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紅
摘 要:主要從民主的本質出發,從國家、社會和家庭三個層面來剖析民主的歷史體現、發展趨勢及其意義,從而進一步來證明民主不是政治生活所特有的,它是生活的本然,是人的本質所本有的,以期使人們加深對民主的認識,促進民主的發展。
關鍵詞:民主;人民;自由;社會團體
中圖分類號:D90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9-0289-03
針對于民主的研究,人們主要在政治領域來觀察、分析、解讀,而較少從更宏觀的角度即家庭、社會及國家政治的角度去研究。其實這三大領域都存在民主,因為民主是生活的本然。
一、民主的界定
民主從其字面上來看(源于希臘文δημο? demos;人民;κρατειν kratein;統治),代表著由人民統治,民主的核心就是人民做主的意思。人們往往從政治的角度來界定民主。人民,從質上指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的人,在量上指社會中的絕大多數人。人民作為一個抽象的概念,它主要通過具體的概念體現自我。例如,它通過一個團體的人,通過政黨成員或是一個具體的人的活動來體現出人民是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的人。所以,人民做主不僅僅表現在政治上,還表現在具體的生活層面上。所以,從這一角度可以看出,民主是生活的本然。
民主的出現主要是為了實現自由和保護自由。自由是自有人類以來人們的最終價值追求之一。但要實現真正的自由,必須由民主開道。沒有民主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自由的廣度、深度、真實度和內容會受到很大的限制;當然,反過來自由也會影響民主。自由的廣度、深度和真實度既是人們對真理探索程度的表現,同時也是民主程度的體現,并且自由本身促進民主的發展。馬克思主義有一個最終的價值追求就是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在這“自由和全面發展”里其實已經融入了民主的元素,即“每個人被認為從自然(nature)那里獲得了必不可少的自我統治的權利,并與生俱來地擁有平等和不可剝奪的權利,在只涉及他本人的一切事務上,獨立于他人,并按照自己的理解決定自己的命運”[1]。簡言之,每個個體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去行事,并且這不僅有助于自己的發展和自在存在,也有益于他人的存在和發展。即任何人的存在和發展都是他人存在和發展的條件,人與人之間形成了純益的關系;即每一個人都是純粹的善人,對外沒有絲毫的不良影響,當然這是一種理想境界。但從馬克思主義的這一最終價值追求之中我們看到,每一個人都是真正的自由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思來去作為,每一個人民都是自己的主人。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來,民主不只是出現在政治領域,它也出現在生活領域,出現在人們所活動的任何領域。
二、民主的體現
從內容上看,民主主要體現在政治生活、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上。
在政治生活上,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把民主分為不同的標準。例如,按照民主的強弱,可以把民主分為共和民主、商議民主和自由民主;從政黨的角度,可以把民主分為黨內民主和黨外民主;從國家的角度,有選舉民主、聽證民主、參證民主、預算民主、評議民主及農村和社區自治民主等。按民主的過程分又可分為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評估等。在社會生活中有網絡民主、維權民主、協商民主等。在家庭生活中的民主形式有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民主,也有全體成員的協商民主和決策民主等。
在人類歷史上,民主的發展的趨勢是由專制走向民主,由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民主向政治民主發展,即生活領域的民主和社會領域的民主推動政治民主的發展,越是民主傳統比較濃厚的國家在政治上民主的發展程度越高。這正如Siedentop所說,“在成為原因之前,政治制度是一個后果;社會先是產生了它們,而后受它們的限制,社會,它的構成,與個人的社會地位相應的生活方式,不同階級之間的關系,特別是人的狀況這就是應當關注的首要問題。”[2]
但在民主傳統比較薄弱的國家,民主主要由國家向社會和家庭推動。民主只所以從專制走向民主,一個是人們價值追求的結果,也是事物發展的規律使然。因為同一類事物在發展上有一個趨勢是,在同一環境中的事物,在發展的過程中,它們之間的差異性由不明顯到明顯,再到最后趨于一樣。例如,不同品牌的啤酒,在發展過程中酒味會趨于一樣。人也是如此。在原始社會,大家過原始的共產主義生活,遇事大家在一起商量,最后由長老歸納出大家的意見,做出表現大家意志的決定。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之間的發展出現了差距,出現了階級、奴隸主與奴隸、地主和農民,資本家和工人,到現在出現了雇主和雇工階層。但從這里我們會發現,在人類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人與人的實力關系由原始的平等,到明顯的不平等,再到基本上平等,符合大自然的發展規律,即事物的發展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所以,自由和全面的個人的出現最終會有實現的一天。
三、民主發展的趨勢
在這里主要探討兩個問題,一是民主發展的趨勢與前景,二是民主發展趨勢的依據。
(一)民主發展的趨勢與前景
民主作為一個特殊的事物有它自身的發展趨勢。從宏觀上來講,政治生活中的民主更加真實,即使人民通過一定的機制真正能享受自己的那一部分權益,使自己的意志在國家生活中得到體現。在社會生活中則會有更多種多樣的真正民主性的社團組織。人們都在一定的民主社團生活,在社會生活中通過一定的社團組織來過自己的生活,高效地解決自己所遇到的許多問題,彌補了當今社會由于家庭越來越小、功能越來越少的不足。社團的人數根據實際情況和社會的需要可多可少。例如,老人社團,五六位老人或七八個老人在一起生活,他們之間互相幫助,可以解決老年人許多個人無法自己一個人去解決的問題。再例如學習團,五六個人組成一個小團體,大家在1個半小時里一起讀不同的書。讀了之后相互交流,相當于在1個半小時讀了五六本書。在信息社會,這樣抱團學習會更有效。在社團中生活,還有助于培養人們的平等精神、民主精神及協作意識和能力等,并且還可以克服人們現在在社會市場中孤軍奮戰而出現的心理上的焦慮感、不安感和恐懼感等。endprint
充分的民主社會的前景:整個社會不再是國家政治機構有機體、公司企業和少數的社會團體及在社會中散亂的如同原子的個人組成,越是在社會的最底層,社會組織越少,弱勢群體中的每一個個體沒有被有效地組織起來。所以這無論對國家民族的發展,還是社會本身各方面的健全及每一個個體的發展都是不利的,也不利于民主本身的發展。這種狀態在發展中國家多見。在發達國家,在政府國家和個人之間,會有一個強大的中間帶,即比較健備的各種社會社團,人們可以通過社團來與政府與國家進行抗衡,來達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民主發展到一定程度會出現國家機構、企業和各種各樣的社團這樣的結構,每一個人都在一個或幾個社團中生活。社團與社團之間是平等民主的關系。同一類的各個小社團,再組成比較大的大社團,大社團再組成更大的社團。但無論是大社團還是小社團,雖然有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但它們之間的關系不是上下級的關系,而是平等民主遇事協商的關系。并且傳統上許多國家機構所處理的事情相當一部分主要由社會來做了。國家機構變得越來越小。
(二)民主發展趨勢的依據
民主發展的趨勢,主要有互聯網的發展、個人主體素質的不斷覺醒與發展,及世界各國對民主的不斷探索等來不斷推動,這三個方面構成了民主發展趨勢的主要依據。
1.互聯網的發展
互聯網在全球的飛速發展,把人們幾乎一網打進。原來看似沒有聯系的組織和個人,通個互聯網這一平臺,有機會發生聯系;并且互聯網使世界越來越平面化,而不是垂直化,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來學習了解掌握各種知識和技術。所以,學習不再有特權,也不再如同現在中國的教育,在從小學到大學的過程中,教育是一種淘汰制,每隔幾年主要通過考試分數來剝奪一部分人進一步深造的特權。所以社會中絕大部分人都是“失敗者”,只有少數如愿以償的人是“成功者”。可想這一社會中的幸福指數和人們的創造力!但互聯網給所有的人提供了一個人人可以共享的學習平臺,通過學習,人與人的素養和實力的差異在不斷縮小,再加上網絡的平面化特性,使得民主得以迅速發展。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互聯網時代,海量知識和信息使那種傳統上獨自一個人學習的學習模式跟不上這一巨大變化,所以大家必須組成小團體學習,才能更高效,才能適應這一變化。并且這一學習新模型進一步培養了人們的平等、分享、溝通等許多民主素養和良善品質。總之互聯網本身的發展,它的一網打進及信息的瞬間傳遞、平面化,學習特權的不斷打破和學習模式的轉變,為各種社會社團的成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條件。
2.個人主體素質的不斷覺醒與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與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人們的平等、民主、競爭、互利、誠信、法治等意識在不斷增強。與傳統社會比較,人們的主體意識覺醒并不斷增強。“我的地盤我作主”、“我的青春我作主”等,體現出人們對諸多事情的積極關注。再加上網絡的發展,開闊了人們的眼界,提升了民主所需要的各種素養,推動了人們的主體意識。此外,由于互聯網本身的運作,人們在互聯網上看什么不看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在什么時候上網,在什么地點上網,全由自己決定,這又大大提升了人們的主體意識。當人們的主體素質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會極大激發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并且隨著人們知識文化方面的不斷發展,知識權威被不斷打破,人與人的差距越來越小,使得人們組織和成立發展各種社團成為了可能。
3.世界各國對民主的不斷探索
每一個國家其實都是民主發展的實驗場,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各國由于各自條件不同,在國家、社會和家庭三個層面都會呈現出不同的民主質態。例如,在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相比,民主在這三個層面在發展程度上會更深、更加發達。但發達國家由于各國歷史、習俗、傳統及人們的社會心理等因素的不同和影響,使它們之間又呈現出不同的民主特點。并且民主發達并不等于民主完美,發達國家的民主也有它自身的不足,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也在不斷地發展民主。例如,因為選舉民主本身的缺陷,他們發展了協商民主作為補充。再如像北歐一系列的小國,它們的國家、社會和家庭三個層面的民主形式其實是更發達社會的雛形,小國家大社會是它自身的特點。這些都值得深入地去研究。發展中國家的民主由于地理位置、大小及傳統等不一樣,形成了各自的民主特色,它們之間通過汲取對方的經驗教訓可以彌補自身的一些問題,也避免了在民主問題上走不必要的彎路。甚至在國家、社會和家庭三個層面上,三者之間在全世界范圍內可以互相借鑒,共同諧調發展。世界各國對民主的不斷探索為民主發展趨勢提供了必要的經驗和基礎。
四、民主發展的意義
在國家、社會和家庭三個層面來諧調發展民主,國家會更加強大,有助于社會的更加和諧穩定,有利于家庭成員之間更加了解對方、友好相處,有利于這一社會細胞的穩固,減少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也有助于社會各種能量的自由、合理高效地流動和組合,減少社會等各種沖突,甚至有助于世界的和平。因為社會團體有跨國性的,各種跨國性社會團體的不斷產生和發展,有助于各國各地區之間的有效溝通,有助于各國之間消除偏見、敵意和誤解,避免不必要的沖突。跨國性社會團體的不斷發展,使各國之間在諸多方面的聯系更加緊密,投鼠忌器,使得大家都不敢輕舉妄動發動戰爭。因為大家的關系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都希望對方發展得好,這樣自己才能發展得好。不像現在,國與國之間雖有那么多的聯系了,但大都不希望自己的“敵人”發展超過自己。民主的發展有助于個體素質的大幅度提升。個人在團體中由于克服了傳統社會的孤軍奮戰,大家抱團發展,團與團又是平等的關系,所以這為個體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非常良好的環境,有助于個體的身心在愉悅中健康快速有效地發展,有助于個體創造力的爆發和社會的大發展。
民主是生活的本然,正如學衡派所認為的,民主不僅是一種政治制度,也是一種生活態度、道德精神,民主的實行并不是權力的泛濫……[3]所以民主的發展是需要許多條件的。就民主發展中最主要的要素人來說,它需要人們有良善的美德、平等的意識和精神、積極主動的主體素質、理性的法治素養、政治能力和政治智慧及溝通能力、長遠眼光、協作意識和協作能力等,所以民主的發展并不是一促而就的,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它需要人們有足夠的細心和耐心,需要家庭民主文化的發展、社會各種民主氛圍和條件的營造,需要國家的示范和有意識地推動……從而推動民主在各個領域的發展,充分體現民主是生活的本然。
參考文獻:
[1] 托克維爾.舊制度與大革命[M].馮棠,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308.
[2] Siedentop,Larry.Tocquevill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23.
[3] 吳湉南.略論學衡派的民主觀念[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44.
[責任編輯 柯 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