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3月,由于群眾信任,我由村婦代會主任被選任為村支部書記,并一直連任至今。“一個女子能否管好一個村?”上任之初,我也曾千百次地問自己,但既然群眾選了我,我就一定要干出實事,絕不辜負群眾的厚望。
萬丈高樓平地起。針對班子年齡老化、思想僵化、各項組織制度不健全、作風散漫等一系列問題,從上任第一天起,我就下決心抓好支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通過積極組織支委成員和全體黨員學習《黨章》,深入學習和領會新時期黨的性質和任務;在廣泛征求黨內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把政治覺悟高、黨性原則強和年輕有文化的黨員同志納入支部班子。與此同時,為確保一方平安,我狠抓社會管理,不斷加強干部黨員的普法教育,認真抓好民事糾紛的調處。只要得到村民事糾紛的反映或報告,我都親自參加調解,力爭把矛盾和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
發展才是硬道理。為帶領群眾發展致富,我認真分析我們村資源條件,并下決心對本村的農業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一是發動群眾將凡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一律改種用材林或果木林。二是積極支持和鼓勵農民群眾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三是依托平永村所處的區位優勢,支持和鼓勵農民積極發展農、林產品貿易加工,運輸、餐飲、旅館服務業等。目前,平永村共建有優質果品基地1500畝,品種有臍橙、椪柑、楊梅、桃子、李子、梨子等,僅果品一項,每年全村可增收300多萬元。在養殖方面,全村現有竹鼠養殖專業戶2戶,養羊專業戶3戶,養雞專業戶4戶。此外,全村現有農、林產品加工點21個,運輸車30輛,餐飲從業人員150多人,旅館8家,個體工商戶32戶。
經過十多年努力,如今的平永村已發展成新型社區,治安好了、環境靚了、群眾收入也增加了。社區居民人均年收入從原來的不足2000元增長到現在的6000多元,成了平永鎮有名的“富裕村”。
口述:劉先珍(榕江縣平永鎮平永社區黨支部書記,貴州省優秀村黨組織書記)
記錄:周光勝(榕江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