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農機監理信息系統發展現狀,指出目前農機監理信息系統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可用于完善農機監理信息系統的具體技術措施。
關鍵詞:計算機;信息系統;農機監理
中圖分類號: F32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4.22.0036
計算機以其快速準確計算和處理信息的優勢,已成為當今社會各個領域不可缺少的辦公工具,在農機監理工作中也已普遍應用。目前我國農用機械數量大幅增加,流動性日益增加,數據的信息化處理更加繁瑣,對農機監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有效地在農機監理工作中使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逐步縮小農機安全監理系統與全社會的數字鴻溝,全面實現資源共享和網上辦公已成為當前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務。
1 農機監理信息系統發展現狀
1.1 基本實現了農機監理計算機管理
我國的農機監理系統由國家監理總站和各省、市、縣監理站組成。上級監理機構對下級監理機構監督指導,縣級監理站負責完成具體業務。目前絕大多數省、市農機監理部門都建立了適應本地業務的農機監理信息系統,通過局域網實現了農機監理業務計算機管理。
1.2 農機監理信息管理系統不統一
由于各地區發展不平衡,各地的硬件設備差異較大,農機監理信息系統監理系統模塊、數據庫標準和業務流程都不統一,全國沒有統一的農機監理信息中心,各省、市、縣之間很難進行網上業務辦理及遠程數據共享。
1.3 農機監理信息系統功能與結構不足
目前我國多數地區的農機監理信息系統都是基于Client/Server結構的系統軟件,這種結構兼容性差、數據分布功能不強、遠程訪問效率低,對硬件要求高、維護困難。同時多數地區開發的信息系統功能單一,只局限于簡單的內部業務,與電子政務透明化、信息化、高效率等發展趨勢相違背,不能適應當前監理業務的發展。
基于上述分析,目前迫切需要暢通信息通道、擴大信息來源,將現代計算機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農機監理體系中,從而全面實現農機監理工作的數字化、網絡化,以適應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發展的需要。
2 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實現農機監理信息化
2.1 建立全國統一的農機監理信息平臺
為實現信息高度共享,提高數據利用率,更好地實現農機監理業務工作的規范化、信息化、網絡化,應加快建設全國統一的農機監理信息系統,建立起統一的數據庫模型,按照相關法規制定農機監理信息系統的數據庫標準,使數據得到有序存儲,從而實現農機監理數據庫的集中與分布式管理。將各地農機監理部門通過網絡聯結起來,可通過VPN技術建立虛擬網絡,支持農機監理機構從一個接口接到各級信息管理平臺。通過內網和互聯網實現分布式辦公和移動辦公,實現為行業內部和社會提供隨時在線提交和查詢信息。
2.2 構建基于B/S架構的農機監理信息平臺
B/S(Browser/server)結構即瀏覽器和服務器結構,具有使用簡單,易于升級維護,網絡擴展性好,安全性好等特點。基于B/S架構的農機監理信息平臺,采用分布式區域管理技術,可以借助網絡平臺,有效整合各種多媒體資源,實現遠程發布和管理;系統采用專有的傳輸協議,支持權限管理、下載斷點續傳、數據庫對接等網絡應用,能實現不同的人員,從不同的地點,以不同的接入方式訪問和操作共同的數據庫。同時能有效地保護數據平臺和管理訪問權限,保障服務器數據庫的安全。基于B/S結構的農機監理信息系統,可以使農機監理部門對農用機械及駕駛員的管理完全數字化、網絡化,界面統一,操作方便,易于維護升級,可以較好地滿足農機監理部門操作人員及廣大用戶的需求,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2.3 將專家系統技術應用于農機管理工作
專家系統屬于人工智能的一個發展分支,它模擬人類專家的推理思維過程,將領域專家的知識和經驗存入系統,系統對輸入的事實進行推理,做出判斷和決策。如能將專家系統技術應用于農機監理的日常工作,可以在統計農機數量、跟蹤異動情況、駕駛人培訓、日常安全管理等方面發揮突出優勢,可以及時統計、上傳數據,準確反映轄區內農機安全管理情況,有效協助行政管理部門做出正確判斷。
參考文獻
[1] 張紅梅.淺談檔案現代化管理[J].檔案管理,2011,(05).
[2] 王秀華,霍東方.電子檔案信息安全管理和技術措施[J].河北大學學報,2002,(02).
作者簡介:王軼男,碩士,四平市農機監理處,研究方向:農業信息技術。
網絡出版時間:2014-11-7 16:17:01
網絡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oi/10.14025/j.cnki.jlny.2014.22.0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