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良
不可“兩袖清風,一事無成”
朱國良
“兩袖清風,一輪明月”歷來是有識之士潔身自好、完善名節的慰藉。在濁流橫溢、風雨如晦的歲月中,不乏有人能保持“清風兩袖朝天去”這樣一種超然的境界,以捍衛人格道德的防線。而如今“以不貪為寶”,堂堂正正當官,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實實辦事,廉潔奉公,不索不占,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更是為官用權的好品德,社會倡導的好風氣。事實上,我們不少干部靠著“兩袖清風”,在五光十色的誘惑面前,我自橫刀立馬,擋住了形形色色的誘惑,受到人民群眾的贊譽。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可能有金錢上的廉潔;喪失了金錢上的廉潔,也就導致了道德上的墮落。因此,為官需要“兩袖清風”,從政需要一身廉潔。
然而,“兩袖清風”畢竟是一種風范,而決非是一種政績。如今,保持清白廉潔,不被別人打垮,這是必要的。但作為官員來說,不能將“不叫清波付濁流”作為惟一的追求,局限于“兩袖清風”,卻是“一事無成”?!肮贌o所求、業有所創”才是真精神,有位哲人說過:世界上最清清白白、最立得直的是石頭雕成的人,但它永遠不會做事情。沙漠一望無垠、一毛不存,但出不來清流碧泉,長不出鮮花甜果。這使我想起了紀曉嵐那部《閱微草堂筆記》,文中記載一個官員在閻王面前自稱清廉,所到之處,只飲了一杯清水,因此無愧于鬼神。閻君笑曰:“設官是為了興利除弊,如果不貪錢就是好官,那么在公堂上設個木偶,豈不勝于你?”那官員辯道:“我雖無功,但總該無過吧?!蹦情惥f:“此種無功就是有過??!”由此讓人感到干部只有做到既廉潔又勤政,才是為人民群眾所歡迎的、真正合格的好干部。
兩袖清風是官員自律的準則,有所作為是干部的職責和義務。這兩條都是老百姓對人民公仆的起碼要求。而現實生活中,總有人失之偏頗,無法正確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有的人做起事風風火火卓有成效,但也“順便”撈了不少好處,覺得這些好處是“應得的報酬”,在做成了大事的同時也犯了大錯誤,顧此失彼,令人扼腕;有的人一心只想如何不犯錯誤如何遠離腐敗如何潔身自好,卻“忘了”自己該做的事情,雖然廉潔自律,然而卻碌碌無為,雖兩袖清風卻一事無成。殊不知“在其位而不謀其政”就是最大的失職。
當貪官被人恨,做太平官被人瞧不起,做懶官同樣也讓人嗤之以鼻。當官就意味著干事,不干,半點馬列主義也沒有,只會如算盤珠子撥撥動動,只會當傳達員,做機器人的領導干部,也不是為群眾所歡迎的,老百姓要的是為他們謀利益的人。官員應該清正廉潔,一身正氣,經得起改革開放和執政的考驗,經得起權力、金錢、美色的考驗。同時又要與時俱,開拓創新,必須時時處處重實際、求實效,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忠誠地為群眾謀利益。這樣的干部才能負起時代的重擔和歷史的重托。
在中國出過不少“清官”,如明代的“蔬菜知縣”胡壽安、“豆腐御使”丁俊、“埋羹太守”王進,他們之所以為老百姓所愛戴,清廉如水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們為老百姓辦了實事、做了好事,因此才廣為后人傳頌。如果僅僅是獨善其身,其形象和魅力就要打些折扣了。有位老同志說了這么一句話:當官就要壯懷激烈。此話很有意思。“壯懷激烈”者,就是要胸中有團火,帶著激情去工作,合心合力去攻難關,以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地為民服務,真正把心思放在老百姓身上,“一枝一葉總關情”,聆聽老百姓的呼聲,體會老百姓的疾苦,“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以孺子牛的精神,以千里馬的狀態,扎扎實實地為民辦實事,做一件,像一件,干一樁,成一樁,這樣的干部,人民群眾才會“擁護又歡迎”!
