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天明+李在磊+王悅

在美國影片《全民公敵》中,威爾·史密斯飾演的迪恩,在一座數字化城市中被現代信息技術布下天羅地網,無論走到哪里,都會被攝像頭、銀行交易卡、電訊記錄甚至衛星捕捉到行蹤。
“將來的智慧城市完全具備這樣的功能,為市民造福。”華傲數據技術有限公司CEO賈西貝對《暸望東方周刊》說。
“防控”可以這樣做
《全民公敵》中的部分情景,已在番禺成為現實,不同的是,相關功能被后者運用到惠民、便民的城市管理當中。
2014年夏,登革熱疫情肆虐廣州。廣州市疾控機構對全市131個點的蚊子密度隨機抽檢,發現87個監測點的密度超標,其中包括番禺區的市橋街華盛新村、沙頭街汀根村兩處。
番禺區市橋街華盛新村的潛在疫情指數位居全市第一,成為高發病高危險區。
后經證實,市橋街華盛新村監測點危險指數飆高,緣于該區域內一小區更換物業公司。新舊物業公司以及業主發生糾紛,導致小區保潔、安保等日常管理工作出現真空,由此引發了小區生活垃圾不能及時清理,大量堆放在路邊等現象。
“如果換作以前的工作方式,先大面積排查,再查找原因,時間上可能就來不及了。”廣州市番禺區應急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張恒告訴《暸望東方周刊》,他們的數字城管系統在轄區內廣布視頻監控、巡查員,同時開辟網上窗口、區長熱線,并實時監控媒體新聞,將采集信息的觸角深入到各個角落,如此可以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例如,2014年10月4日,番禺橋南街道華路138號一位女性居民舉報,海倫堡小區游泳池內有大量積水,容易滋生蚊蟲,并用手機拍下了現場照片。
數字城管系統10月5日16時28分簽收,30分鐘后委派給了橋南街道辦事處。后者隨即聯系了華景居委會,17時通知物業公司清理了游泳池。
之后,橋南街道將處理結果發回數字城管系統。10月6日,系統又委派巡視員實地回訪,調查發現問題確已解決。
張恒說,應急處置機制首先要做到對數據全面掌控。在這一思路下,他們很快找到廣州市疾控中心警報的小區,并了解到了物業更迭的情況。除了幫助鎮街落實垃圾清運、噴殺滅蚊、清理積水外,還進一步責成各單位協調物業公司、居民代表依法更換物業。
土法煉鋼
番禺區應急管理辦公室對轄區惠民信息的及時掌握,離不開移動互聯網的支撐,同時也發明了很多土法煉鋼的辦法。
番禺區長熱線對每宗爆料人獎勵10元話費,而其他途徑反映的問題最高可獲5000元現金獎勵。在激勵機制的鼓勵下,整個番禺區應急管理辦公室一個月大概可以處理16500多宗案件。
由于首創了這一高效、公正的數字城管辦公系統,番禺區應急管理辦公室成為全國各地城市治理部門參觀考察的熱點。張恒說,給考察團演示的案例,都是每天新鮮出爐的、也是最常規的日常工作內容。
張恒也承認,他們對信息化探索頗多歧路,“最大的問題是,怎么樣才能更加智能,更加有效率。”
番禺區地處廣州市南部,不僅有大量的外來人口、流動人口,還有很多居民工作日在廣州市區生活,周末才回番禺居住,社會治理難度較大。
張恒說,如果再退到舊有的、依靠城管人力巡查的工作方式,轄區內的事務沒辦法消化完。而且,數字城管更加智能化,每一步處理流程都有跡可查,處理老百姓的日常事務更加客觀、公正。
德國駐華使館經濟參贊白約恩參觀完番禺區的應急管理辦公室指揮中心后,對本刊記者表示,他對番禺區的人口結構、治理難度印象深刻,而數字城管的創新模式讓他頗受啟發。
智慧地實現低碳目標
和中國其他城市一樣,番禺也面臨多年來城市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的粗放式發展,以及由此而導致的城市病。而工業、建筑、交通這三大行業,是城市碳排放的重災區。
番禺區眼下正在著手如何低碳地打造智慧城市,其中,降低工業能耗是重中之重。
番禺區區長樓旭逵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智慧與低碳”具體到番禺區,就是“智慧地推進低碳工作,智慧地實現低碳目標”。
樓旭逵對番禺區內的污水處理場舉例介紹,當地政府并沒有把廠網分離,反而是把原來政府擁有的官網都劃給了污水處理公司,推出廠網一體化政策,這樣做的目的是“從體制上為智慧地減碳奠定了基礎”。
在配套機制上,番禺區政府確定了四點:一、建設廠網時,財政補貼30%,起步給一半,驗收后給一半;二、政府給付污水處理費;三、對COD氨氮的減排總量進行折算,每處理一噸政府給付一定金額。最后,考核減排總量,獎勵年度新增量。
然而,多位專家向本刊記者表示,目前中國城市建設并不缺乏相關技術,亟待解決的是合理利用技術的方式,這就需要智慧——唯有“智慧”才能實現“低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