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朱曉華
摘要:近年來,國內外職業技能大賽方興未艾,給傳統的實踐教學模式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和影響。技能大賽倒逼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要更好地把準市場脈搏,貼近生產實際和企業要求,使學生學以致用,為實踐教學提供了一個導向標桿。作者通過對技能大賽的理性思考,提出技能大賽倒逼高職院校進行實踐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高職;技能大賽;倒逼;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4)10-0125-022013年,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出席在天津舉辦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指出,大賽展示了職業教育創新成果,深化了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有力推動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促進了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的結合,擴大了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增強了職業教育影響力和吸引力。大賽已成為廣大師生展示風采、追夢圓夢的廣闊舞臺,成為促進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抓手。高職院校承辦、參加技能大賽也成為推進學校影響力,提升學校美譽度,促進學生就業的有效途徑。
隨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開展,在高職院校中快速形成了學技能、比技能的氛圍,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高職院校是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主要載體,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最直接的教學,因此聚焦職業技能大賽在反推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改革中的作用就非常值得研究。
“倒逼”原本是貨幣經濟學的一個術語,最早由經濟學家鐘朋榮在 《中國通貨膨脹研究》中提出,但如果在普適意義上去理解,“倒逼”指的是主體在外部壓力下被動采取有效措施以緩解壓力的過程。“倒逼”背后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動力。這種力量使主體感到時間緊迫,感到外部環境不穩定,感到一種危機。這種力量也促使主體想辦法克服這種環境不穩定性,從而形成組織改革和發展的“倒逼”。隨著近幾年技能大賽的開展,把“倒逼”應用到高職教育實踐教學中,可以明顯感覺到技能大賽對實踐教學的“倒逼力量”日益增強。
一、職業技能大賽對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倒逼”目前,不少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仍以學科理論為中心,這樣會導致培養的人才與生產實際相脫節,無法滿足市場經濟發展需求。職業技能大賽的賽項設置緊扣相關的行業領域,是當前企業、行業技術發展的方向,是技能需求的導向,這些方向決定了學生畢業后能否找到合適的工作,能否快速適應工作崗位。因此,高職院校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要以理論夠用、重視實踐、突出技能為原則,以就業為導向充分貼近行業崗位標準,完全打破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之間的界限,將理論與實踐、知識與技能通過崗位需求整合到統一的專業課程當中。
二、職業技能大賽對實踐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倒逼”在傳統的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院校實踐教學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的教育傾向。在此影響下教學也是教師講授知識、學生被動學習的“填鴨式”方法,學生缺乏實物認知,導致學生學到的技能是沒有實用價值的,偏離了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職業技能大賽賽項的設置一般是以專業崗位為標準,模擬一個真實的工作情境,要求學生按照此工作情境以團隊合作形式參賽,從而實現技能大賽的項目。因此,在實踐教學中,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理念,以項目和任務驅動實踐教學方法改革,按照工作項目、工作任務來組織實踐課程的內容,仿真企業工作環境,加強情境教學,使學生進入企業后可以快速適應工作崗位。
三、職業技能大賽對實踐教材改革的“倒逼”實踐教學教材多數是由高職院校的教師編寫的,由于教師工作崗位的性質,編寫人員很難及時跟蹤生產和技術的發展變化,教材很難真正反映最新的生產、技術、工藝水平,制約了實踐教學的改革。職業技能大賽貼近生產、貼近技術、貼近工藝,賽項的評分標準都是盡可能參照職業標準。教師通過參加技能大賽,了解企業最先進的生產工藝、技術和標準,分析得出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與企業、行業技能需求之間的差距,可以及時對實踐教學教材補充最新的教學內容。同時,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吸收企業、行業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參與到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教材的編寫中來。以此確保教材能緊密跟蹤技術先進水平,從而使學生掌握的技能適應企業的需求、緊跟時代的發展。
·問題探討·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改革的“倒逼”分析四、職業技能大賽對提升實踐教學師資建設的“倒逼”近年來,高職院校都比較注重“雙師型”師資建設,但在實踐教學方面,師資還是缺乏。目前,高職院校教師以碩士研究生為主,總體學歷層次還是較高的,但是很多教師都是從大學畢業后直接進入到高職院校,對高職院校的行業特點及教育理念缺乏必要的了解。同時,這些教師從本科到研究生接受的都是傳統的高等教育,理論基礎、科研能力較為扎實,但由于沒有企業的實踐經歷,缺乏一定的職業實踐能力和實操技能。職業技能大賽注重專業崗位技能,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參加技能大賽,不僅是學生技能的展示,同時也是實踐教學指導教師的教學比賽,包含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對新技術、新工藝、新技能的掌握和教授,對崗位的職業技能需求分析等,這就要求指導教師跟得上時代發展步伐,掌握最新的工藝、技術、技能,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從而全面促進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五、職業技能大賽對改善實訓基地條件的“倒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職業技能大賽競賽項目涉及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等都是由企業提供,這些均體現了行業的最新水平。因此,要取得好的比賽成績,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這就對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訓基地為實踐教學的開展提供了基礎保障,同時又是技能大賽的訓練場所,因而在今后的實訓基地建設當中,要充分考慮技能大賽的考核標準,結合企業先進的生產實際,不斷更新實訓基地的儀器、設備,使實訓基地的競賽訓練功能更加完善,從而提升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水平。同時,基于高職院校單靠自身力量改善實訓條件是遠遠不夠的,要構建多元化投資途徑,技能大賽會增加學校、企業之間的接觸、溝通,促進校企合作,共同優化實訓條件,共同培育適合社會需求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綜上所述,職業技能大賽是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風向標”,對實踐教學的倒逼力量日益強大。通過技能大賽,促進了專業課程體系和教材改革,革新了實踐教學理念,加強了職業院校師資建設,推動了實訓基地建設和校企合作,從而深化實踐教學改革,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雷治海,賈曉慶,蘇娟.以專業技能競賽為栽體,提高實踐教學質量[J].價值工程,2011(34).
[2]靳潤成.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戰略思考[J].教育研究,2011(9).
[3]孟憲輝,劉四妹.淺議技能大賽在職業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J].當代教育論壇,2010(10).
[4]錢金萍.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與實踐教學的內涵、特質比較[J].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