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熒,何 萍,彭 鵬,王 迪,王 威,劉藝萍
(徐州醫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2)
隨著醫院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同層次的醫療服務需求越來越多。據統計資料顯示,世界大多數國家醫院護士與床位之比為1:1以上,而我國僅為1:2.5,有些醫院甚至達到了1:3以上,無法實現一對一的服務[1]。因此,護工應運而生。
護工的定義為:在醫院里,受雇擔任患者生活的護理,協助護士對患者進行日常生活照顧的人員[2]。護工的服務對象是患者,與患者直接接觸,其服務質量直接影響著醫院的護理質量、社會形象等,對他們的管理是否科學、護工自身素質(包括護理技能)的高低關系著整個醫院護理質量的提高和護理專業的發展[3-8]。目前,在蘇北地區“三甲”醫院中,大部分的護工是由醫院提供的,只有少部分的護工是由患者家屬通過中介機構聘用而來的。前者往往是2~3個人負責一樓層病房患者的基礎護理工作,而后者往往是一對一的護理。他們之間在工作職責、護理技能和效果、所獲得的報酬等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本研究通過調查蘇北地區10家“三甲”醫院的護工現狀,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探討解決方法并為醫療衛生部門的決策提供依據。
在調查分析護工基本情況的同時,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在蘇北地區10家“三甲”醫院中每家隨機抽取約100名患者,對護工滿意度進行調查,共調查了987名患者。調查內容涉及14項,每項調查結果有5個不同的等級,分別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很不滿意。統計各項結果的百分比,以非常滿意和滿意百分比之和≥60%作為評價護工合格與不合格的標準。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患者對護工滿意度調查結果
從護工基本情況的調查來看,蘇北地區護工的來源主要是外來打工和家庭生活困難的人群,他們通常以收入最大化作為工作的主要目標,干的往往是醫院里最苦、最累、最臟的工作,而且根據患者的情況,經常需要全天候在職在崗,以保證“隨叫隨到”。護工的管理部門繁雜,涉及后勤、醫院三產、外包等多個部門,雖然部分醫院護工由護理部管理,但是其編制不在醫院,人員的流動性很大,醫院不能從行政上管理他們,護理部只起到監督作用。
由于相當大比例的護工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缺乏相應的臨床護理知識,使部分住院患者缺乏安全感。護理工作中存在一些問題,如有的護工因護理不當,給患者帶來額外的痛苦;有的護工因病情觀察不及時,導致醫療意外;有的護工自以為是地為患者解釋病情,導致一些醫療糾紛,這些可能會對護理服務水平和質量產生影響。
護工群體由于缺乏社會的認同和保護,因此得不到應有的尊重與幫助。一旦產生糾紛,護工的權益往往得不到保障。具體表現為:未與醫院簽訂用工合同;存在工作時間長、報酬相對較少、無節假日等權益受損情況;社會保障覆蓋率低,大多數護工未能納入社會保險范圍;有的患者家屬對護工不夠尊重,甚至拖欠護工工資,這些均會導致護工的工作積極性下降,從而影響到護理服務的質量和效果。
要改變護工隊伍現狀,提高服務的整體質量,首先要統一和規范護工招收、管理單位,即護工應由專業機構進行管理,醫院從專業管理機構選用護工。護工要與醫院簽訂用工合同,接受醫院護工相關管理規定和各病房的管理規定,對違規、違紀以及服務達不到要求的護工及時解除用工關系,逐步提高對護工的管理水平。
就業準入制度是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有關規定,對從事技術復雜,通用性廣,涉及國家財產、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費者利益職業(工種)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培訓,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專業水平,對符合要求的人員頒發從業資格證書,方可就業上崗。通過培訓,使每一位護工忠于職守,熱愛本職工作,吃苦耐勞,有高度的責任心,并能基本掌握基礎的醫療常識和護理知識,認真做好患者的生活護理、病情護理,配合護士一起做好健康教育、飲食指導和病情觀察,發現異常及時與護士、醫生取得聯系,從而滿足患者的服務要求,為患者的家屬解除后顧之憂。當然,醫療管理部門應該嚴格把關,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使得每位持證上崗的護工都能達到相應的硬性指標。
要使護理工作得到平衡發展、護理質量不斷提高,必須明確各級護工的崗位職責。護工崗位職責不清是當前的普遍問題,進一步研究和理順各級護工的崗位職責是提高護理質量、促進護理專業發展的重要內容,是科學的護理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護工干的往往是苦活、累活、臟活,有的還是全天候、高強度的工作。低收入只會使護工的準入門檻越來越低,這不僅使護工的自身利益受損,也會使患者的利益受損。因此,在和護工簽訂勞動合同的過程中,要為他們辦理好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等保險,切實保障工資、福利、補貼、假期等待遇。護工的工作非常重要,我們應該尊重護工,理解和支持他們,讓他們的素質得到不斷提高,從而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護工的工作越來越成為醫療護理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高護工工作質量,合理使用護工,不僅大大緩解了護理人力資源的緊張,而且大大降低了陪護率,節約了患者家屬的寶貴時間,患者滿意率也大幅度提升。通過不斷提高護工素質及服務質量,積極推進并保持護工管理工作健康有序發展,蘇北地區的護理水平得到了提升,從而促進了蘇北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提高了蘇北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
[1]趙彩霞.對護工行業的思考[J].現代企業教育,2011(18):14-15.
[2]程偉.從科學發展觀的視角看醫院護工的規范化管理[J].醫學信息,2011(3):1143-1144.
[3]吳欣娟,馬麗莉.北京市各級醫院護工的管理現狀調查[J].護理研究,2005,19(4):591-592.
[4]常秀海,姜同學,盧岳青,等.醫院護工現狀調查與管理的探索[J].中國社區醫師,2011(32):334-335.
[5]王莉莉,施金土,李曉青,等.中西醫結合醫院護工管理工作的現狀與探討[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16):143-144.
[6]曹文元.護工培訓應納入中等護理教育體系[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5):81-82.
[7]羅彩花,胡杏娟.護工存在及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4):86-87.
[8]張麗,李麗,巴哈爾·阿布拉.護工的職業危害因素及防護措施[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3B):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