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禮龍
摘 要:最近幾年出來不少新規范,不少宣講會陸續開講。新技術得到推廣,不斷應用到新建工程中來。人們開始熟悉和認知新的做法,現在主要介紹一些新規范一些重要的做法和一些個人的淺薄認知。
關鍵詞:國標;照明;照明控制;防雷;光纖入戶;火災報警
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原有的國標規范已經更不上或滿足不了當代設施的要求了。同時,原有規范在實行十幾年來,暴露出很多不足與矛盾,是誤導不少設計師,引來不少爭論。施工與后期維護中,普遍反映現有規范某些不足。這種背景下,自2010年以來,國家住建部更新了不少現有的規范,陸續發布,《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2010、《住宅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242-2011、《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規范》GB50846-201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13等。
1 防雷接地重要新做法
傳統做法:在屋面,裙房屋面沿女兒墻、屋面機房及水池天面四周明敷接閃帶。
現規做法:在建筑物高度超過45米時,沿屋頂周邊敷設的接閃帶應將其接閃帶的支架適當加長并斜彎至“外墻的外表面”或“屋檐邊垂直外表面”。
2 照明設計一些做法
2.1 新規范居住建筑車庫照度30lx、公共車庫50lx,對應的其LDP值為1.2、2W/m2。對于一盞單管節能熒光燈(1x28W),將近每4m×6m、3m×5m網格一盞。照度降低、地下車庫燈具數量減少,這對建筑電氣設計師是一個福音,對于大型多層地下室的工程減少不少勞動量。
2.2 根據住宅建筑電氣設計規范9.2.3,住宅建筑的門廳、前室、公共走道、樓梯間等應急照明在火災情況下應自動點亮,俗稱強啟,就地控制必須有強啟開關(聲光控延時開關、光感應開關、雙控開關等)。其原理圖為大家所熟知,就不列舉。
2.3 對“地下室車庫等大開間應急照明集中控制的做法”提出一點自己的看法:(1)地下室車庫大開間應急回路采用雙頭燈這種情況下,對雙頭燈(橫向光)光連續性與均勻度提出質疑,這與采用帶電池熒光燈無可比性。在火災人員慌張情況下不利于人員疏散。(雙頭燈適合分散區域而不適合大面積場合);(2)多數人認為地下室應急回路,因一般情況下無自然光照入而處于“常亮”狀態,除了“疏散指示、安全出口”外無相關條文可尋(民規13.8.5)。由于使用了“常亮”詞匯,往往把回路斷路器理解為常閉而誤入歧途。正確的理解而是人為的把它長期閉合以滿足地下室正常照明。正因為回路斷路器可閉可開,就會引至蓄電池無端放電,需要額外加一個電源檢測線/充電線。(3)綜上所述,其原理圖如下,這種原理也適合大商場、辦公室等大開間無需強啟的應急照明回路。很多設計人員未標穿管線根數未標或標錯,對原理圖的未吃透。
圖一
2.4 在現有設計中,大型高檔建筑往往使用智能照明系統,而在一般性工程也需要照明集中控制,而這時使用智能照明投資巨大得不償失,推薦以下做法,適用于階梯教室、大型會議室、餐廳等分散獨立的場合。如下圖為某餐廳配電箱:
圖二
3 光纖入戶通信系統設計
光纖入戶宣講會以來,對于新建住宅的設計,還是存在不少誤區。新規范的實行,把電話系統和信息網絡系統籠統為光纖入戶通信系統了,設計中沒有必要為電話系統列設計說明專篇,言下之意,弱電設備房應為通信設備間和有線電視機房,分別有電信公司、廣電總局管理。多媒體配線箱(ADD),進線采用兩芯光纖G.657A,進ADD光網絡終端(ONU),包含電話與有線電視終端。
4 火災自動報警級消防聯動控制設計
新規范的實施對于設計者另一個福音則是地下室車庫選用感煙探測器,無疑減少不少工程量。
還有個重要不同,每只總線短路隔離器保護的火災探測器、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和模塊等消防設備的總數不應超過 32點;總線穿越防火分區時,應在穿越處設置總線短路隔離器。其中卷簾門做法有些變動,在卷簾的任一側距卷簾縱深0.5m~5m內設置不少于2只用于聯動防火卷簾的感溫探測器。設計者往往疏忽。見下圖四示意:
圖三
其中火災報警規范規定住戶內每間臥室、起居室內至少設置一只感煙探測器(在《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報審版中也已經提起)。
5 結語
總之,隨著建筑智能化的發展,電氣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將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設計專業及領域更多,技術更新更快,也更復雜,要想把此項工程做好,電氣工程管理人員需要不斷學習新技術和新規范,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