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芝奉
和其他類型的企業一樣,農場企業在當前市場經濟體制下也面臨著較為激烈的外部競爭,為了有效提高企業整體競爭能力,就必須從加強企業內部建設各方面著手,要不斷對農場的凝聚力進行鞏固和提高,提升員工對農場的認同度,保持其對農場企業發展的高昂工作積極性與上進心,這樣才有利于農場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如何對農場的凝聚力進行有效提高,是現實性很強的一個問題,也是涉及到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問題,本文就如何建立農場凝聚力提升的創新模式展開討論。
(一)發展經濟,提高生產能力。企業只有不斷發展經濟、發展生產能力,才能不斷給企業注入新活力,讓職工看到企業發展前景,農場企業也是這樣。農場的美好前景能對職工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能夠有效增加員工對于農場的認可度,在這樣的企業中,員工會認為企業能夠為其自身的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使其有更多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當然最基本的,員工認為在這樣的企業中能夠獲得較為豐厚的薪水。為達到這樣的實際效果,企業要不斷發展經濟生產能力,豐富自身內涵,這對于提升農場凝聚力有很大幫助。
(二)發展農場文化,提高員工歸屬感。農場企業要對自身的農場文化不斷進行發展,要積極舉行以職工為主題的文化活動,這樣能讓職工感到農場的集體溫暖,提高員工的歸屬感。企業文化具有精神組織力量,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對企業的認可程度,員工對本企業的企業文化產生歸屬感,這樣才能提高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企業也才具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凝聚力。所以,農場企業若要建立企業凝聚力的創新提升模式,就要對自身的文化不斷進行發展,注重提高員工的歸屬感,進而為企業凝聚力的提升打好基礎。
(一)調整分配制度。農場要想切實提高整體凝聚力,最根本的還是要調整分配制度,堅持把職工利益放第一位,在職工體驗勞動的過程中給予其較為豐厚的回報。薪酬對員工的激勵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在一定的程度上,薪酬代表著企業對員工價值的肯定,是員工實現自身滿足感提升的重要手段。對于農場企業來說,其有必要建立健全薪酬分配體系,調整分配制度,建立薪酬同工作績效或者工作年限相關聯的制度,切實保障員工利益,提升企業的凝聚力。
(二)建造宜居環境。若想在較長時間內持續使農場的凝聚力處于較高的水準,就要建造宜居的農場環境,一個整潔舒暢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能讓職工安居樂業,將更多的精力和積極性投入農場生產勞動過程中。宜居的環境能夠使職工在物質享受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也能夠對其工作心理產生影響,有利于增近職工和農場之間的關系,增強職工的歸屬感,促進職工為農場奉獻更多的熱情,對于企業凝聚力的提升也很有幫助。
(三)完善福利待遇。農場也是企業的一種形式,所以農場也要建立健全職工的福利關系,真正解決職工的五險一金,子女就讀以及就業就醫等問題,完善福利待遇條件,讓職工消除后顧之憂。由于在企業中員工能夠起到基石的作用,也就是說,企業的根本即為員工,企業若失去了員工的參與就毫無凝聚力而言。所以,農場也要注意對員工的情感因素進行滿足,完善職工福利待遇,為員工創造各種應得的福利條件,將職工所關心的生活以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切實加以解決,這對于提升員工的認同度,提高企業的凝聚力是非常有幫助的。
(一)公正公開,民主決策。農場企業若要進一步提升其凝聚力,就要辦事公開,民主決策,建立“干群”之間較為平等的關系,讓職工做企業主人。對于農場的管理者來說,其在決策的過程中要廣泛聽取農場各層次工作人員的意見,尤其要考慮到基層職工的感受和想法。農場各部門在工作的過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建立現代化的民主決策制度,改善干群之間的關系,在企業的日常管理活動開展過程中,不斷號召廣大農場職工參與,這樣對于提升職工對農場的滿意程度,促進農場凝聚力的增強有著很大的幫助。
(二)因地制宜,培養人才。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企業獲得長足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才以及科技的因素,農場企業當然也不例外。因而,農場要因地制宜,培養人才,不斷加強員工的再學習,為員工制定合適的職業規劃,促進其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讓來至五湖四海的職工出類拔萃,真正發揮自身聰明才智,這樣就能夠有效整合多方優勢資源,進而促進農場企業朝著更有利的方向發展。
在農場企業凝聚力的提升方面,首先農場企業要不斷豐富自身的文化建設,能夠使員工時刻保持高昂的工作積極性。其次,農場企業還要對員工福利待遇進行切實的保障,完善薪酬制度,消除員工后顧之憂,確保其能夠安居樂業。最好,企業還要注重加強人才培養和吸收力度,不斷改善干群關系,這樣才能更好地建立農場管理的創新模式,提升農場企業的凝聚力,促進農場企業的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