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明 (合肥市測繪設計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61)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少批多建、未批先建等違法建設現象屢建不鮮,在規劃尚未實施的城鄉結合部位這種現象尤為突出,傳統的人工巡查方式,已無法適應目前現狀,如何快速、及時地發現違法建設,定位、定性、定量,是規劃管理部門多年來一直研究的課題。
為加強宿州市的城市規劃管理工作,加大對城市規劃區范圍內違法建設活動的打擊力度,宿州市規劃局準備利用遙感技術對宿州市規劃區域約370km2的地表覆蓋實施全面的動態監測,為宿州市規劃局科學決策提供精確的信息保障,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違法建設動態監控工作機制。為此,宿州市規劃局委托合肥市測繪設計研究院提供技術支持。
遙感影像輔助規劃監察,其原理是充分利用遙感影像真實性強、信息量大、視野廣闊、面積大、概括性強、易于了解概貌的特點,短期內可得到相同區域的重復數據,利用兩期或多期遙感圖像,直觀地發現地表覆蓋的變化狀況,從而便捷地獲取變化區域地表建筑增減的數量、位置、占地面積等信息,為規劃核查提供依據。
宿州市違法建設動態監測項目,2013年9月立項,2013年11月完成,利用兩個時點的影像數據,共查出地表覆蓋變化區域36910個圖斑,占地面積為1583.2 ha,在影像圖上標注變化區域坐落的位置,按新增、改擴建、拆除建(構)筑物3項歸類統計形成報表。該項目是既我院2011年底完成住建部《遙感技術在城鄉規劃中的應用》課題研究之后,是我省利用遙感技術輔助城鄉規劃監察又一次的成功應用。

圖1
①一期影像采用2008年5月航攝數據,覆蓋監測區域227.6km2(見圖2),其中真彩色影像86km2,黑白影像141.6km2。
航飛采用RC30膠片相機,像幅大小為23cm×23cm,掃描分辨率為21μ,滿足1∶1000地形圖測繪要求,TIF格式。
②二期影像采用2013年5月QuickBird衛星影像,全色波段,影像地面分辨率為0.61m,面積350km2(見圖3),覆蓋整個監測區域,TIF格式。
兩期影像的地面分辨率滿足動態監測要求,能辨認與影像分辨率相匹配的地面覆蓋要素。

圖2 一期影像

圖3 二期影像
①覆蓋監測區域的1∶10000地形圖數據,面積428km2,DWG格式。
②1∶1000地形圖數據248km2,覆蓋監測區域230km2,DWG格式。
地形圖資料用于影像數據預處理使用。
另外,宿州市規劃局提供了該市的規劃路網數據,DWG格式,用于格網劃分。
為提高數據處理的速度,將監測區域劃分為104個格網,依格網內主要地理名稱作為格網的名稱。
利用宿州市規劃路網數據,結合地形圖數據,在衛星影像圖上劃分格網。為保證不遺漏,依線狀地理要素為格網線,如道路、鐵路、街道、河流等。
遙感圖像處理采用Erdas Imagine軟件,對照1∶1000、1∶10000地形圖和遙感圖像,選取地面控制點,進行航空像片正射校正、鑲嵌,衛星遙感圖像幾何校正,按格網裁剪。
一期影像數據采用航攝方式獲取,所攝物體在像片上的投影屬中心投影,需隔片對航空像片正射校正,將其轉換為正射投影。
在Erdas Imagine軟件中,輸入單張航片數據,啟動幾何校正模塊,輸入航攝模式參數,航片內定向,設置投影參數,讀取地面控制點(6個以上),求解轉換模型參數,對航空圖像采用雙線性內插重采樣。為提高后續工作機器運行速度,將重采樣后的圖像轉換為IMG格式。
由于本次監測區域地勢平坦,故只利用現有1∶10000地形圖高程信息制作DEM數據模型。
航片內定向殘差大于1個像元時,要重新內定向;求解轉換模型參數的地面控制點殘差和中誤差,一般情況下,大于1個像元的控制點應刪除,并重新選取、求解,直到滿足要求后,進行圖像重采用,重采樣的像元大小同原始航片。
然后對正射校正后的航空像片進行鑲嵌,按劃分的格網裁剪。
二期圖像為QuickBird衛星影像,全色波段,TIF格式,大小1.07G。使用Erdas Imagine軟件,采用二次多項式模型一次性幾何校正。實際工作中,比對衛星影像和地形圖,選取地面控制點。點位一般選擇校正圖像和地形圖都容易識別的同名地物,如道路交叉點、建(構)筑物的拐點等??刂泣c應覆蓋整個區域,分布均勻,不能成線形。確認控制點殘差、中誤差小于1個像元后,對影像進行重采樣,并轉換為IMG格式保存。然后對校正后的影像按格網裁剪。
在Erdas Imagine軟件中,將相同格網的一期、二期影像數據疊加顯示,通過卷簾顯示工具,移動過度線,比對兩期數據的相互關系,目視分析、判讀地表覆蓋變化區域,并標注。
使用ArcGIS軟件,按格網劃分提取變化圖斑。
①為方便工作,同時考慮成果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防止數據匯總時人為造成錯、漏,建立SuZhou.mdb數據庫。
②根據影像疊加,查出地表覆蓋變化區域,提取圖斑,按新增建(構)筑物、改擴建建(構)筑物、拆除建(構)筑物三類區分圖斑變化性質,按顏色區分,并賦予相關屬性,同時按照三類進行變化圖斑面積統計。
③一期航片未覆蓋的區域,用1∶1000地形圖與2013年衛片比對、分析、提取變化圖斑。
④按建筑物外輪廓描繪建筑單體在影像圖中的位置。
⑤對于城中村的變化圖斑,受二期影像分辨率的限制,無法區分單體情況的,可綜合處理。
為方便成果使用,編制《宿州市違法建設動態監測分區索引圖》(見圖4)和《格網分區圖》(見圖5),詳細顯示本次監測的范圍和變化圖斑分布及坐落位置。
為方便成果使用,編制《宿州市違法建設動態監測分區索引圖》(圖4)和《格網分區圖》(圖5),詳細顯示本次監測的范圍和變化圖斑分布及坐落位置。

圖4 動態監測分區索引圖

圖5 格網分區圖
在arcgis中按格網導出統計表,并加整飾,形成“××村違法建設動態監測面積統計表”。匯總各格網統計表,形成“宿州市違法建設動態監測面積統計表”(見表1)。
本文結合工作實際,介紹了遙感技術在城市規劃監察中的應用。其主題是充分利用遙感影像信息量大、視野廣,獲取同一目標影像周期短的特點,使用遙感圖像處理軟件,結合人工目視判讀,快速、準確地獲取城市違法建設的地點、位置、數量、面積等信息,節省了大量的人工監查工作量。未來隨著更高分辨率遙感數據的不斷涌現,信息的精準程度必然會有大幅提高。該項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宿州市違法建設動態監測面積統計表 表1
[1] 王磊.多傳感器遙感影像配準與變化監測方法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03.
[2] 唐偉,趙書河,王培法.面向對象的高空間分辨率遙感影像道路信息的提取[J].地球信息科學,2008(10).
[3] 鄭建敏.利用遙感技術進行城市規劃動態監測的研究[J].城市勘測,2012(4).
[4] 牟乃夏,劉文寶,王海銀,戴洪磊.ArcGIS 10 地理信息系統教程[M].北京:測繪出版社,2012.
[5] 黨安榮,賈海峰,陳曉峰,張建寶.ERDAS IMAGINE 遙感圖像處理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