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

隨著第九屆貴州旅游產業發展大會成功舉辦,近日貴陽市花溪區青巖古鎮客流不斷。在這個擁有600年建城史,借旅發大會再度火了一把的古鎮上,貴陽供電局青巖供電所員工孫仁發與楊建,已經連續幾天每天不定時前往對分支箱以及用戶下戶線進行用電檢查。“客人多了,工作更不能馬虎,如果發生因供電線路故障引起的事故,我們就失職了。”孫仁發說。像孫仁發一樣,貴陽供電局上千名員工正借助貴陽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勁風,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努力彰顯供電企業的社會責任。
助力旅發大會
供電扮靚青巖
無論是多彩貴州,還是爽爽貴陽;無論是高原明珠花溪,還是歷史文化名鎮青巖,發展均離不開旅游業。為協助好第九屆貴州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的召開,早在大會舉辦前一個月,貴陽供電局數十名員工就放棄了節假日休息,投入到保供電工作中。
8月14日,距離大會開幕還有一天。在青巖古鎮南門主會場,青巖供電所所長何良君帶領10余名員工將發電車進行接入。為了讓電纜線不影響行人過路,工作人員特地將電纜線沿路邊梳理后,靠邊放置整齊。
“今年初開始,我們就已經對旅發大會召開的保供電工作進行系統布置,現各項工作已準備就緒。在確保可靠供電的同時,還特別注重對工作細節的處理,希望給遠到而來的游客展現南網人的良好形象。”何良君說。
8月15日至24日在貴陽舉辦的第九屆貴州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包括開幕式、旅游景區轉型升級現場觀摩會等主體活動及“多彩貴州·爽爽貴陽”旅游博覽會、“大數據時代——旅游業的機遇與挑戰”論壇等配套活動,涉及保供電場所達到14個,涉及多條110千伏及10千伏供電線路。
為保障大會順利舉辦,貴陽供電局先后投入保供電人員上百人次。僅在青巖古鎮,一個月內就有30多名電力工人對5條涉及保供電的10千伏線路進行了全面排障處缺。截至大會結束,第九屆貴州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各項保供電工作順利開展,實現供電萬無一失。
助推生態農業
服務農村小康
“從品種和設備的選擇到病蟲害防治,有機蔬菜基地與傳統蔬菜基地都不相同。在生產過程中,得到了供電部門的大力協助。”在清鎮市綠色蔬菜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內,青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清鎮市綠色蔬菜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位于清鎮市紅楓湖鎮,規劃建設綠色生態蔬菜30000畝,是全省著力打造的“100個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之一。
有機蔬菜基地里高溫悶棚、滴灌噴灌、視頻監控等現代農業生產設備一應俱全,實現了規模化、標準化生產。
一直以來,貴陽供電局堅持把優化供電服務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軟環境,先行一步,當好配角。緊緊抓住推動貴州省跨越發展、城鎮化帶動的機遇,助推園區發展,2013年至今,貴陽市產業園區內無企業因為斷電導致經營受損事故發生。
在服務農業園區的過程中,貴陽供電局創新工作舉措,相繼推出“組合拳”,從優化服務模式、業擴提速、加快電網建設步伐等多方面入手。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在第一時間做好工程的接入系統、業擴報裝等工作的配套服務工作,解決項目建設用電難題。為確保工程建設期間的可靠用電,貴陽供電局還與客戶建立了定期信息通報和溝通機制,定期走訪客戶和召開與客戶面對面座談會,以便及時了解客戶用電需求,主動義務幫扶客戶解決所遇到的用電及技術難題,確保客戶的用電之需和內部供電設施的安全穩定運行。
為確保企業及時用電,貴陽供電局推出“三級五星客戶經理制”,為園區配備了專項客戶經理,負責為園區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對企業用電建立綠色通道,每一個項目均確定客戶經理跟蹤服務,確保在最快時限內滿足客戶用電需求。
加大科技投入
提供可靠供電
9月4日,由貴州省能監辦、貴州電網公司、貴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貴陽市政府應急辦、貴陽供電局聯合承辦的貴陽市2014年大面積停電應急聯合演練在貴陽供電局成功舉行。來自貴陽市供電、供水、交通、醫療、通信、消防、機場、火車站、商場、新聞媒體等15個行業共200余人聯合開展應急聯動,積極應對大面積“停電”。
演練引入國際先進的功能演練方式,通過高效有序地應急聯動和指揮,全面展示了貴陽市政府處置大面積停電事件的聯動能力。貴陽供電局積極展示作為主體責任單位的大面積“停電”應急處置能力,動用了一系列如移動變電站、帶電作業車、移動發電車等科技含量較高的新裝備;突出以客戶為中心,快速恢復供電。本次演練還增加了機場等重要用戶的參與,通過演練達到與重要用戶共同提高處置電力突發事件的能力,對外展示了貴陽供電局的輿情引導體系,提升了供電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
近年來,貴陽供電局加大科技投入,進一步提高貴陽電網的供電可靠性。7月7日,貴州電網第一座移動式110千伏變電站運抵貴陽。這種車載移動式變電站與普通變電站功能一樣,但占地面積更小,在普通變電站無法正常運行時將發揮作用。同時,加快帶電作業技術的推進步伐,將具有全國先進水平最遠距離可超過300米的旁路帶電作業應用到施工中,實現10千伏供電線路在計劃檢修、維護時無需停止客戶供電。2013年,全局共開展帶電作業1213次,同比提升153%,節約用戶平均停電時間4.25小時。
為確保居民客戶安全可靠用電,貴陽供電局還將管控的重心放在停電時間、停電范圍和停電次數“三停”上,通過防止外力破壞減少故障停電時間。
無論是數字化變電站的建設、配電網改造的升級,還是帶電作業、帶電水沖洗、在線監測系統等新興應用技術的不斷革新……圍繞供電可靠性的提升,貴陽供電局不斷挖空心思做文章,目的就是為了減少停電時間。2013年,貴陽供電局城市用戶年平均停電時間為0.93小時/戶,緊隨珠三角地區邁入1小時大關。
結合自身實際
變通服務方式
5月15日,貴陽供電局啟動2014年社會責任日暨為民服務周活動。活動以“為民服務,責任接力,真情傳遞”為主題,開展走進農村、社區、學校、醫院、企業、困難家庭的“六走進”活動,組織安全用電、節約用電宣傳,提供用電義診等服務。
針對城市居民和農村客戶群體,貴陽供電局結合自身實際,出臺不同服務方式。城鎮居民方面,根據城市居民社區化的特點,搭建“社區電力服務網格”平臺,把供電服務送到家門口。面對農村客戶,則啟動了“村電共建”工作,打造村鎮、電力共建新模式,實現用電服務的延伸,建立與農村客戶良好的溝通平臺。
2013年,貴陽供電局對30萬戶居民客戶開展了入戶走訪活動,對所搜集的問題進行分析,系統評價,最終提升了問題處理能力,進一步提升客戶滿意度。今年4月,再次啟動以“調查客戶需求,加強客戶聯系,協調用電事宜,解決用電難題”為主題的客戶走訪活動。
此外,貴陽供電局還采取多種措施整合社會資源,加大對銀聯代扣、自助繳費終端、便民代收點等多種繳費方式的宣傳,讓客戶真正實現用電省心。
打造綠色電網
助力爽爽貴陽
近年來,黔中經濟迅速發展,貴陽供電局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重點打造“5個100工程”的部署,積極探索建立客戶全方位服務體系,通過提高自身服務效率,拉動綠色生態文明經濟、客戶效益和群眾用電滿意度持續提升。
貴陽經濟在跨越式發展的進程中,以優越的綠色生態資源為依托,從褐色經濟向綠色經濟、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經濟的發展方式轉變,這一極富地域特色的發展方向,促使貴陽供電局想要更好地提供電力服務,就要緊緊把握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
在支撐貴陽經濟后發趕超快速增長過程中,在壯大和健全電網網架的同時,貴陽供電局還兼顧保護這座宜居生態城的環境。其中,電網裝備的技術水平起到至為關鍵的作用。
貴陽電網的發展以節約日趨緊張的社會資源為前提,隨著貴州省首個具有節地、節能、節材、節水等特點的110千伏3C綠色變電站以及模塊化變電站、數字化緊湊型變電站等科技含量較高電網項目的投入運行,加上風電等清潔能源的陸續接入,貴陽供電局正努力運用技術創新,用提高綠色電網的供電可靠性來支撐貴陽“同步小康”。 (作者單位:貴陽供電局 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