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源清

“快看機器人跳騎馬舞了!”
2014年9月1日,在第七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職業教育成果展上,由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共同研制推出的5個雙足人形機器人大跳《江南style》,把展會氣氛推向了高潮。
惟妙惟肖的表演,完美無間的協作,雙足人形機器人讓前來觀摩的各國嘉賓感到新鮮之余,也對貴州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參觀結束后,來自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東帝汶等國家的教育官員紛紛表示,希望能夠與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互派留學生,進一步深入交流,共同發展。
作為省級示范高職院校,近年來,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緊扣“兩加一推”的主基調,在辦好化工等“龍頭專業”的同時,不斷加大科研工作力度,把加強科研工作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任務納入“十二五”發展規劃,在融合科研與教學、產業的嘗試上走出了自己的“style”。
“我們正致力于開發一批多學科融合的科研產品。”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電子與信息分院院長周敘國表示,除了雙足人形機器人以外,學校還開發出輪式機器人、月球車、LED點陣文字顯示小電扇、無線信號傳送電子鐘等多種電子產品。其中,輪式機器人集機械、傳感技術、軟件編程為一體,連續三年獲得貴州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而月球車則因其在模擬月球環境下實現行走、避障、拍照及傳回云端等多種功能,也在2010年全國高職高專技能大賽嵌入式設計項目中獲得了三等獎的好成績。讓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師生驕傲的是,僅在今年,LED點陣文字顯示小電扇就先后得到過貴州省省長陳敏爾、馬來西亞教育部職業教育司司長哈吉·阿哈默德·達祖丁·杰伯的一致好評。種種成績和贊譽無不說明,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研發水平已經走在全省職業院校的前列。
除了科研開發,科研與教學的結合也是該校當前的一大亮點。“剛開始連軟件、程序是什么都不知道。”談起自己剛進入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就讀時,原本在高中讀文科的王強感慨良多。不過,自從在課堂上接觸機器人制作后,王強主動學習的激情日益增長,2012年和2014年,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先后兩次參加貴州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并分別獲得了高職組機器人應用技術、電子芯片級檢測維修與數據恢復項目一等獎和二等獎。
“把機器人制作引入課堂,這是我們在‘真實產品、項目導向教學理念上的探索。”在周敘國看來,科研載體的有效性在于既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促使其學習方式由被動向主動轉變,又能增強其動手實踐能力。周敘國介紹,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還開發了《綜合電子系統設計》課程,把機器人制作作為重要內容搬上教材。
在科研與產業(企業)結合方面,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近年的成績也是可圈可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12年,學校與專業從事機器人研發推廣的北京智能佳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目前,雙方共建有一所聯合實驗室。北京智能佳科技有限公司不僅提供先進的技術和設備,而且不定期派技術人員到學校培訓交流,針對優秀學生直接推薦就業。“下一步,我們將增進合作,實現在產品上的聯合開發和推廣。”北京智能佳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寶海介紹。
2013年,隨著第二批“德促貸款”申報項目審批通過,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將獲2000萬歐元貸款,其中70%將用于實驗室建設,科研實驗室的投入資金預計為2000萬元。(責任編輯/喻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