛋白治療重型手足口病患兒早期護理[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 32(4):635-636.
[6] 高繁花,王英娟. 小兒手足口病83例護理體會[J]. 陜西醫學雜志,2013,42(7):933-934.
[7] 李正葉. 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在重癥手足口病患兒中應用的護理觀察[J]. 中外醫療,2009,28(1):128.
[8] 王偉文. 早期護理干預應用于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的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5):35.
[9] 李玉冰. 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手足口病患兒治療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7):57-58.
[10] 袁琴芳,孫盧燕. 小兒手足口病的護理體會[J]. 基層醫學論壇,2013,33 (9):656-658.
[11] 徐兵,蔡娟,陳娟娟,等. 小兒手足口病25例護理體會[J].蚌埠醫學院學報,2009,34(5):436-438.
[12] 黃笑笑,趙仕勇,王華萍,等. 手足口病患兒的綜合性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 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2):88-89.
[13] 陳姣. 綜合護理對重癥手足口患兒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8):69-72.
[14] 方曉英. 小兒手足口病應用綜合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探討[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3,22(24):144.
(收稿日期:2014-08-13)endprint
綜上,綜合性護理干預對于丙種球蛋白治療手足口患兒的臨床療效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同時縮短住院時間,有利于促進患兒病情的康復。
[參考文獻]
[1] 譚禮洪. 36例小兒重癥手足口病早期臨床表現分析[J]. 現代醫院,2011,11(6):58-59.
[2] 張聰介,王群英,陳朝霞,等. 護理干預對手足口病治療效果的影響[J]. 右江醫學,2012,40(4):556-557.
[3] 孫璐露. 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手足口病治療效果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1,22(24):140-141.
[4] 馬紅云. 小兒手足口病的護理[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9):40-41.
[5] 黃艷益,劉百連. 甲潑尼龍聯合丙種球蛋白治療重型手足口病患兒早期護理[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 32(4):635-636.
[6] 高繁花,王英娟. 小兒手足口病83例護理體會[J]. 陜西醫學雜志,2013,42(7):933-934.
[7] 李正葉. 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在重癥手足口病患兒中應用的護理觀察[J]. 中外醫療,2009,28(1):128.
[8] 王偉文. 早期護理干預應用于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的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5):35.
[9] 李玉冰. 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手足口病患兒治療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7):57-58.
[10] 袁琴芳,孫盧燕. 小兒手足口病的護理體會[J]. 基層醫學論壇,2013,33 (9):656-658.
[11] 徐兵,蔡娟,陳娟娟,等. 小兒手足口病25例護理體會[J].蚌埠醫學院學報,2009,34(5):436-438.
[12] 黃笑笑,趙仕勇,王華萍,等. 手足口病患兒的綜合性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 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2):88-89.
[13] 陳姣. 綜合護理對重癥手足口患兒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8):69-72.
[14] 方曉英. 小兒手足口病應用綜合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探討[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3,22(24):144.
(收稿日期:2014-08-13)endprint
綜上,綜合性護理干預對于丙種球蛋白治療手足口患兒的臨床療效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同時縮短住院時間,有利于促進患兒病情的康復。
[參考文獻]
[1] 譚禮洪. 36例小兒重癥手足口病早期臨床表現分析[J]. 現代醫院,2011,11(6):58-59.
[2] 張聰介,王群英,陳朝霞,等. 護理干預對手足口病治療效果的影響[J]. 右江醫學,2012,40(4):556-557.
[3] 孫璐露. 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手足口病治療效果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1,22(24):140-141.
[4] 馬紅云. 小兒手足口病的護理[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9):40-41.
[5] 黃艷益,劉百連. 甲潑尼龍聯合丙種球蛋白治療重型手足口病患兒早期護理[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 32(4):635-636.
[6] 高繁花,王英娟. 小兒手足口病83例護理體會[J]. 陜西醫學雜志,2013,42(7):933-934.
[7] 李正葉. 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在重癥手足口病患兒中應用的護理觀察[J]. 中外醫療,2009,28(1):128.
[8] 王偉文. 早期護理干預應用于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的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5):35.
[9] 李玉冰. 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手足口病患兒治療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7):57-58.
[10] 袁琴芳,孫盧燕. 小兒手足口病的護理體會[J]. 基層醫學論壇,2013,33 (9):656-658.
[11] 徐兵,蔡娟,陳娟娟,等. 小兒手足口病25例護理體會[J].蚌埠醫學院學報,2009,34(5):436-438.
[12] 黃笑笑,趙仕勇,王華萍,等. 手足口病患兒的綜合性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 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2):88-89.
[13] 陳姣. 綜合護理對重癥手足口患兒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8):69-72.
[14] 方曉英. 小兒手足口病應用綜合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探討[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3,22(24):144.
(收稿日期:2014-08-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