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雙雙
如何發揮“黨日活動”教育黨員的作用
文/吳雙雙
無論何種主題形式的“黨日活動”,均必須起到教育黨員的效果,而黨員的教育,應該以“弘揚革命精神,永葆黨的先進性,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活動宗旨,不斷增強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在此,筆者提出了以下幾方面的“黨日活動”教育黨員目標。
(一)理想信念目標。只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方為共產黨人安身立命之根本。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筆者亦認為理想信念是任何一位黨員經受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黨日活動”的開展,應該以增強黨員理想信念作為教育目標之一,抓住思想理論建設的根本,圍繞黨性教育這個核心,借助活動不斷凈化黨員的思想。
(二)黨員意識目標。黨員意識的有無、強弱,與黨員能否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乃至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先進性、執政力的保持等息息相關。“黨日活動”將黨員意識的強化作為目標之一,是對每一位共產黨員最起碼的要求,針對某些意識嚴重淡漠的黨員,以及在大非面前不講原則的黨員,不能夠任其發展,否則害莫大焉。通過“黨日活動”開展黨員教育,就要抓住這種意識問題,樹立黨員強烈的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明確自身的政治責任,使其永不自滿、永不懈怠。
(三)戰斗堡壘目標。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并非簡單的一句口號,它要求所有黨員都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和專業水平。“黨日活動”將增強黨員的戰斗力作為目標之一,一方面需要以制度作為支撐,將“工作職責”“首問責任制”“工作人員責任過錯追究制”等落實到位,并以政務公開的方式,保證整個活動都在制度規定范圍內;另一方面則是強調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學習,在主題活動當中強調“不正之風糾正”“愛崗敬業”“提高辦事效率”等。
為達到“黨日活動”黨員教育的目標,我們應該在“八項規定”的范圍內,拿捏好活動組織的尺度。針對以上三個目標,筆者分別提出以下的“黨日活動”開展方式,以期真正發揮活動的教育作用,具體建議如下:
(一)明確“黨日活動”的指導思想。為避免“黨日活動”形式主義的出現,“黨日活動”的指導思想應該明確,堅持活動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原則性,并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的指示精神,堅持圍繞“增強黨性”這一主線。關于“黨日活動”的指導思想,筆者認為在制定“黨日活動”方案的時候,堅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將科學發展觀落實到位,以此作為黨員職責義務明確、黨性鍛煉、戰斗精神強化等標桿。“黨日活動”應該豐富多彩、各具特色,而并非簡單的“游山玩水”和“旅游參觀”,某單位開展“關注貧困兒童”為主題的“黨日活動”,目的是切實給予貧困兒童真正的幫助,活動開展期間,單位組織成員及社會熱心人士到偏遠山區調查貧困兒童的學習情況和生活問題,并呈上社會募集的捐款。這種形式的“黨日活動”,能夠讓黨員更為清楚地了解社會底層的生活狀況,為自身工作態度的端正、工作目標設立等奠定了堅實的指導思想基礎。
(二)設置“黨日活動”的具體內容。《關于嚴格落實黨日制度的意見》中規定:“黨日活動要注重實效,著力解決與科學發展觀要求不適應不符合的突出問題,要緊貼中心任務,精心確定內容,改進方式方法,把先進性要求落實到本職工作上。”根據規定,我們在設置“黨日活動”具體內容的時候,應該做到因地制宜,緊跟形勢,與時俱進,隨需而變。筆者認為,“黨日活動”具體內容的設置,既可以為宏觀內容,亦可以為微觀內容,前者只需要在遵守“八項規定”及其他規定的前提下,開展與黨組織建設相關的活動,而后者強調本職工作相關的活動,目的是引導黨員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以及端正工作態度等,但無論哪一種類型的內容,都要對活動的內容和時間作出科學的計劃安排,可分為季度活動、月度活動、周活動等,具體可根據工作實際、工作條件和要求靈活選擇。
(三)把握“黨日活動”的關鍵環節。在“黨日活動”開展期間,需分為三個關鍵環節,首先是思想動員環節,確定活動主題后,組織全體黨員對活動主題進行學習認識,引導黨員對活動進行了解、認同和支持,切實搞好黨員的思想發動工作,以便讓廣大黨員能夠以飽滿的政治熱情投入到活動當中。其次是現場開展環節,無論何種主題形式的“黨日活動”,均需要組織者隨時觀察現場所有黨員的參與狀態,注意調動大家的參與熱情,使廣大黨員對主題活動有更深刻的切身體會和思想認識,并從中獲得更高層次的啟迪。最后是評議總結環節,在“黨日活動”結束后,黨員要進行深入思考,黨員之間要對整個主題活動展開評議、溝通交流、探討問題、交換意見,亦可撰寫心得體會,黨組織要以生活會或支部黨員大會的形式進行總結,在確保活動實效性的同時,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再接再厲。
(四)突出“黨日活動”的時代性。隨著時代的發展,“黨日活動”也應該與時俱進,提高活動的效率和質量,當然,也不能一味追求創新,而拋棄優良傳統的發展和繼承。為真正突出“黨日活動”的時代性,一方面,應該保持“黨日活動”的優良傳統,譬如到歷史博物館參觀學習、請先進人物作報告、觀看電影及錄像、開展演講或知識競賽、山區扶貧活動等;另一方面,應該在活動開展形式方面進行創新,借助新媒體等手段,圍繞黨日活動的主題,與廣大網民進行活動的互動交流,譬如以所在單位工作崗位的名義注冊和認證微博,然后每個黨員在“黨日活動”中進行入黨宣誓,并發布各自工作完成情況的信息,由廣大網民進行監督,針對工作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應虛心接受網民的批評,以真正“透明”的形式,增強“黨日活動”的渲染力、吸引力和時代感,將以往“黨日活動”的主陣營,轉移到更為方便快捷的網絡渠道上,當然,這一活動形式更為適合社會公共服務行業內的黨員群體,而對于工作性質比較封閉獨立的單位,可在單位局域網內采用這一形式。
(五)拓展“黨日活動”的服務性。為突出“黨日活動”的主題,并讓主題更為貼近實際生活,“黨日活動”應該多組織廣大黨員深入基層,開展轟轟烈烈的基層服務活動,以增強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譬如可以在單位附近的居民區選擇活動點,針對該社區中群眾最為關心的事情,為其提供相應的服務。以某社區為例,該社區經常出現失竊事件,參加服務活動的黨員和社區居民共同分析失竊事件頻發的原因,了解社區在治安巡邏、防盜設施、防盜意識等方面的狀況,然后共同提出在治安巡邏、防盜設施增加、防盜意識提高等方面的建議措施,從行動上切實為該社區解決了客觀存在的問題。再如某社區群眾環保意識薄弱,盡管社區每天都安排環衛工人清除定點生活垃圾,但依然存在嚴重的垃圾亂扔以及家中飼養的寵物隨地排便的現象,對此可組織單位廣大黨員以“黨日活動”的名義,開展“關注街道衛生 重視群眾健康”的主題活動,在與該社區物業溝通好的前提下,由參加服務活動的黨員和物業工作人員,帶著木夾、掃帚、塑料帶、鐵鏟、垃圾推車等工具,義務清潔街道、居民樓道、草坪等地方,并在指定位置貼上環境保護宣傳語,也可邀請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以使社區群眾均能得到很好的環保教育。
通過以上研究,我們可以看出“黨日活動”的開展,應該將黨員教育的實效性放在首位,不要過分強調活動的形式,以免活動違背“八項規定”的要求。筆者認為,“黨日活動”的指導思想應明確,堅持活動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原則性,并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的指示精神,同時做好活動的統籌規劃,綜合分析活動主題形式的科學性、合理性、先進性與否,以與時俱進的科學發展觀態度開展好“黨日活動”,切實提高活動的效率和質量。
(作者單位:核工業理化工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