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念鋒WANG Nian-feng
(中鐵九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長春 130052)
(The 3rd Engineering Co.,Ltd.of China Railway 9th Bureau Group,Changchun 130052,China)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得到快速的發展,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橋梁工程的迅猛發展。預應力“T”型梁在橋梁設計過程中得到廣泛使用。因此,為了確保橋梁施工質量,加快施工進度,有必要掌握預應力“T”型梁的施工技術。
1.1 在結構形狀和自重方面,由于T 梁比較大,受到施工區域、交通限制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因此,在對公路橋梁進行施工的過程中,通常采用現場制作、安裝的方法對T 梁進行施工。在選取場地時,結合安裝T 梁的工藝和方法,對于T 梁場地,在施工前進行科學的選擇,并進行合理的布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對場地進行加固和處理。
1.2 對T 梁混凝土澆筑質量和后張法預應力張拉控制的要求較高。具體表現為:①在交通不暢的情況下,須合理調配車輛來運輸商品混凝土,確保混凝土能夠及時供應;②嚴格控制水泥用量、骨料粒徑和砂的細度模數,并且要合理設計水灰比,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確保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同時確保混凝土容易的進入端部、馬蹄部波紋管,以及鋼筋密集區;③對跨度較大的T 梁,按照T梁形狀分層澆筑混凝土,澆筑階段嚴格參照工程要求對分層澆搗的時間進行合理的把控;④通過后張法對T 梁的預應力進行張拉控制。

圖1
①在布置預應力T 梁鋼筋的過程中,應該按照“次筋讓主筋、主筋讓預應力筋”的順序逐一做好細部的質量控制;②鋼筋骨架成型后穿入波紋管,在一定程度上通過采用井字型鋼筋對波汶管進行定位;③將排氣孔設在預應力T 梁管道最高點,通過三通管對排氣孔進行處理,相鄰波紋管排氣孔錯開50cm;波紋管內截面積至少是預應力筋凈截面積的2.0~2.5 倍;④穿束:混凝土澆搗前先穿預應力筋,將鋼絞線通過采用預留引線(Φ6mm 鋼繩)方法穿入波紋管;⑤對外露鋼絞線通過采用封閉包扎塑料布進行處理;⑥設置相應的壓漿孔和泌水孔:在孔道波峰處設置相應的泌水孔;⑦安裝端部錨墊板:固定波紋管位置并進行穿束后,對錨墊板及螺旋筋進行安裝,在模板安裝前,采用對拉螺栓給予端部錨墊板進行固定,由于端部錨墊板、螺旋筋處于支座處,所以鋼筋較為密集,因此增加了安裝的難度,需要進行事先排列,同時確保與孔道垂直。
3.1 張拉設備的標定檢查 必須將油表、千斤頂、夾具、預應力筋等在進行預應力張拉施工前,送往具有檢驗資質的部門檢驗、標定并予以校正。在各項技術性能、指標等方面,當張拉夾具、設備、預應力筋及普通鋼筋符合國家標準規定,達到相應的設計要求后,預應力張拉施工才能進行。出現下列情況時,需要對張拉設備進行重新標定:①千斤頂久置后重新使用;②千斤頂經過拆卸修理;③張拉中預應力筋發生多根破斷事故或張拉伸長值誤差較大。④更換壓力表;⑤壓力表受過碰撞或出現失靈現象。
3.2 混凝土梁檢查 穿束前預留孔道應清除淤水,并檢查有無竄孔漏漿。鋼絞線是否順直不絞纏,外露長度是否足夠。嚴格執行預制梁的張拉前三項原則,亦稱張拉前“三控”即:混凝土齡期不得小于14 天、彈性模量達到設計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三項基本原則全部滿足方可進行張拉。
4.1 安裝錨具及張拉設備 在對錨具及張拉設備進行安裝的過程中,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提高注意:需要將夾片均勻對稱都打緊并外露一致;需要將工作錨環對中;與T梁端部工作錨的孔位相比,千斤頂上工具錨的孔位需要排列一致。
4.2 張拉與錨固 通過采用“雙控法”對張拉進行控制,對兩端進行張拉時,兩端千斤頂升降壓、畫線標記、伸長測量、插墊等需要保持一致。張拉工作結束后,錨具外露剩余預應力筋,通常情況下通過手提式砂輪切割機進行切割,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確保錨具后預應力筋長度不小于30mm。
張拉完畢預應力后的24h 內對孔道進行灌漿。在灌漿過程中,需要采取措施,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確保真空泵工作的連續性。當抽真空端的透明塑料管中流過漿體時,這時需要關閉真空機組空濾清器前端的氣閥門,當“止回排氣閥”中流出水泥漿時,并且稠度和灌入的漿體相類似時,將抽真空的閥門關閉。繼續澆筑混凝土,當壓力達到0.5MPa 時,澆筑混凝土持續兩分鐘,將灌漿泵和灌漿端的閥門關閉,至此灌漿結束。
①在安裝后至壓漿時,T 型梁預應力筋的容許間隔時間:空氣濕度在40%~70%之間時,少于15d;空氣濕度大于70%時,少于7d;②T 型梁表面外露的模板,其撓度不超過模板構件跨度的1/400;③預應力張拉應嚴格控制張拉應力和伸長量;④應注意在張拉過程中是否有異常現象,如油壓表指針抖動、響聲等,鋼絞線上夾片留下的咬痕在張拉完成后應檢查,以便及時發現滑絲問題;⑤預應力張拉前全面檢查張拉設備,確保基礎設施安全可靠,張拉階段現場設置安全防護措施,禁止人員在張拉千斤頂后作業;⑥T 型梁的起吊、移運、裝卸和安裝時的混凝土強度,一般不低于設計等級的75%,應符合設計要求,在裝卸、運輸及貯存時,支點位置接近T 梁最后放置的位置;⑦T 型梁由于上翼緣較寬,安裝時橫向穩定性較差,因此安裝施工中,T 梁就位后,一定要安裝好定位裝置及臨時支撐,多片T 梁架設后焊接好橫隔板,保證T 梁的橫向穩定,保證架設中的絕對安全。
大跨度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T 形梁隨著國民經濟和橋梁建筑技術的不斷發展,此種橋梁施工技術的關鍵是:制作、張拉及吊裝。隨著架橋技術的不斷發展,此種預應力梁的架設現已普遍采用架橋機架設。總之,預應力T 梁施工非常繁雜,今后的施工過程中應對后張法預應力T 梁的施工技術進一步研究分析,更好的加以運用,以確保工程的安全、質量。
[1]黃泉坤.騮崗涌特大橋50m 預應力T 梁預制場地建設及預制吊裝施工控制[J].工業技術,2009(3).
[2]GB 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S].
[3]田云濤.橋梁工程后張法預應力施工的幾點關鍵技術[J].科技資訊,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