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幾種玉米常見蟲害識別和預防蟲害發生的方法,及一旦發生蟲害要如何進行藥劑防治。
關鍵詞: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S435.1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4.22.0075
針對玉米蟲害而言,筆者建議農戶還是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盡最大努力防患于未然是十分必要的,做好玉米蟲害的預防工作十分重要。因為一旦發生蟲害,或多或少都會對玉米造成一定的傷害,并且發生蟲害之后所進行的藥劑根治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玉米植株和土地帶來負擔,所以筆者建議農戶做好預防工作,一旦玉米發病再使用藥劑治療。
1 玉米螟
1.1 玉米螟癥狀識別
玉米螟是玉米最常見的害蟲之一,以為害玉米和高粱為主,主要發病地區就包括東北地區,該病危害嚴重,一旦發病可以危害玉米植株的各個部位,造成玉米植株發育不良,甚至導致植株死亡,影響玉米結穗,給玉米產量和質量帶來嚴重影響。
玉米螟屬于多食性害蟲,該害蟲蛹為褐色,發育成幼蟲是白色,成蟲仍為褐色。對玉米危害最大的是玉米螟的幼蟲,玉米螟幼蟲出去快速生長發育階段,需要吸食大量的營養,幼蟲主要侵害玉米的心葉,當玉米葉展開之后,農戶可以看到由玉米螟侵蝕的小孔。玉米螟對玉米的危害還不僅僅體現在對玉米葉片的侵害,該害蟲在玉米雄穗抽出后鉆入雄花為害,影響雄花生長和發育,甚至是折斷雄花基部。等到玉米雌穗抽出后,該害蟲又馬上侵害玉米花絲,侵害籽粒,嚴重影響玉米生長發育,甚至造成玉米結穗困難。有時該害蟲還會侵蝕玉米莖稈,導致玉米莖稈發育不良,生命力弱,遇到大風天氣非常容易折斷,造成玉米減產。
1.2 玉米螟的防治方法
預防:選擇抗蟲害能力強的品種是第一步,其次可以種植誘殺田,消滅害蟲,另外要及時清理病源,在越冬玉米螟羽化之前處理有害蟲寄居的秸稈,可以采取焚燒處理,消滅蟲源。
藥劑防治:用2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或18%殺蟲雙水劑250毫升對細沙5公斤拌成顆粒劑,投到玉米心葉當中,每株投1~2克最為合適。
2 玉米蚜蟲
2.1 玉米蚜蟲癥狀識別
無翅孤雌蚜體長卵形,如果蚜體深綠色,成蚜為暗綠色,披薄白粉,附肢黑色,復眼紅褐色,觸角6節,體表有網紋。腹管長圓筒形,端部收縮,腹管具覆瓦狀紋,基部周圍有黑色的暈紋;尾片圓錐狀,具毛4~5根;有翅孤雌蚜長卵形,體深綠色,頭、胸黑色發亮,復眼為暗紅褐色,腹部黃紅色至深綠色;觸角6節比身體短;腹部2~4節各具1對大型緣斑;翅透明,前翅中脈分為二叉,足為黑色;腹管為圓筒形,端部呈瓶口狀,暗綠色且較短;尾片兩側各著生剛毛2根卵橢圓形。玉米后期蚜蟲主要為害雄穗和上層1~5葉,下部葉片受害輕,刺吸玉米汁液,致使葉片變黃枯死,常使葉面生霉變黑,影響光合作用,降低粒重,并傳播病毒病造成減產。蚜蟲危害雄穗,導致其不能散粉,影響授粉受精,導致不能結籽,影響玉米產量和質量。
2.2 玉米蚜蟲防治方法
預防:選用抗蟲品種,降低發生玉米蚜蟲的幾率。建議可以及時清除田間地頭雜草,清理玉米蚜蟲的寄主。注重田間管理,增強植株抗蟲害能力。
藥劑防治:可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或20%康福多濃可溶劑8000倍,或70%艾美樂水分散劑20000~25000倍,0.36%綠植苦參堿水劑500倍,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2.5%三氟氯氰菊酯2500倍,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倍。
3 玉米粘蟲
3.1 玉米粘蟲癥狀識別
玉米粘蟲是玉米主要蟲害之一,體長在2厘米左右,一般不超過2厘米,該害蟲顏色較深,一般為褐色,雄性蛾子顏色較深。該害蟲幼蟲頭頂有八字形黑紋,氣門上有明顯的白線。玉米粘蟲的幼蟲主要危害玉米的葉片,發生嚴重時可以將葉片吃光,最后導致植株死亡,直接給玉米造成減產。一般來講,地勢低的玉米種植區或者玉米生長高低不齊的地塊易發生玉米粘蟲。
3.2 玉米粘蟲防治方法
預防:以抗蟲品種為首選,建議玉米種植地塊盡量平坦,不要在低洼處種植玉米,避免受到粘蟲侵害。在玉米出苗后可以適當淺耕滅茬,破壞玉米粘蟲的生長環境,降低發病幾率。
藥劑防治:每畝可選用50%辛硫磷乳油、77.5%敵敵畏乳油、40%毒死蜱(樂斯本)乳油75~100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毫升+77.5%敵敵畏乳油50毫升對水50公斤均勻噴霧。
4 紅蜘蛛
4.1 紅蜘蛛癥狀識別
玉米紅蜘蛛也稱火龍,可以危害100多種種植物,是農作物的主要害蟲之一。該害蟲主要為害玉米葉片,一般是寄生在玉米葉片的背面,以吸食玉米葉片背部組織的汁液為主,造成葉片發育不良,光合作用下降。玉米植株受到紅蜘蛛為害嚴重的時候,葉片顏色逐漸變白,甚至干枯死亡,最終導致玉米籽粒不飽滿,甚至結穗困難,嚴重影響玉米產量及質量。
發生條件與傳播途徑:玉米紅蜘蛛喜高溫低濕的環境條件,干旱少雨年份或季節發生較重。以雌成螨在作物、雜草根際或土縫里越冬。越冬雌成螨不食不動,抗寒力強。春季氣溫達7℃~12℃以上產卵孵化,發育至若螨和成螨時,轉移至雜草和玉米上為害,7~8月進入為害盛期。
4.2 玉米紅蜘蛛防治方法
預防:選擇抗紅蜘蛛能力強的品種,加強田間管理。
藥劑防治:可用20%三氯殺螨醇乳油、73%克螨特乳油或5% 尼索朗乳油1500倍液噴霧防治。
參考文獻
[1] 馮獻榮.玉米苗期病蟲害防治技術[J].河北農業科技. 2008,(11).
[2] 柏新娣,范志軍,何香竹.玉米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四川農業科技.2009,(09).
作者簡介:于成基,本科學歷,公主嶺市毛城子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種植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